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2021-09-10 07:22徐聪
红豆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运用研究心理学

徐聪

【摘要】本文主要从心理学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体会进行阐述说明。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同时心理学在高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当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合理的班级管理可以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心理学;运用研究

引言:当前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学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学校的学生都不具备基础,并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心理学咋班级管理当中的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拓展学生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与班级的共同进步。

一、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管理意识不足

在高职教学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会认为教学管理应当是学校的责任,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参与者。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课堂管理,而且课堂管理大部分都是由教師执行的,不仅如此,课堂管理与教师的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做好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成绩有效提升。所以说,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并不能认为自己是旁观者,应当成为参与者。

(二)缺少对教学管理环节的监督

教学管理工作并不只是局限在学校当中,同时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教学管理,不仅如此,部分的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对教学管理整个过程的监督,从而就会产生无法掌握教学管理的效果。比如说,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学校管理者都会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出教师的教学质量,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而是条件之一,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其他因素。在整个教学管理的工作当中,学校管理者并没有将全部的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将教师的日常管理与课堂管理进行结合。

二、心理学在高职班级管理当中运用的意义

(一)促进高职学校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

从国际环境的角度分析,随着经济逐渐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高中教育的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化,在教育工作当中不仅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还免礼着更多的挑战。为了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不断的强化,就应当在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目标。目前来看,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当中,管理工作不仅会导致创新人才出现偏移,同时还可能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应当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可以更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往传统的高职教育工作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再加上高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的扩增,同时教师与学生的数量也在明显的提升,但是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改革,由此就会出现教学管理出现滞后的现象,并且还会影响到高中学校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确保这项工作可以更好的顺应改革的要求,从而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心理学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体会

(一)多元化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久的教学过程,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进行积极的关注。在高职的班级管理当中应确保其教育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高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教育环境,不断深化自身的德育知识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德育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高职班主任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堂,提升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对德育知识的关注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料搜集的过程中,获取更多关于德育的知识,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时政热点新闻,让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或者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通过播放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动画和图片,以及功能性较强的德育游戏,利用学生能够更有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渲染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德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国人物和社会中伟大事迹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角度对事迹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优秀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接班人。管理时关注其身上的闪光点及内在的潜力,给予正性的引导和评价,扬其长而避其短。通过积极关注实现学生自我的积极、正确解读。

(二)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当中,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职业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要确保班会主题能够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作为基础,让活动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参与中实现自身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班会的主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做到对学生的熏陶和整体的提升。比如,可以结合关于青春期的话题、学习态度、理想教育等等,还可以将相关的节日融入到班会当中,无论是国庆节、青年节、建军节、护士节这种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节日内容,还是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这种关于情感、道德的节日都是开展主题班会的良好依据[1]。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利用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举例,从而让学生能够与生活和社会、职业有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例如,五月份的国际护士节,相关的高职专业可以护士节为活动的依据,开展“向白衣天使致敬”为主题的综合文艺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前搜集关于护士相关的歌曲、诗歌、视频、故事等等,班会开展中班主任要将护士节的来历为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护士的职业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學习中,对自身今后的职业生涯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和规划。同时,班主任要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像活动的主持人、表演者、参与者等等。主题活动的主要流程要结合对护士和行业的认识和深入了解,来设计活动开展的流程,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认识护士行业、了解行业、体验行业、歌颂行业、向行业致敬,最终让学生对护士行业有深入的认知[2]。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活动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制作关于护士节的手抄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护理行业有整体的了解,对护士行业的特征和性质有初步的认识,更加能够明确护士对于社会的意义,了解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尊重护士人员,进一步认识一线护士工作者的辛苦。

(三)增强对于班级养成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品质发展提供基础

养成教育需要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共同影响下所产生的,通过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实现对学生情感、认知、意志和行为综合培养。因此,养成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前的高职学生当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是体现在学生不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和管理能力都较为薄弱,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高职的学习当中,学生主要涉及的就是教师和宿舍,因此班风和学风对养成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还要确保宿舍的管理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同时,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很多高职学生的家庭背景都不够完整,这也导致了学生在生活和情感上都承受了过多的压力,从而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积极联系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在班级当中定期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团队精神作为养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加强对于班级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宣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开朗的性格,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

(四)科学化教学,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优良心理品质对于塑造健全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体验和积极品质都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并且要在环境中不断强化和体现。作为高职班主任,应当在德育工作中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从而增加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应当以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活动主题,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例如:“画脸谱、制作油纸伞、捏面人”等等,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性格特征,传统文化的手工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活动,还能够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德育知识。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画脸谱的实践教学活动,事先学生讲解关于脸谱的由来和历史,以及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关于脸谱的传统文化。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脸谱的模仿和创新,画出自己喜欢的脸谱。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讲解,说出相关脸谱的寓意和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关于脸谱的文化知识。同时,为学生适当讲解一些关于京剧的人物情节、特征,深化学生对脸谱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通过心理策略激发学生情感

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在面临毕业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迷茫并且不知所措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的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言简意赅就是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定下发展的目标,没有目标那么未来的道路就是迷茫、缺少动力,对人的影响十分大。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并且创建良好的发展目标,使学生对自身的情况得到群面的掌握,了解自己当前的现状以及特长。教师则起到向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改变自卑的心理情绪,进而使学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学生得到稳定的发展,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才可以促进高职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时争,胡阳秀,方有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建设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228-230.

[2]汪金杰.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一所新建高职院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33-35.

[3]齐桂林.心理学策略在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37.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常州 213161)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运用研究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职校数学课堂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跟踪导练(二)5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现代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式探究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高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