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2021-09-13 02:35唐鸿英
学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唐鸿英

摘 要:财经类高校主要的专业设置都与金融相关,是培养我国金融人才的主要场所。故深入分析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的特点与必要性,并提出课程思政要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观点。同时结合财经类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现实,探讨了在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主要策略,力图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02

财经类高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往往更加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辅助性教育,对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没有科学的认识,实际上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一、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推行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职业诚信

财经类的专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未来工作的技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要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要求,清晰职业红线,对自己的专业职业道德有充分的认识,这就离不开课程思政的推行,只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才能针对性地对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提高认识,遵守行规,时刻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比如教师在教学“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需要对会计服务的对象进行详细的介绍,对财务会计主体进行确定,使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更加向往和热爱,自觉认真遵守相关的职业规范。

(二)法律法规

财经类的专业学习离不开对相关政策与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让课程思政能够渗入在学生心底里,种下法治的种子,让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要谨记法律法规的要求,绝不触碰职业底线。比如在“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业务进行准确核算,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开展工作,对工作更加严谨、认真,培养良好的道德,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

二、课程思政要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丰富教育形式,拓宽教育视野

为弥补平日大学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凝聚共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政素养,就要丰富课堂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习,除了课堂授课之外,还要发挥智能手机、互联网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发送相关信息,满足广大学生学习需要。要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合作学习、视频播放等形式,为学生传递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撰写心得体会,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有效指导自身行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摆脱单纯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单一方式,而要积极创新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化,通过校内活动、课堂作业、课堂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讓学生不再单一被动地灌输理念,而是将这些理念内化成行动参与考核。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提供学习案例,让学生产生内心的震撼,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课程内容延展,拓展出课程思政切入点

随着当代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宽,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通过多种方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也是当前互联网中互动参与度最强的群体之一,其思想活跃度与创新性都非常强。在专业课程内容延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提高思政教育的时代感,防止学生出现厌倦的心理情绪。高职院校教师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创新课程思政切入点,尽可能将现代思潮引入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调动学校多方面的力量,践行全面育人的方针,将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同样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可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理念,并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践行与贯彻,同时又将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与问题,带回到课堂上,使课堂教育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良性的循环,可以有效地调动高校内各部门、各学科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地完善思政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化。

任何学习都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中,德育教育也同样如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与各种人群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与自己的责任所在。以“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为例,首先要在课堂上融入课程思政。将“经济法基础”经济法律知识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次要在课下实践融入课程思政。学生利用课下实践举办与“经济法基础”有关的实训内容,比如观看法制节目、举办经济法案辩论比赛等,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三、在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中实行课程思政需要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