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探究性活动情景的巧用

2021-09-10 07:22张丽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张丽红

摘 要:新课改之后,探究性活动成为很多学科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也需要积极将这种教学策略使用进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探究素质得到发展,还可以对于其写作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适宜使用探究活动情境,以确保实际的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活动情境;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探究活动就是一种体验,一种经验,其原本就可以成为实际写作的重要素材,因此探究活动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衔接是天然的。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育教学而言,就需要积极创设探究活动情境。

一、结合探究活动的特点,实现情境类型的确定

在将探究性情境创设的时候,要确保学生可以进入到对应的场景中去,这样才能够慢慢使得学生进入到对应的角色中去,由此达到辅助学习,提升学习体验的效能。在探究性情境创设的时候,可以是语言情境,也可以是实物情境。详细来讲述,可以将不同的情境归结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实验类型探究活动。就是选择以实际物体为基本素材来设定探究任务。比如教师会设定“鸡蛋在水中沉浮”的探究活动,教师会将两枚鸡蛋放入到清水杯子中去,其中一个鸡蛋沉下去了,但是另外一个鸡蛋却处于上浮的状态,这样直观的差异性可以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好奇心油然而生,这也可以激发其在表达方面的欲望,由此就可以迅速使得其进入到对应的写作状态。

2.观察类型探究活动。倡导以学生观察为主导的探究活动,在对应的语言情境中,确保实际的探究与写作交互起来。比如教师设定了“探究我的班级”的活动,创设的情境为:下周有一位交换生要到本班级学习一段时间,为了让他能够迅速地了解本班级,请你们带着他去熟悉本班级,了解校园。此时就需要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去介绍自己的班级,班级教室在什么地方,校园的其他设施在什么地方,班级有什么特色,班级中有什么值得讲述的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在脑海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3.调查类型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以开展调查活动的方式去进行探究,此时这种话题一般与社会热点是有关联的,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实际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入一些图片来进行引导,比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调查中获取信息,增强认知,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推崇小组合作探究,设定明确的写作任务

在探究活动情境创设的时候,学生如果是以小组的方式去进行,就可以使得其协同性和交互性得到提升,不同的成员在对应的写作任务中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此就可以使得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比如教师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设定了如下对应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

以“种子的发芽”为题,要求学生去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然后能够说清楚种子发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实现探究类型作文的撰写。在此过程中,需要各个组员合理分工,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人来进行记录,学生就可以看到:种子被小组成员放入到水中,然后它出现了皮酥的样子,接着它的顶部出现了微微裂开的状态,最后出现了冒绿芽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对应的疑惑点:“为什么种子的顶部会出现微微裂开和冒出绿尖?”小组内成员可以对于这样的问题来进行探讨,由此进入到头脑风暴的状态。

在这样的写作教学探究情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听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就是说,依靠上述的教育教学设计,可以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这也将为后续探究奠定更加深刻的基础。比如某学生的写作片段:“老师让我们回家去探讨种子的发芽,小组组长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粒豌豆种子。回到家后,我就将其浸泡在水中,心里想着种子会不会在明天就发芽了呢?真想看到它发芽长出绿叶啊!过了几天,我再去看种子的时候,发现它长胖了,显得十分臃肿,皮也酥酥的。又过了很多天,我开始发现种子顶部裂开了,冒出了绿芽。”

很明显,依靠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将对应的记录点很好地反馈到写作中去,展现出思维空间强化的效能,在实际写作中的效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小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做好合理的规划,选择合适的素材,这样才能够确保小组的交互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三、关注写作过程性指导,进入深度写作状态

学生是有经验的主体,因此在实际写作任务进行引导时,要在小组合作的架构中去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对应的结果,分析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想法,然后将这种过程性的内容与写作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得写作进入到更加细节的状态。依靠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解决很多学生写作比较粗线条的问题。

比如在小学高年级《谁动了松鼠的奶酪》作文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注重写作的过程性指导,将多个板块的教育教学融合起来,由此构建深度写作的格局。首先,依靠谈话的方式导入到童话的课题中去,然后要求学生来进行听写,主要故事内容为:“小松鼠一家人都忙着进行松果的采集,为冬天做准备。仓库中储存了很多小松鼠喜欢吃的核桃,他很高兴。有一天,小松鼠去仓库吃核桃,但是发现核桃都消失不见了,此时就连滚带爬地叫嚷道:不好了,仓库的核桃被偷走了。”教师以讲述真实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讲述,此时会将网络报刊等元素融入进去,然后要求學生认真聆听,再去进行写作,并提出: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了故事的起因了吧,想一想这样的故事结果会是什么呢,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来进行写作吧;再者,朗读写作,鼓励学生在写好文章之后进行朗读,朗读之后让同学和老师来进行评析,或者请自己的同桌来朗读自己的作文,这样就可以将朗读与写作关联起来。

在上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写作与很多语文活动关联起来,“听、说、读、写”四者相关联,由此营造良好的写作教学指导格局和氛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述,教师就是在引导学生进入到过程中去,增强体验,激发多维度的思维,这样才能够为后续更加深度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设计的时候,就需要高度重视过程体验,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进入到深度写作的状态。

四、做好写作评改工作,学会作文反思

探究活动情境的创设,还需要将写作评改的环节纳入进去,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探究性作文写作格局,依靠这样的融合,使得小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写作,才会有所进步,才能够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师生合作共同修改的方式来处理,依靠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意识到写作修改的重要性。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了这语句:“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了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外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接着展现第二句:“我最喜欢老鸭汤端了上来,妈妈扯了两条鸡腿,一条按在奶奶的碗里,另外一条放在我的碗里”。然后让学生對于第一句和第二句来进行鉴赏,很明显学生会发现第二句中体现了很多的细节,还有人物的情感,更加逼真。在这样的鉴赏活动中学生会意识到文章在撰写好了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查修改,只有在不断检查修改中,反思遣词造句,才能够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虽然有很多学生并不是很喜欢作文修改,但是在这样的修改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加多的知识。因此,可以将作文评改作为重要探究活动之一,鼓励学生相互修改彼此的作文,并且讲述清楚自己修改的原因。

在这样的的交互活动中,可以使得实际的作文教育教学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教师还可以创设集体评改的探究情境,设定对应的作文主题或者选择对应学生的作文作品,鼓励大家来进行评析和修改,营造自由交互的氛围,这样也可以使得实际的作文探究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由此最大化地发挥作文修改的效能。

综上所述,探究活动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得小学高年级作文教育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探究活动情境的价值,然后在作文教育教学设计的时候灵活地运用探究活动,创设探究情境,继而确保作文的过程能够展现出交互性,趣味性,实践性的特点,由此使得小学生的作文素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参考文献

[1]李辉.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5):123.

[2]赵楠楠,蓝海正. 小学语文“先导式”习作教学模式分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85-86.

[3]李静,文雪. 三种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7):76-85.

[4]傅丁明.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7.

[5]徐鸿飞.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46.

[6]陈明姬.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233+238.

惠州市大亚湾西区第六小学,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
高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措施探析
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
浅析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