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一直干旱少雨?听听史前动物怎么“说”

2021-09-13 05:20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史前西北地区种群

干旱少雨,荒凉壮美的戈壁、沙漠,这是许多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印象。但这里一直是这样吗?

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家从史前动物的化石遗迹中找到了答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临夏盆地不同年代地质沉积层中的化石,先后指向了存在于本地区的4个不同的动物群,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巨犀动物群、铲齿象动物群、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每个动物群又对应着不同的自然环境。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左侧一个史前动物的巨大复原塑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它有长长的脖颈,站立时肩高可达5米。这就是巨犀,生活在距今4200万年至2100万年前,是一种体型高大的哺乳动物,以取食树冠顶部的树叶为生。“巨犀在茂密的森林里没法行动,可以推测,当时西北是以疏林为主的自然环境。”邓涛认为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甚至有点炎热。

和政地区出土了大量铲齿象骨骼化石,它们生活的时代是全球暖期,温度比现在的平均温度至少高4摄氏度至5摄氏度。铲齿象以铲食水草为生,说明当时中国北方遍布湖泊、河流与茂密的森林。

在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一具三趾马复原骨架。与现代马不同,它的每条腿上有3个脚趾,擅长在开阔地带奔跑。据介绍,当时西北地区森林退化、草原兴起,特别适合三趾马种群生存。“那时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大草原,干旱而炎热。”邓涛说。

时间推移到距今250万年前,一种名为真马的种群出现,这也是第四个在临夏盆地出现的主导动物群。由于全球进入冰期,西北气候更趋干旱寒冷。

“在我国西北地区,动物群的变迁不仅与全球气候密切相关,更受到青藏高原隆升这一地理因素的影响。”邓涛和他的团队发现,在青藏高原南北两侧,都有巨犀化石出土,说明当时高原远未隆升到现在的高度,巨犀动物群还能自由穿行。“我们推测当时隆升的高度在海拔2000米以下。”邓涛说,而到铲齿象时代,高原南侧已无该种群分布的踪迹,表明高原已經隆升到阻碍铲齿象自由迁徙的高度,“可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据新华社讯)

猜你喜欢
史前西北地区种群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史前悲剧
寒露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