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调研与问题评析

2021-09-13 19:22赵瑞红王旭韩宇亮李涛
兰台内外 2021年24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规范化

赵瑞红 王旭 韩宇亮 李涛

摘 要:电子文件整合和共享应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为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下,在对国内外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情况进行文献研究基础上,对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现状,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

关键词: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调查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成为热点和趋势。电子文件整合和共享需要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作为前提和基础,而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实现的关键在于技术发展与管理制度的配套互补。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下,在对国内外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情况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法,对我国近百所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和量化分析,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现状,分类归纳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原因,以供高校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实践参考。

1 国际国内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调研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力推行大数据共享的今天,各国政府、学界和企业都已开始高度关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信息数据资源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化的数据形式存在,大数据的存在及发展是实现更大范围内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也必然导致资源整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需要有一系列规范化的标准体系来作为保障。

1.1 电子文件国际标准建设的基本情况

大數据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很多国家比我国起步早、发展快。在规范标准建设方面,我们发展滞后的一段时期正是国际电子文件相关标准发展的重要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制订和发布机构,自2001年发布电子文件管理专业标准之后,标准制定方向开始向文件存储格式、元数据和长久保存转变,“至2016年共制定电子文件相关规范标准37部,涵盖范围包括长久保存、存储格式、方法指南、管理流程、管理系统、宏观管理、数据交换、信息安全、应用模型、元数据等十大方面,形成了ISO覆盖电子文件的文件管理标准体系”。[1 ]

1.2 国内电子文件规范标准建设概况

伴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20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发展了20年。目前我国在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研究。1999-2019年,国家出台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等26部电子文件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标准。

2014-2019年六年中,我国出台实施的关于电子文件方面的规范就有13部,而1999-2013这15年内的规范仅13部。国家档案局正在制定的标准规范,多数涉及电子文件方面。2020年,新《档案法》的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档案信息化一章,并明确规定了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从这些数字及变化中不难看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子文件相关规范的建设和发展。

除了以上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外,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很多重要行业和企业也非常重视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像中国石油、核能、航空航天、电力、钢铁、金融等行业率先制定了电子文件相关标准。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制定了适应本企业的《归档电子文件格式规范》《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和《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2 ],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共同制定的《核电电子文件元数据》等。

一方面,大数据的影响加快了高校电子校务的发展,高校电子文件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传统的归档管理模式滞后于电子校务的发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内外对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视,国家及一些行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电子文件管理规范标准。高校档案工作有其特殊性,较之政府部门,其电子文件的种类和涉及的内容更为复杂,涉及的归档部门更多,却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电子文件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范,约束其归档及管理工作。

为全面了解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现状,笔者从实际出发,对全国各层次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现状进行了详尽调查,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评析。

2 高校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问题评析

我们设计《高校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调查问卷》,对教育部直属18所大学,省属41所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高校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1 高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从档案管理模式分析,“大数据的兴起,以浙江‘最多跑一次、上海‘一网通办等为代表的电子政务服务的快速发展,要求档案工作实现全面数字转型,从双套制、双轨制过渡到单套制、单轨制”[3 ]。

对于高校来说,随着电子校务的发展,高校很多业务从开始到完毕也都是系统操作、线上进行,已经取消了相对应的纸质文件的生成,实际上已经发展为电子文件占主导,纸质文件为辅助的阶段,双套制已经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其合理性,所以电子校务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单套制的实行。据调查,依然有约67%的高校实行“双套制”(见图1)。这种要求所有文件双套制归档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了业务部门的负担,而且电子文件类型多样,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数据库文件特别是维护电子文件“四性”的背景信息是无法进行纸质化输出的,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对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也势必造成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的矛盾,降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总之,档案部门在这一过渡期内面临着管理模式和业务实践的冲突,处境比较尴尬。

2.2 高校电子文件归档范围缺失,危及电子文件的完整有效性

电子文件生成的分散性、易操作性、类型多样性等特征使其归档时间、程序及归档方法都与纸质文件截然不同,传统纸质文件适用的归档模式不能满足电子文件的需求。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归档中起关键作用的归档范围。据调查,在绝大多数高校,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依然参照纸质文件的归档范围。在内容上多以党群、行政类和部分业务类电子文件为主,形式上多以文本文件、声像文件形式体现。对于电子文件主要区别于纸质文件的数据库文件、电子邮件、多媒体文件、网页文件、元数据文件等类型文件并不在电子文件归档范围之内。91.84%的高校档案馆和近80%的档案馆对文本文件和声像文件进行了收集,仅有10.2%、16.33%、18.37%的档案馆分别对电子邮件、网页文件及元数据进行收集(见图2)。此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高校电子文件很难被齐全完整、准确及时地归档至档案部门。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适用于高校电子文件的科学的归档方法和流程,没有专门针对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很难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规范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分析规范化介入护理配合在TAVR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