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双师型”培养的文献研究

2021-09-12 06:25王琼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校企

王琼

[摘           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的重担,这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基本要求;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技能质量的关键。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许多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让教师走进合作企业提高自身技能,为提高技能教学质量奠定基础。阐述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对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14-02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因此,实践在各个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学前专业而言,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非常关键,更是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要想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许多专业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但是从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双师型”,就是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还要具备实践教学素质;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大多都是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理论教学素质有一定高度,但是实践方面还需要加强。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只有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才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落到实处,成为应用型人才。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教师能够走进合作企业一线,全面了解企业对现代知识的需求,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企业中各种新技术与新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所需知识必然超前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到企业中能够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技术,提高技能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

(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校企合作能够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些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实践与研发,能够推动企业技术的改造,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通过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而且还可以将企业的核心技术带入院校,为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为院校考核教师带来新的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还能够促进高职教育不断改革。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许多专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这样可以加强教师与社会间的交流,也便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从校企合作实际情况来看,在实习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校企合作就只是一个空噱头,不会产生实际效果。总体而言,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企业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寻求合作企业,这样能够为专业寻找一个实习场所,也能为教师提供一个实践交流的机会。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大多数校企合作只是名存实亡,说是合作,实质上就是签订一个合同,高职院校偶尔送几个学生去实习就完事,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双方没有利益,企业沒有重视。即便高职院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也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个人带一下,不能为其安排课程与教学任务;甚至有一些企业连指导老师都不安排,要求教师自己观察。从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现状来看,许多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只让实践教师拿到一个实践证明,但是并没有学到应有的技能,这影响校企合作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实践内容单一,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安排教师下企,重点应该是放到一日保教工作上,这是实践的根本与关键。但是大多数教师忙于教学和参与评职称,实践时也将重点放到理论研究,不重视企业的实践,根本没有全身心参与一日保教工作,实践时主要是观摩企业的各项活动,仅仅是观课和评课,并未积极参与其中,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现实中,许多企业未让下企教师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实践内容比较片面,形式单一,难以让下企教师真正有所收获,更不能发挥实践的作用。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流于形式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专业的合作企业大小不同,有一些实力较强、生产水平高,而且环境及办学质量都很好,属于当地示范性企业;也有一些企业一般,水平不高、质量不高。大多数专业安排教师下企时,并不太重视企业的质量,重点是寻求生活及工作条件方便,选择距离较近、比较方便的企业。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实践的效果。而且教师下企后,高职院校没有系统管理,企业认为是外校教师,也没有进行日常管理,导致下企教师处于无管理状态。高职院校更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与规划,没有给教师下达实践的具体要求,出现制度不健全、协议不规范及实践不统一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下企教师的实践效果,还极易造成校企合作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合作破裂现象。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也在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是效果不佳,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实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培养。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