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改革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9-12 07:05姜如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高职

姜如荣

[摘           要]  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复合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紧跟职教改革要求,探讨有效的课程改革之路。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着手,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实验体系建设、实验内容编排、实验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究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复合人才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86-0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跨越性和转折性发展时期,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发布,更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学习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所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已经成为职教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环境监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是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监测方案设计、布点、样品采集与保存、樣品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科研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走向环保相关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环境监测课程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以传统的验证式实验进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有限,实验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体现新的环境监测手段和要求,特别是科技智能的发展理念并没有很好地渗入环境监测的日常学习中。总体来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中。

(一)过于侧重实验检测,体系概念不强

环境监测的完整过程应该包含现状调查、监测方案设计、样品采集、保存、检测、数据分析与讨论等环节,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比较重视样品采集及后续的实验环节,对于前2项内容淡化比较严重,这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只能简单地进行检测实验,对于监测的方案设计概念意识非常模糊。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需要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传统,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环境监测类似于环境质量变化的“眼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监测内容、监测的手段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中,这就导致学校的实验编排内容过于滞后,检测手段过于传统的现象。例如大气监测指标中,实际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SO2和NOx这些传统的监测指标,新指标PM 2.5等的涉及较少。实验方法上,主要以小型实验为主,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环保监测的大型仪器设备已经成为市场上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学生对这部分的实操能力非常有限。

(三)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

目前,很多监测实验都有完整的检测步骤,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主要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模式展开,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非常不利,同时也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据实际调查,学生做完实验,大部分学生第二天就会忘记前面刚做的实验内容,遗忘速度非常快。

(四)教学理念单一,学生思想品性培养不够

目前,多数学校在环境监测课程授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简单的监测分析方法有简单的认知,对实践课有着较强的兴趣,能完成单元操作,也能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但思想品性的引领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实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无法把握环境监测岗位对职员素养的具体需求。企业调研的数据表示,企业希望专业课程能够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质的塑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

完整的监测体系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新的环保要求,依据环境监测课程内容,合理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环保要求、标准制定监测方案,筛选出监测项目,制订采样方案,依据环境监测方案进行样品采集和保存,随之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撰写实验报告。整个过程的综合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监测项目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合理编排实验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复杂,污染因子也在不断变化,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了解监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目前环境问题的监测重点,不脱离市场,监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方向,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目前的侧重点,并掌握比较新的环境监测技术,理论与实践做到很好的融合,加深课程的实用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仪器设备投入,科技融入监测过程

由于依靠传统环境监测实验内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尚不能满足监测就业市场和企业对实操型岗位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很多环境污染物质可以依靠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检测,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新时代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真正让学生体会科技对于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高职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