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2021-09-13 15:49孙旸孙先文谢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5期
关键词: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指标体系

孙旸 孙先文 谢婧

摘 要:2020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未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构建,缺乏时效性。因此,亟需构建一套更加完备、更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邀请了8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尝试对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出初步探究。经筛选得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44项三级指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31

0 引言

20世纪至今,全球化水平提升明显,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趋频繁,病毒传播、区域性疾病升级为全球流行病的风险也随之骤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全球性大流行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新型疾病”,西班牙流感、H2N2、H3N2、甲型H1N1和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均被列入全球性大流行病行列。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国再度呈现反弹趋势,美国单日死亡病例数更是屡次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Central European Time,简称CET)2021年1月13日18时51分(即北京时间2021年1月14日1时51分),全球确诊共90 335 008例,死亡案例即将突破200万大关。我国疫情虽已基本得到控制,然而经济遭受重创,下行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据吴先华等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COVID-19疫情灾害综合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一文中预测,在疫情对国际贸易与交流造成极大影响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出的损失逾12万亿元,其中服务业损失最为惨重。

针对近年来流行病多发的现状,国内外学者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着重展开了研究。然而,研究对象多着眼于某一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在比较研究领域的应用存在空白,且因其研究时间距今较为久远而缺乏时效性。因此,建立一套更加完备、更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是采用匿名问询方式、以专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专家会议相比,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避免了如下弊端:不反驳权威,不指正他人,不修改己见。

1.2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在危机管理学中,常使用三阶段模型(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4R模型(Reduction – Readiness – Response - Recovery)或五阶段危机管理模型(Signal Detection - Probing and Prevention - Damage Containment – Recovery - Learning)作為依据,以时间为序划分危机的发展阶段。

参照上述模型,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初步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估划分为5个方面:A评价基础指标、B准备阶段评价指标、C监测与预警阶段评价指标、D应对过程评价指标、E事后阶段评价指标,其下共设17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

评价基础指标强调社会经济指标在应急能力评估中的重要地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有人均净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基尼系数等。经济实力雄厚,则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强大,支持应急医疗设施建设的资金充裕,居民生活质量因防控封锁而遭受的下滑较小;同时,年人均卫生事业拨付款项多利于改善疾病预防基础条件,防患于未然。

准备阶段评价指标涉及应急预案评价、应急队伍人员评价、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评估、应急培训和演练评估,详尽的预案、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接近实战的演习有助于迅速且熟练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萌芽阶段遏止其继续恶化。

监测与预警阶段评价涵括传染病监测评价、突发事件报告评价、预警能力评估等,此阶段的重点是监测传染病种类、分析潜在传染源、构建应急预警系统,并及时预见传染病的爆发或反弹,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阶段,应当从应急响应、现场调查、伤员救治、现场控制、媒体应对和公众指导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区易成为疫情的第一爆发点,应急响应速度的快慢决定了能否迅速阻断传染源、能否避免其接触人数的指数级增长;同时,准确的现场调查有助于分析病因、完成病原体检测和研制疫苗;此外,伤员救治及转运、危险管制、政府信息发布和群众疏散等也是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重要指标。

疫情结束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受灾群众给予补助和安抚,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当总结应急情况,对预案加以修改、完善;针对传染指数偏高的病毒,政府应当倡导全民免疫接种,对疫源地实施重点监测。

1.3 专家咨询

本次研究共邀请了国内8位在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工作的专家,男女比为1∶1。8位专家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7位专家担任副高及以上职务,6位专家从业年限超过10年,专家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流行病学。

8名专家在性别、学历、从业年限、专业及职称方面的构成详见表1。

我们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专家信息、指标评分和修改建议。问卷中的指标评估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分别用1-5分值评估各指标的重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1分表明该指标“非常不重要”“非常不敏感”“非常不具可操作性”,5分表明该指标“非常重要”“非常敏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应急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改进刍议
论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陕南农村社区应对人为森林火灾能力建设研究
中国石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