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思考

2021-09-13 19:22曾萍吴红
兰台内外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曾萍 吴红

摘 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各项事业都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事业单位要想在社会竞争中保持长久的实力,就要不断改变自身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核心竞争力;路径

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随着档案管理方法的不断更新,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长远的发展中实现高效的管理。针对不同地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本文对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进行分析,希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1.1 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并且重视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营中的价值。通过档案管理,对单位内部人员以及对外关系、工作相关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梳理,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从目前管理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管理层及基层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明显不足[1 ]。

1.2 缺少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大多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不仅与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重视度不够有关,还与他们对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知有关。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约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都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缺乏规范性的重要原因。

1.3 缺乏管理思维及管理素质

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很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应变思维,在工作中不思上进,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在工作中,仍然沿用之前的档案收集、分类及归类标准,缺乏全局意识,不能够对收集到的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利用,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从人员管理方面,相关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素质,对基层员工管理缺乏必要的规划,工作分配不能合理化,影响工作效率[2 ]。

1.4 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录入和分类、存档。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维护团队,加上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容易导致信息化只是作为信息存储的工具,而其强大的分类、归档、资源共享等功能都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不能够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进行技术更新及管理知识的学习,是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措施

2.1 进行管理意识的创新

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影响非常大。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要彻底改变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认知,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其管理意识,意识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文职工作,不仅仅是对档案进行整理和保存。通过对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业务和档案管理同等重要的观念。并通过对档案管理问题引发单位损失、人员和财力耗费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还可通过档案管理业务比赛的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3 ]。

2.2 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需加强对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档案管理专门的资料保管室,所有的档案资料以及计算机设备都由专人保管和负责,出了问题后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还要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在以往的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展开,很多工作人员抱有“铁饭碗”的意识,认为不管工作质量好坏,对自身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种危险意识,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质量。因此,在加强管理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工作中的疏漏严格追究,绝不姑息,保证工作人员都能够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还可通过交流学习,借鉴其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的道路[4 ]。

2.3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任务比较重,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在工作过程中,只有工作人员具备专业处理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从我国人事制度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随时可能被调离岗位,由新的入职人员替补,且由于缺乏中间交接过程,常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陷入混乱局面,出现档案资料丢失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待其在培训考核中,操作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责任心等均达标,才能够允许上岗。而在岗位交接过程中,要待新进工作人员能够充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后,原岗位工作人员才能够调离岗位,实现工作的顺利交接。在工作中,还应定期实施在岗培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充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从事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结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现状,在档案管理中,要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培养自我职业道德修养,获得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查,招聘符合岗位需要的工作人员。管理层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促进档案管理部门的整体发展[5 ]。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