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抑郁学生的亲子关系及重建策略

2021-09-12 07:34葛晓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五年制情绪高职

葛晓芳

[摘           要]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疏离、矛盾、对抗的亲子关系让学生形成自我否定、无望、无助、无力、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关系,引发抑郁情绪。通过对826名五年制高职学生SDS测评,发现206名学生具有中重度抑郁症状。通过对53名个案分析,发现亲子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只看重成绩的“单向度”养育以及“缺乏边界”的教养方式是抑郁的核心原因。因此,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助力学生摆脱抑郁、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抑郁;亲子关系;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32-02

五年制高职也称“五年制大专”,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读。采用“3+2”教育模式(三年普通中等职业教育+两年高等教育),取得大专文凭。近三年,五年制高职学生抑郁人数日益增多,症状愈发严重。但以“中高职学生抑郁”为主题搜索,中国知网(2005—2020)收录18篇论文,2篇硕士论文,16篇期刊论文。朱琳从高职学生恋爱暴力与抑郁症状相关性进行研究,林晓红主要阐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对抑郁的影响。16篇期刊主要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研究的方式,从抑郁成因以及应对策略方面进行。但理论阐述重复、浅显。实证研究虽专业、规范,但侧重于研究方法、研究量表、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只是论证抑郁成因,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通过SDS心理测评、咨询师约谈,把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抑郁状况,透过案例分析,发现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抑郁是对安全、认可、自由与亲密关系的渴望未满足的另类呈现,是生命在“不恰当系统中的恰当应对”。[1]本研究旨在帮助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父母识别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助力学生摆脱抑郁、健康成长。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抑郁状况及主要成因

研究从宿迁市大学城2所职业学校随机抽取826名学生。采用上海惠诚心理测评系统的SDS量表,由校心理咨询老师在信息中心统一施测。结果发现138人具有中度抑郁症状,68人具有重度抑郁症状。其后,校心理咨询师对具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学生进行再次评估。发现测评结果可信,转诊23人。

为进一步探究抑郁成因,对53名抑郁求助个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3人抑郁的核心原因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其中疏离型(成长中父母缺席或忽视)亲子关系有16人,矛盾型(父母离异)亲子关系14人,对抗型(过度严格或缺乏边界)亲子关系13人。

二、五年制高职抑郁学生的亲子关系

(一)不安全依恋下的疏离与对抗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早期社会性依恋会稳定持续到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特征和内部工作模式[2]。罗兰·米勒认为,安全依恋的孩子对他人充满信任,有困难时乐于向他人求助;焦虑型的孩子与人相处时则缺乏信心,过于依赖别人,希望对方全身心投入;回避型则要么独处、待人冷漠,要么敏感多疑。[3]亲子依恋形成关键期是6岁之前。父母的陪伴、拥抱、触摸、充满感情的交流,及时回应孩子需求,是形成安全依恋的基础。

43名抑郁学生则成长在父母离异、父母缺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撫养)、成长被忽视的家庭环境。他们感受不到亲子关系的安全、温暖,长大后,往往敏感、多疑,自我价值感低。在他们内心,一面渴望父母的关爱,一面又害怕被拒绝。A是一个矛盾-回避型的学生。4岁父母离异,判给父亲,父亲再婚,母亲单身。因反复自残前来咨询。她的右手腕一道道伤痕触目惊心。当问“发生了什么?疼吗?”A长叹一声,嘴角挂着轻蔑的笑容,她知道自己有病、多余,但妈妈在朋友圈说她跟爸爸一样不长进时,很压抑,就用刀子划自己。A怨恨母亲提出离婚,讨厌母亲对父亲、对自己的斥责,但又时刻关注母亲的生活,渴望母亲的安慰与支持。每次交流都在母亲对父亲的责骂中结束,A只得将愤怒一次次压抑。武志红认为“抑郁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4]承认自己的感受,让情绪流动是才是疗愈的开始。

(二)“单向度”养育下的屈服与抗争

“单向度”养育指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父母的爱随着成绩起伏变化。亲子互动充满了催促学习的唠叨和争执。但每个孩子发育速度和特性是不同的,让所有孩子都考优异的成绩是不可能的。从小学起,考试、评比、找家长等教育方式让他们过早地体验挫败,过早地为学习拼尽全力。在负重前行中丧失学习的乐趣,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12岁之前,弱小的他们只能压抑愤怒。进入青春期,中考失败,无奈就读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在新环境中,抑郁益发严重。B是一位表情木讷、说话嘴唇发抖、声音含混的女生,来访时因精神病性抑郁症治疗三年。B的父母是教师,7岁前跟外婆生活,小学时父母接回。父母要求严格,小学考试低于95分,父母便会打骂、罚做作业。一次没考好,父亲一脚把她踢倒,腿撞在凳子上,母亲用衣架抽打并罚跪。每次考试都如临大敌。进入初中,对学习特别厌倦。初三时,总觉得有人在监视自己,总听见有人在责备自己,太痛苦了,服药自杀,被家长发现后,抢救回了生命,也开始了抑郁症治疗。虽然现在父母不逼她了,但她还会莫名地想哭,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

猜你喜欢
五年制情绪高职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情绪认同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