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2021-09-10 09:43黄松涛
科技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湿地保护恢复生态系统

黄松涛

摘要:湿度公园建设属于综合性开发项目,其工程建设包含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与修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普检测工程、合理利用工程、防御灾害工程、保护管理能力基础建设工程及基础工程等。应需要保护的范围广、内容多,需要建设的工程类别也多,建设内容多且复杂。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还要设计动物保护保护和保护地的恢复,需要构建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本文以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探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第一部分介绍了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况;第二部分分析了猛洞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需求及其效益;第三部分探讨了具体可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旨在为湿地公园综合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湿度公园;湿地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系统

引言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因其对生态具有净化作用,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根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平方米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为1.4万美元,相当于热带雨林的7倍,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中国拥有湿地总面积362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77%,是亚洲湿地拥有量最多、湿地类型最丰富国家。20世纪中后期因农业生产需要,中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农田改造。在农田改造过程中,不少湿地被过度开发,或改造为农田,导致国内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才开始意识到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一些列湿地保护政策,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2003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度保护工程规划》,提出预计到2030年要完成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的目标。在国家湿度保护政策的驱动下,各省市均积极开展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研究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对提升湿地公园综合项目开发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况

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永顺县西北部的灵溪镇、首车镇、两岔乡、盐井乡等4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境内,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腹地、洞庭湖上游沅水二级支流猛洞河的中上游水源集聚区。包括高家坝水库及水马鞍山水库至永顺县城灵溪镇艾坪村(即南接湖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猛洞河段以及沿线周边部分山地。

二、猛洞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需求及其效益

(一)需求分析

湿地公园北长29.2千米、东西宽17.3千米,北起龙山县县界,南至永顺县城灵溪镇艾坪村。总面积1552.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99.5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1.49%。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综合服务项目。要求充分利用猛洞河湿地公园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人文历史,将其建设成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山地生态屏障区保护的典范和岩溶地区山地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示范基地。永顺河猛洞河湿地范围内是我国土家族文化的发源地,至今还是土家族的聚集地。在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建设为集生态文化、土家文化、土司文化于一体的湘西湿地生态体验示范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目标。因此,湿地公园综合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是实现永顺河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收的基本需求。

(二)效益分析

1.生态环保效益

湿度公园建设本质上是为了对其实施更好的保护与管理。从生态角度分析,湿地公园建设要对规划区域内的水环境、生物圈进行一个基本的修复。这有利于扩大湿度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综合项目的开发相当于通过保护与恢复重新构建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生存创建更好的环境,同时也为人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环境,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社会文化效益

湿地公园综合项目的开发会融入土家族文化、土司文化等区域范围内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弘扬传统的土家文化,让人多的人认识到面临着消亡风险的土家文化。这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培养土家文化旅游品牌,为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基础。

3.经济效益

湿地公园综合项目开发一来保护了生态环境,而来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为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旅游开发能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为附近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此外,湿地公园还能扩大永顺县的客源范围,吸引更多的游客闻名而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湿地公园的建设能促进区域范围内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一)湿地公园建设的原则

湿地公园的建设因遵循系统性保护、连贯性保护的基本原则。要以构建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完整性为核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的开发与建设。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湿地公园区域范围内尽可能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外来物种,维持生物平衡。连贯性原则要求湿地保护与恢复要以构建生态循环系统为目标,确保水生态系统、生物系统的良好循环。可通过人工措施搭建生物繁殖场所或进行人工植被覆盖,保护区域内动植物,维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二)湿地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要从水质监测与保护、水岸保护、水生态系统多样性构建、鱼类保育等几个方面入手。

(1)水质监测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手段。通过定期监测区域内水质PH、C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总氮、总磷、BOD5、汞、六价铬、铜、铅、锌、镉、砷的指标,来分析水质是否达标。对监测水质不达标的流域进行整治和污染治理,并严格处罚造成水污染的行为。

(2)水岸保护有利于预防河岸被侵蝕,改善水岸生态环境。通过花、草、灌木、乔木、林地等构建水岸植被带,一方面预防水岸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水岸土表的恢复,提高水岸植被覆盖率,美化生态环境。

(3)鱼类保育。根据源原水生态系统的调查,可以对水域内数量较少或濒临灭绝的鱼类进行保育放苗,投放青、草、鲢、鳙、鳊等野生鱼苗,使水域内鱼类群落得到恢复。

2.生物多样性保护

永顺猛洞河湿地区域范围内生物群落类型丰富。仅植物资源就有维管束植物149科、蕨类植物14科、裸子植物3科、被子植物132科。各科植物下又分多属、多种。此外,鱼类资源有34中,两栖类动物资源有14种,爬行动物21种,鸟类资源116种,哺乳动物15种。所发现的哺乳类野生动物占全国野生动物的50%。区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点保护植物、重点保护动物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其中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的特种物种华南兔分布有四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6种。应珍惜保护动植物类型较多,保护价值极高。湿地保护必须做好珍惜动植物的监测和保护,来维持生物多样性。

为更好的保护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建立缓冲带或过渡带来划分湿地保护区功能区域,并为人活动区域与保护区域设置天然屏障带,来降低人员活动对动物的影响。在公园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牌和动植物身份介绍栏。到繁殖期,可以人工为动物搭建繁殖巢穴。如根据鸟类栖息特点设置鸟巢箱。此外,还可以根据动物类型设置生态廊道,预防人类活动对动物造成的干扰。在动物保护区,可以通过监测动物的出没,在动物活动频繁地带设置投食点,为野生动物提供适量的事物。

3.植被保护

植被保护要根据湿地公园内原有植被进行扩植及保护。对古老孓遗植物进行重点监测和保护。在湿地公园外围可人工种植水杉林、松林、岩栎、栲树、朴树等,设置植物带系保护核心区域的植物。植物带系可以根据湿地区域植物生长特性构建,通过植物带划分植物区系。

(三)湿地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区域内植被系统的恢复需要结合环境、地形热点设计。根据湿地植被资源的一般分布特点,湿地植物恢复可分为植被恢复湿地植物、湿地便捷植物及水质净化区。在植被恢复的同时,还要做好基质恢复、表土覆盖恢复及景观综合塑造。

植被恢复的恢复应该以水域为界。在水域便捷应种植一些护岸植被。从水域内向外依次为沉水植被、挺水植被、灌草带、乔木(如图1所示)。在湿地区域内,曾经有开垦湿地造田的区域应退耕还湿、退耕还草,通过植被重建恢复生态景观。建设湿地的过程中对于的表土要集中对方,补填到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用于表土恢复。植被恢复要重视景观塑造,用生态园林塑造的表现形式塑造人工活动范围内的景观。景观塑造时要重视景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结语

湿地公园建设面向多类型复杂工程的建设工作,实际上湿地保护与恢复与各类型工程建设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讨论永顺猛洞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案例,分析到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应该平衡好水质、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圈。要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来实现环境保护,同时也通过环境保护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湿地公园的建设一定要基于湿度保护需求而处罚,营造相对天然的生态环境,设置生态廊道及屏障,划分功能区域。要将人类活动区与生态保护区划分开,并设置过度带。同时,根据各部分功能区域的性质做好基地与植被的恢复。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园建设区域地形和环境实施景观塑造,对景观进行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实现公园建设多元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勋.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乡村科技,2019(09):116-117.

[2]杨威.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现代园艺,2019(14):169-170.

[3]曹永奕.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05):187-188.

[4]崔龙箫.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现代园艺,2019(24):170-171.

[5]李伟,崔丽娟,赵欣胜,张曼胤,王义飞,康晓明,张亚琼.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4(02):13-16.

[6]冯焕.微探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J].现代园艺,2020(24):161-162.

[7]李官三.濕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方案项目研究[J].绿色科技,2018(14):34-35.

猜你喜欢
湿地保护恢复生态系统
南宁市湿地保护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利用存储系统恢复服务器系统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