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频频踩雷,不良率持续走高安邦、广厦持股去向引关注

2021-09-12 02:30惠凯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广厦产融康美

惠凯

浙商银行曾经的业务风格较为激进,近几年来接连踩中了新光、银亿、康美、北大方正等“大雷”,从所踩雷企业的破产情况看,多数企业重整进展不畅。特别是浙商深圳分行,仅在康美、宜华上的债权就高达60亿元,原深圳分行行长也被调查问责。

2018年以来,浙商银行的不良率持续上升,从当初的1.2%已经提高至目前的1.5%,其是今年中报中惟一一家不良率有所抬升的上市股份银行。

踩中新光、银亿、康美、北大方正等企业

8月底,浙商银行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1.12%。若从单季表现看,二季度延续了经营回暖的趋势,单季营收同比增长10.45%。在中报发布后,浙商银行股价持续下跌趋势暂告一段落——自2019年底上市以来,其最新市价仅相当于IPO发行价的七成。

浙商银行上市以来两年也是其资产质量加快风险暴露的两年。《红周刊》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浙商银行今年以来频繁出现在爆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譬如在“新光系”的银行系债权人中,浙商银行风险敞口最大:在新光债务申报过程中,浙商银行申报贷款+股票质押+持有债券的总金额为23.2亿元。为此,浙商银行还当选了债委会成员。但新光集团从2019年宣告破产以来,债务处置进展却步履维艰,重整方迟迟未能确定。

新光债权人鲍先生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新光的破产在向着很不好的方向滑落。两年来,各方仍没有在重整方案和战投上达成一致,也没有潜在机构明确表示有意参与新光重整。鲍先生透露,新光管理人方面的解释是“新光旗下资产太复杂”、“疫情冲击”等。

在银行业内,浙商银行此前的风格是较为激进的,除躺枪“新光系”债务危机外,早些年,浙商银行还通过股票质押给乐视网融资了数十亿元、为钜盛华举牌万科输血。如今,乐视已退市、宝能系也在近期爆发了现金流断裂的危机。

另一家破产重整的浙江知名民企银亿控股也是浙商银行的债务人。《红周刊》记者此前曾独家报道,“银亿系”债委会成员中的金融机构包括:浙商银行宁波北仑支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包括上述银行在内的债权总申报近500亿元,但“银亿系”的评估总资产仅有95亿元。

“银亿系”的重整是很不顺利的,*ST银亿在今年7月公告中坦言,重整投资人梓禾瑾芯承诺的32亿元投资款,尚有17亿资金没有到位,已构成“严重违约”,重整计划很可能无法落实,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很可能会退市。

浙商银行除了身涉新光、银亿债务困局外,其还踩雷了康美药业。在《红周刊》发表的《独家|康美进入破产环节,负债超400亿,多家银行、券商等机构被卷入》文章中,记者指出,浙商银行多渠道向康美输血,以至于栽了大跟头:浙商银行直接申报的有担保债权近19亿元、“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浙商银行”对应债权15亿元、“浙商银行专属系列理财产品”申报金额超过6亿元,合计约40亿。由于金额较大,浙商银行再次入选债委会,而康美药业债委会其他成员是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

北大方正的债务规模更远甚于上述问题企业。作为国内高校企业龙头,北大方正集团却在2020年轰然倒塌。去年6月,浙商银行也加入了讨债“大合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北大方正集团、北大资产经营公司偿还借款本息20.5亿元。据《红周刊》记者从北大方正债券持有人处获得的债权详表,浙商银行在此次北大破产过程中,被认定的债权金额高达24.2亿元。

诸多爆雷公司与浙商产融关系暧昧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踩中的多家爆雷企业与备受争议的浙商产融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浙商产融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0亿元,由全国范围内的30多家浙商龙头(代表了约60家上市公司)出资设立。浙商产融的董事长王卫华曾是浙商银行杭州分行的党委书记、行长,且在公司设立后不久就和浙商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两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媒体和市场高度关注。

对此,浙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刘龙曾向媒体辟谣:浙商银行与浙商产融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完全独立,仅仅有三家股东重叠(如浙江永利实业集团)。不过公开信息也显示,浙商银行、浙商产融的高管互动频繁,经常共同拜访企业,譬如在2018年,浙商银行时任副行长张长弓、浙商产融副总裁徐兵就共同拜访了红太阳集团;2019年,在浙商总会金融投资委员会年会上,金融投委会主席、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表示,要引导浙商产融发挥股东产业链整合、股东间优势互补等三大功能。

浙商产融的多家出资人还是浙商银行的信贷投放对象:浙商产融的初始股东包括铁牛集团、康美实业、盾安、泰禾、刚泰集团等;浙商产融还通过定增、战略入股等方式投资了美盛文化、京蓝科技、北信源等多家上市公司。但正如上文所述,2019年后,浙商产融的多个出资人爆发债务危机,原本有着密切合作的浙商银行也对浙商产融发起诉讼,譬如:2020年某华系爆雷,旗下一子公司在今年退市。今年4月,浙商银行公告起诉了该集团及实控人刘绍喜等,追讨本息18亿元;2020年底,浙商银行还起诉了浙商产融子公司浙商产融资产和刚泰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9月初,据《证券时报》报道,金谷信托现任总经理徐兵被双规。徐兵是信托行业老兵,还曾于2017年~2020年间任浙商产融副总裁兼浙商产融资管公司总裁,任金谷信托总经理的时间不到一年。业内有猜测称,徐兵被查,与其在浙商产融任职期间的工作有關。

不良率持续上升,曾多次被罚

在接连踩雷的同时,浙商银行自身的不良率也出现上升。8月底出炉的半年报显示,浙商银行最新不良率为1.50%,较2020年底的1.42%有小幅提升,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不良率的上升态势。具体来看,截至上半年末,浙商银行对公司的不良贷款为16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7%,比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广厦产融康美
独董被判连带赔款亿元,冤不冤
独董被判连带赔款亿元,冤不冤
康美药业的罪与罚谁人买单
聚焦产融结合,打造能源金融创新新品牌
产融聚合应变
ST康美:重启勇敢者的游戏
致杜甫
第七届(2015—2016年度)“广厦奖”优秀参建单位名单
“广厦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名单
“广厦奖”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