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2021-09-10 07:22贺莉赵树桐卢玫
红豆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思政元素融合

贺莉 赵树桐 卢玫

【摘要】在当前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但要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对其文化及思想的培养。而从体育史当中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实现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则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此,这就应重点对这两者的融合进行探究,以达到强化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史;思政元素;爱国精神;融合

引言:

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也能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具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特点更加符合,并被其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所以当下倡导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体育课当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当前实现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依照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教育要求,能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体育史是体育在长期发展下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体育项目的发展、体育人物的艰辛历程,还蕴含着深刻的体育精神,如果能从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中,则能在潜移默化下塑造学生的价值追求,强化家国情怀,并由此产生正确的政治认知,实现全面性发展。

一、体育史的教学意义

体育史是依照体育学的基本原理而开展的独立研究的一门学科,着重研究体育历史。通过对其进行学习,能够进一步感知前人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应用到自身的学习中,强化自我。

一是寻根。对于人类来说,通过对事物原理进行探究,能进一步满足其求知欲,由此实现对当下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而其探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寻根。以学术研究为例,往往会先对相关课题文献进行探究,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重蹈覆辙,而是能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体育活动是当下人类生活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发展时间较长,如果从其外观上分析原貌,往往难以实现,而如果能通过寻根,则可能会在体育史当中发现大量蕴藏其中的智慧。即体育史作为整个体育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学科,通过对其进行学习,进行古今对比,能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体育,确保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减少不必要路程的探究[1]。

二是博览。通过读史可以获得古人的更多先进生活经验及知识,博览其智慧。对于从事体育教育的人员来说,无论其属于体育教育当中的哪一系统,都会涉及专业历史,也就是必须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比如武术史、篮球运动史等。虽然体育史难以满足具体专业史的相关学习需求,但通过其则能纵览整个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实现对完整概念的整体把握,从而促进专业史的深入探究。对此,这就必须全面学习体育史,不断拓展体育视野[2]。

三是思辨。要想从历史经验当中获得更多启发,能有所创新、借鉴,甚至对未来进行预测,必须进行思辨。所以作为体育教育人员,不单要具备寻根的基本态度,还要能对相关事物始终持以思辨的态度。即不单要探究真相,还要对其背后蕴藏的含义进行理解。

二、体育史和思政教学的关系及融合的必要性

(一)基本关系

从实际课程内容角度上来看,体育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极大教学效果,且两者的融合也与基本的课程内容特点存在一定联系,主要体现在:

一是体育史中包含了大量思政元素。体育本身从思想和精神角度上来看,是一门能培养进取精神的课程,将其应用在思政教育中,能使这种精神转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3]。另外,体育史中包含了各种历史经验和教训,也能帮助学生通过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竞技结果,在锻炼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强化思想觉悟水平。

二是可以展现出协同育人的效果。在当前体育教学中,其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就是实现身心共同发展。体育史与思政教育就是分别从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層面上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因此,这两者的充分结合不仅是当下教育目标的基本内涵,还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层次的关键路径之一。

(二)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落实思政工作的基本需要。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已经从原先的文化知识传授转为了对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实现各类课程教学的融合。将体育史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是在强化学生体育素养和认知的基础上,把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思想品质认知与体育史教学充分融合起来的一种全面教学模式。

二是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还要在技术兼顾技术技能的同时达到基本的复合型和专业性要求,即便是体育教学,其目标也要从传统的理论单向传输转为对实践能力、思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培养及提升。即这就要基于体育史教学的基本要点,让学生从中明确体育学习的重要意义并非只是对个人素质的强化,还是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保障的关键所在,只有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和道德素养达到一定水平的综合性人才,才可以适应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

三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是以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模式为主,其中在理论方面则以体育史为基础,探究具体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点,虽然这具有极为强烈的显著性特点,但整体知识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宏观角度上对体育史学习意义及内涵的阐述,导致整体教学内容完整性不强,不但难以实现相应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其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而将其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则能实现对其内容的有效优化和丰富,使学生明确更多体育史学习的价值所在。

三、体育史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深入挖掘体育思想及创新意识

历史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行动的过程,是由思想过程构成的,而对其进行研究就是探究其思想过程。对于体育思想史来说,其并非只是确定历史上值得表彰的一些体育思想,也不仅是对某一思想的历史过程进行叙述,而是对其内在和外部进行综合探究,找到历史意义及价值[4]。通过挖掘体育史中的体育思想,可以重点带领学生获得其思想的真实的理解,讲解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基本体育思想,即各时期体育教育思想的演变,如春秋战国六家体育思想的相互争鸣,汉代董仲舒焚书坑儒,清代颜元的体育思想等,尤其要重视对其思想发展的纵向比对以及演进规律的把握,从而给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奠定基础,使其掌握历史的科学探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研究观念。

同时体育史教学可以给传承及发展体育带来大量相关材料,能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体育演变及发展的过程之中,渐渐理解和掌握创造的相关技巧及方式,由此提升创新能力。以足球为例,作为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大运动,它源远流长。现代足球最早起源于英国,然后发展至欧洲,再从欧洲流行到了全世界。古代足球则类似与我国古代的蹴鞠,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渐渐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实际教学时,可以将其发展史上的转折作为重点,通过详细介绍,能更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到创造过程中的突破口。

(二)深入挖掘科研素养

体育史的形成依赖于相关研究方法的应用,通过给学生讲述某些运动项目发展的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从中分析其成败,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启发及借鉴,最终提升方法论意识,提升科研素养[5]。以跳高为例,到目前为止它已经有过五次较大的技术性革命,从最开始的跨越式发展为剪式,再发展为滚式、俯卧式,目前背越式在整个调高技术中占据主导,这是由于在22届奥运会上,韦希格通过这一姿势夺冠,这就奠定了这一姿势的重要地位。这类例子比较多,通过给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能使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史知识,明确相关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从而强化其科研素质,给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作用。

(三)深入挖掘精神文化素养

体育史本身上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學科,研究对象不单有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有观念、行为制度和物质材料,与哲学、历史、文学、法律、宗教等都紧密相关,给学生进行重点讲授,能使其获得均衡的文化素质和与当下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同时把体育教育的求真与人文教育的求美充分结合起来,全面优化学生精神世界[6]。比如魏晋隋唐时期的木射运动,是一种直接在场地当中设置15根木珠,依照10根红色和5根黑色的比例分配,通过木球击打的方式进行运动,击中的颜色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其中红色代表了仁义礼智信,褐黑色则代表了傲慢、贪婪等,在实际讲述时,就可以提醒学生要以此为基础,谨记基本的为人之道。或者在教授五禽戏的具体历史渊源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充分学习其中倡导的内外兼修,进一步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明确体育课程漫长的发展历史

(四)深入挖掘爱国情感

体育史中的部分内容涉及了一定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就给爱国教育提供了一定条件。具体可以从古代和近现代两方面挖掘。

我国古代对于健康和保健等方面的认知基本都被归属到修身养性以及养生等范围中,而气功、象棋、武术、围棋都展现了古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程度。如早在清代时其著名教育家颜元的弟子就在继承其习斋之学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教育的经济作用,十分注重军事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或者通过讲解蹴鞠到现代足球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在了解古代足球的基础上,探究现代足球为何起源英国,激发起爱国情感以及为中华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心及信心。

另外近现代体育也有很多令人振奋和骄傲的地方。在近代中国,体育就承载了国人对于民族复兴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振兴与强盛的象征。如1917年4月毛泽东就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这一著名论文,即便当时已经面临民族生死之存亡,但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关注体育运动问题的,非常值得当下教育教学界借鉴和深省。通过给学生介绍这段体育发展史也能使其在感知近代体育艰难挣扎的基础上,知耻后勇,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把爱国情感转化成实现个人价值的行动,使自我成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在现代中国,体育事业已经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当今世界体坛上无法忽视关键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崭新的风采和勃勃生机。如许海峰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的奥运之路;2004年奥运会刘翔获得110米栏金牌,打破欧美运动员的垄断;2008年奥运会中国位列金牌榜首;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队获得金牌等,都让国人为之振奋。通过给学生教授这些内容,能更好地培养其爱国情操,激发爱国情感。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育史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不单在客观层面上有着良好的着手点,在主观方面,也能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则需在充分了解体育史对于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两者的基本关系和相互融合的必要性,以此进一步挖掘体育史当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确保将其两者内容通过适当的衔接点实施融合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天怡.我国近现代体育史学的历程浅析与未来展望[J].灌篮,2019,000(015):P.175-176.

[2]段智亚."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7):88-88.

[3]平娜.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中[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000(006):295.

[4]李欣,吴启红,陈茂林,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体育史"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31(005):113-118.

[5]秦立凯."新文化史"对高校体育史教学的启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31(001):45-47,60.

[6]经帅,张敏.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研究,2021,4(1):20-21.

基金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育史(2020szsfkc0974)。

作者简介:

贺莉,(1977-10),女,安徽淮北人,讲师,硕士,单位:皖西学院,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赵树桐,(1994-8),女,安徽六安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体育旅游;

卢玫,(1977—),女,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国际汉语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思政元素融合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