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021-09-13 03:57王萌
天津教育·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王萌

【摘  要】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教育工作方面,應该紧紧地跟随社会的潮流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变革,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和批判意识,对各类知识能够灵活有效地掌握,引导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死读书”。本文就针对此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4-0018-0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education, should be closely follow the trend of social education concept and educ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especiall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help students develop independent thinking,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awareness, can effectively grasp the flexible for all kinds of knowledge, guide the students to deep learning,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 of "dead reading".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how to guide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thorough study according to thi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 Strategy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接受比较正规而又系统化的数学教学,所以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具备深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在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开始就树立正确的意识,不把数学当作成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灵活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深度学习。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培养现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缺少变化性,学生缺少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小学阶段,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正规接受数学系统化教学,但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各种的抽象符号,这难免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就对数学这门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小孩子天性爱玩,如果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引入新型的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心理恐惧,让学生逐渐找到数学学习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策略

(一)变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师始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数学学习不应该仅仅满足应试教育,而是要通过数学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特别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而言,相比于考试,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做一些数学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对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进行重新编写,形成变式训练,作为课堂测验或者是课下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变式训练掌握这些变式背后的解答规律,从而锻炼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思考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快地做到透过一种现象即看到本质。

(二)巧用反例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质疑能力属于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一种冷峻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轻易信服别人,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推理来得到实际的事实,去说明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教师就可以巧妙地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例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说小数点忘点等。教师可以充分使用这些学生错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去判断究竟有没有错误,错误出在了哪里?通过这种途径,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质疑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更好地构建起师生交流互动的桥梁,可以通过游戏互动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同学们,现在一共有5包饼干,每一包中又有三块饼干,假设每块饼干是一样重量的;在5包饼干中有三包饼干的重量相同为30g,只有一包是20g,称重只能进行一次,那么要怎样找出那一包20g的饼干呢?”通过这样的举例,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这种有趣的情境假设下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情境创建式教学,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数学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或是运用数学,进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这样的教学方法,还使得学生能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到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四)小组合作拓宽学生数学思维

數学学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不能够一遇到难题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讲出自己的思路想法,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仅是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和数学知识,更是提高了自己的交流合作能力,当出现不同意见和想法时,能学会彼此尊重,进而在交流中又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弥补自己原来思考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获得更大的提升。这对学生的一生而言,都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新课改强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予以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生代入小组活动中,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满足学生的解题愿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掌握,还加强了学生的合作讨论习惯、竞争意识和团结意识。

(五)巧用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

实验过程需要学生的完全参与,学生主要分析、观察、测量实验对象,经过归纳演绎,进而得出结论。与其他实验模型不同的一点是,这种实验的材料主要是各类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学生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数字化的分析,进而验证数学定理,比如求不同物体体积。实验过程:分组合作,使用常见的乒乓球、纸、沙子等材料,对几何体通过组合或者是分割等方法来进行转化,首先把纸张折成与乒乓球底面积相同高相等的圆锥,接着动手操作同时思考,沙子有什么用。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得出体积计算公式,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些公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师也要积极指导,根据整个实验过程,带领学生验证在开始实验前的猜想,把操作过程表述出来,并在最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归纳整理,巩固知识、构建实验知识体系、提高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经过这个实验探究,学生不仅明白了圆锥和圆柱体积公式是如何得来的,同时还了解了其他不同的体积表达公式,并且对这些共识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一种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实验模型设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本文就从阐释数学思维的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注:本文为陕西省学带专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DKT614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淑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0).

[2]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探究[J].学周刊,2012(08).

[3]任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安徽教育科研,2020(1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