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讨

2021-09-10 12:43张一九
当代体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张一九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体育教学逐步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也迫在眉睫。但是,目前的中职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尤其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影响着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将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展开研讨。

中职体育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需要、认知规律等方面,运用趣味横生的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还要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学习观念,在训练中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

1 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进度延缓

中职阶段的学生通常基础学习能力较弱、不具备相对系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知识也一般没有足够的信心。中职学生经常会对学习抱有抵触心理,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

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展开互动与沟通,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没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再加上师生互动的减少导致的师生关系变差,使得学生在面对自己不喜歡的教学环节时经常抵触教师的决定和安排,进而加剧了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不仅如此,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和田径理论知识过程中,很少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导致本就对学习有抵触心理的学生更加反感教师的教学安排,体育知识对学生渗透力也随之减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个人的传统教学思维导致的。传统的教学思维主要体现在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体育潜能,心理需求也难以得到教师的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度也逐渐延缓。

1.2 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相对枯燥,学习效果差

中职体育教学一定离不开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这是因为体育理论知识为学生的体育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使他们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训练节奏掌握各项体育运动,进而有效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没有采用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被他们充分理解和吸收,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投入不断加大,体育训练的进度也不断被搁置。

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教学相对枯燥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刻板、教学手段相对陈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经常以体育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边阅读教材边聆听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这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缺乏思考,注意力水平也逐步下降的同时拉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1.3 体育训练规划不合理,学生的训练效果差

中职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开展必备的热身训练以外,还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进度规划完整的训练安排。但是,许多体育教师在规划相应的体育训练安排之前,很少拟定系统、完善的训练计划,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教学进度,还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增强。

一方面,体育教师鲜少分析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机能和训练强度没有一个科学的认知,这就不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此外,教师很少针对不同训练能力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也是影响学生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有的学生适合长时间、低频次的运动方式,有的学生更适合短时间、高爆发的运动方式,如果教师对擅长不同领域的学生拟定同样的训练计划就会导致他们的优质、特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当中训练会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鲜少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也是影响学生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知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与他们能接受的运动强度之间不成正比,也就是说,运动水平高的学生不一定心理素质强,运动水平差的学生不一定心理素质弱。但是,如果体育教师鲜少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只针对学生的运动水平拟定训练计划就会加剧他们对体育训练的抵触心理,进而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中职体育教学问题的相应解决策略

2.1 利用体育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意味着他们需要在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体育训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水平,有效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知识内容展开细致、详尽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中职体育教师应当在理论知识教学和概念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高昂的学习精神状态中积极吸收体育知识内容,了解热身运动对保护身体机能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技巧。

尤其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对跑步训练、跳高训练、跳远训练等相对枯燥的运动内容产生倦怠心理,中职体育教师要将有趣的游戏活动和体育训练相结合,通过“丢手绢”“猫捉老鼠”等传统体育有效锻炼学生们的爆发力、反应能力和持久力,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再把学习看作一项任务,而是将体育学习转变成为自己的乐趣、爱好、特长。

2.2 优化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分

中职体育教师要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水平的有效提高,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师应当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对知识的领会、记忆、掌握能力,引导学生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容精准应用到日常的体育训练当中,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他们的体育训练强度。

在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教学能力,通过发挥网络技术教学设备的强大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可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展示有關田径运动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了解长跑、短跑、铅球、体操、跳高、跳远等基本项目的内容和比赛规则,通过播放国际田径运动会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运动员萌生憧憬、向往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播放有关NBA等篮球赛事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课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有效应用到课下的篮球运动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专业素养。

2.3 拟定完善、合理的训练计划,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体育训练方面,中职体育教师应当为不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水平的学生规划不同的体育训练计划。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观察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挖掘学生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制定相应的训练时长和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认识自身的体育强项和弱项,帮助他们更好的“扬长避短”。

教师在为中职学生拟定相关的体育训练计划时,可以同其他教师同事汲取经验,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网络教育资源总结操作性强的经验内容,拓宽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有效完善自己的训练计划拟定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训练中有所收获。

此外,中职体育教师除了要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和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拟定训练计划以外,还要注意在训练计划安排中注意均衡发展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运动水平。也就是说,体育教师要在训练计划中引导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通过给予更多鼓励的方式有效发展学生的抗压水平;对于身体素质差、心理素质强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安排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有效发展他们的身体机能,保证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共生。

2.4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中职阶段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弱、学习效率低而产生压力,也经常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和无措,此时,教师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信心。

一方面,教师要适当开展田径运动会,引导学生与班级的同学积极合作、相互配合,通过团队协作参与到比赛当中,在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使学习意识淡薄、兴趣水平低的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产生好奇心。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爱运动会期间发扬自己的体育精神,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另一方面,中职体育教师要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发扬民主精神,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互动,使学生拥有融洽的班级学习氛围的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人格、尊重学生们的心理需要,把每个学生都能打造成为全面化、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教学问题,这些问题既来自学生本身,又受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对症下药”,在尊重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利用高效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锻炼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发现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