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视角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探析

2021-09-12 02:50穆瑞琪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农村

穆瑞琪

摘 要: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供给结构较为失衡,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从金融供给视角出发,对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政府应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金融机构需坚持改革创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等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1-0061-03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优化需要综合考虑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经济的相关政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供给结构较为失衡,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得不到强大的平台和渠道支持,已经严重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并且使城乡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基于金融供给视角对农村金融发展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1~2]。

一、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供给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农村市场提供的農村金融服务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它可以划分为正规金融体系与非正规金融体系。非正规金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正规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导致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整个经济、金融体制都发生了许多变革,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在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金融制度下,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的速度出现了很大比例的失调,我国农村金融至少落后城市金融20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薄弱、落后,不健全等窘状,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很大问题,现状不容乐观[3~4]。

(一)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1.中国农业银行现状。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具有与一般工商企业相同的性质,同样把追求营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经营目标。因此各大商业银行都从盈利、风险等方面考虑,将其金融服务中心定位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其发展的战略布局也不例外。中国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以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服务最多,是大型的商业银行,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但是,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的抵押品欠缺,农业银行从自身效益出发,正逐步将其资金投入、经营战略、金融服务逐步转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逐渐减少位于农村的营业网点。

2.农村信用社现状。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职责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它以自助、互助为宗旨,在社员中开展存贷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民以及小商品生产者贷款难的问题,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显著增加,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占全部农业贷款的比重高达90%,反映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中心地位[6]。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网点分布、发展规模、管理模式、产权制度、业务开展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信用社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因此信用社仍无法满足对农村的供给需求。

3.邮政储蓄银行现状。邮政储蓄银行于2019年被列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其网点遍布全国,以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单位协定存款、结算为主要经营业务。邮储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开拓与创新业务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但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内部人员管理、信贷业务开展、系统体制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四大银行仍略有不足。邮政储蓄银行在建立初期并没有开展贷款业务,其吸收的存款直接上交中央银行管理,从而导致农村资金外流严重。2003年以后,我国才允许邮储银行自行运用所吸收的资金,可以进一步从事贷款业务。但是由于起步缓慢,邮储银行的贷款业务一直都较为落后,规模都很小。

(二)非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由一定区域内的农民、农村小微企业等为发起人,通过发起人的入股为社员提供多项金融服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及组成情况的特殊性,使得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其不易吸收较多存款,对于“三农”的金融服务有限[7]。

二、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金融资金匮乏。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使得其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资金外流导致农村金融资金匮乏。即使后来的邮政储蓄银行具备贷款业务功能,但由于邮储银行发展缓慢以及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力度较小,导致目前银行办理的贷款业务并不多,并不能完全弥补邮政储蓄的缺口。

2.农村金融市场逐步缩小。大型商业银行正向城市转移,虽然国家有政策支持农业银行在农村开展多项金融业务,但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抵押品缺乏等局限性问题,使得银行在农村的获利仍较低。因此,银行转变发展策略,导致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缩小。

3.缺乏竞争以及服务效率低。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其几乎没有同行竞争压力,从而造成农信社的金融服务低效率。

4.金融工具单一。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工具单一[8]。与此同时,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比例较少。

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完善、不成熟。当前,我国农村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它们的出现增加了农村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但也为农村金融供给作出了一定贡献。由于新型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实力弱,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改革与进步[9]。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农村
The Great Unbanked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