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商关系视角下优化营商环境的研究

2021-09-10 07:22崔宝慧徐睿
时代商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小微企业

崔宝慧 徐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好各种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强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很多企业都受到了重创,特别是很多中小微企业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习总书记提出的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小微企业看到了希望。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健康的政商关系,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从当前政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创造营商环境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江苏淮安为例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对各种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政商关系;小微企业;营商环境

一、研究背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较大冲击,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做法。这些指示都为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政商关系,如何加强营商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政商关系良好与否对营商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良好的政商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有不少贪官相继落马,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权力与金钱的关系,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其原因就在于社会公平正义没有得以体现。对于部门商人而言,出钱即赚钱,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商人而言,具有同样的商品质量、同样的经营能力却无项目可做,这无疑对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政商关系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抓手,将使企业面临重要机遇。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不再是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糊的隶属关系。政商关系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抓手,对厘清政商边界、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政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而不是随时对企业进行指挥,使一些无纽带关系的企业看到了希望,发展机遇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

③新型政商关系有利于政府官员廉洁从政,使得营商环境少了很多阻碍。新型政商关系强调“亲”和“清”,“亲”就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坦诚同企业接触交流;“清”就是以企业发展为目标,排除“私利”心无旁骛地为企业和地方发展服务。这就使企业从创立到发展阶段都不会遇到来自政府不合理的“阻碍”,从而为企业创造一个健康的营商环境。

二、在影响营商环境方面政商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实施持续性低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簡政放权、放管服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目的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会因政府的过分干预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政策一出,各地方迅速跟进,制定出相关的地方政策,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完全参照上级的政策文件,未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区域发展的政策,使得政策实施快、结束快,没有做到政策的持续性落实,造成最后空忙一场。

(二)政府未全面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中央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各地政府迅速跟进,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由于时间原因,相应政策出台之前,政府相关部门未全面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或者有的调查研究流于表面,没有向纵深推进,使得政策实施时难以落到实处。

(三)配套法律法规未健全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法治建设在各领域逐步推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相关的条例,但是法律法规体系还未健全,当遇到具体事项,政府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无法可依,会出现推诿扯皮的问题,可办的事情不给办,一次性可以办完的事情分几次办。同时,违法成本低廉,也使得政商交往过程中出现“不正当”的政商关系。

(四)政府服务企业温度不够

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化,在与企业进行对接时应鼓励其去行政化。政府走访企业指令性较强,比如在环保、市场监管、环境卫生、综合执法等方面发现问题要求企业即刻整改,未体现服务特征。企业信息没有地方政府掌握得多,帮办人员对企业政策宣传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与企业进行接触过程中没有分清界限,尽管做到了“清”,但是不能形成企业帮办一家亲的氛围。

(五)行政机构职能划分不清

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大步式的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过程中有的部门职能划分不清,职能交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去政府办事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待企业办事人员时遇到具体问题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

(六)出台的相关制度规定不明确不具体

在营商环境方面,国务院出台了营商环境条例,2020年1月1日正式执行,对营商环境的概念做了规定,各地也重视营商环境评价,比如淮安市专门设立了一个营商环境办公室,并将营商环境的评价纳入到了全市考核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办也在2019年12月12日正式挂牌,但是营商环境具体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到底应该怎么做,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缺少一个长期的规划,对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无法提供帮助。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选择

(一)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营商政策

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淮安经开区)为例,淮安经开区是以IT、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江苏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地区。在淮安经开区抢抓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历史性机遇,着力打造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临空产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崛起。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放的前沿,欧美、日韩、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该开发区投资兴业。截至目前,已创成4个“国字号”平台,是江苏长江以北知名台资高地、全国首批“绿色生态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营商政策,并且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而不是仅仅参照上级制定的政策,对于IT、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商政策。

(二)借助科研团队,打造“真”型服务政府

没有开展实地调查,就不能制定出适合地区发展的政策,即便相应政策出台,怠于去服务企业,那政策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精力有限,可以借助高校相关课题组深入企業进行调研,做到“真”为企业服务。提升服务意识,而不仅仅是受到制度的约束,也使得调查研究向纵深推进,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三)健全配套法律法规,细分政府职能

营商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失力度很大,从而造成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各部门推诿扯皮,有法可依就成为重中之重。健全法律法规,是保障企业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政府效率提高的根本保障。在企业的设立、运行、改组、税收等方面都要有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具体到主管部门和配合部门都要实实在在落到条文里,避免职能交叉,提高“违法”成本,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四)提高服务企业温度

国家反腐倡廉以来,政商关系在“廉洁”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服务企业的温度降低了,甚至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做事就是不出事”的心态,如何提高政商之间亲近的关系就成了下一步要研究的重点。很多工作人员不敢做事,不愿做事,这样无疑对政府服务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政府部门对企业更多的是管制、监督、处罚,而不是解决企业所需。

(五)打造营商环境要考虑到产业链的形成

大城市容易创建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以形成相关产业链,无论是人文还是地理都能够提供最好的创业稳业环境。例如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钛企业,若在引进其他企业或研究所时,在钛产品的研究和制造方面的各种政策应该相对倾斜,使之形成一个产业链。分析本地可以形成产业链的企业,针对不同的产业链边沿企业进行政策倾斜,最终形成完整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团体齐心打造,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创新,在产业准入、要素保障、财政扶持、审批服务、企业融资等方面向标杆地区看齐,努力打造一个健康适用的营商环境。

参考文献:

[1]魏向前.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营商环境建设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3):62.

[2]韩阳.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营商环境建设:以政商关系为视角.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1):39.

[3]毕凤霞.当前营商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徐州市鼓楼区为例.民营经济.2020,(1):71.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小微企业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农村小微企业电商发展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