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的探索与应用

2021-09-13 08:32冼文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知识高中历史

冼文深

【摘要】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历史是一门识记性学科。历史学科知识点繁多而琐碎,的确需要学生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记忆工作。但是,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绝对不能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否则,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学生即便将历史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以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高中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关键还是在运用,学生要活学活用。本文以高中历史知识点的特征为入手点,分析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的探索与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

记忆力的高低被当代心理学家视为评判一个人智商高低的重要指标,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记忆力都处于一个相近的状态,面对历史这样一门人文性学科,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因对某一时间、人物等知识点认知模糊,而导致失分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面对历史的学习,减少不必要的丢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不仅要传授知识点,更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忆的方法。

一、高中历史知识点的特征与考试背景

(一)高中历史知识繁多而琐碎

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繁多而琐碎。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历史所跨越的纵向内容脉络几乎可以涵盖整个人类的文明岁月。其次,从空间上来说,高中历史涉及众多时代,包括史前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又包括中外各民族历史文化。再次,从性质上来说,高中三年的历史包括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等。最后,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来看,学生学习历史事件,还需要从多個史观和角度予以评析。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多,而且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予以掌握。基于此,学生要想学好历史,离不开高效的记忆方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强调灵活应用

此外,从高中历史考试的背景来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强调灵活运用,杜绝教师“灌输式”教学。即便学生能够将高中几本历史教材倒背如流,学生也未必能在高考这场选拔性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确离不开记忆,但记忆并不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辅助工具,学生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如何让学生活学活记,并能在试题和生活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的具体应用

(一)按照历史事件知识的分类记忆

1.搭建横向历史框架

横向记忆往往是以全球史观的视角,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史观和历史价值理念。如,在学习近代史时,学生明显可以发现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国这一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却遭受着西方列强的欺辱,而同一时间落后的中国与发达的西方国家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一对比,可以促成学生采用横向历史框架,来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社会历史事件比较的异同。如,学生可以围绕20世纪30年代世界发展特征这一主题,搭建历史脉络。

2.搭建纵向历史框架

纵向历史框架的搭建,是依靠时间点来开展记忆的。例如,学生在学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民族资本主义这一事件的发展变化,以纵向的形式进行总结,并且可以画出相应的图表(见下图)。学生根据教材所学的知识,在图表上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变化情况分成六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黄金时期、跌宕短暂发展、日益萎缩、消失兼并。

教师不要直接为学生画出纵向框架图,而是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让一部分学生按照自己的讨论结果,选择合适的记忆模式,并将框架图画出。如,有些组选择了如下的纵向脉络图解释这一问题,也有学生会用横向框架方式比较当时的中国与日本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另一部分学生可以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画出的框架图,进行交流讨论,试着以自己的语言将历史事件结合图进行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厘清历史事件,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相比横向框架图记忆法而言,更加针对具有微观历史特质的事件。在比较记忆法中,学生不仅要记住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还要记住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的性质、主体对象、影响等。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总存在许多类似的历史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比较记忆,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历史思维,促进知识点的有效应用。如,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二者看起来相差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结果等,学生可以借助表格对这二者进行记忆和运用。

(二)按照历史人物记忆

1.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是一种创新型策略,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类对图片等象形符号具有更大的兴趣,大脑在面对图片时更容易做出记忆的行为。因此,学生在开展记忆学习时,可以采纳这种方法。如,高中人教版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插图,帮助自己达成记忆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对难记易混淆的知识点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记忆“制瓷业发展概况”内容时,学生可以尝试画出瓷器的简笔画,将其放置到对应的朝代下,如,原始瓷器是商朝烧制,学生可以画一个圆涂上棕色;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学生可以用绿色画笔代替。这种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的效率,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归类记忆法

归类记忆法适合在记忆一连串相类似的历史人物时采用。如,记忆封建历史王朝的各个君主的事件,这些君主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更好地记忆各个君主在位期间的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游戏法,假设所有君主都被拉进一个微信群中,每一个学生代表一个王朝的君主,开场白是介绍自己在位期间的功绩和重要事件,其他学生则讲君主在位期间的过错。学生们各自代表一个朝代的君主,在激烈的讨论中,轻松记住了各个君主在位期间的功过和重要事件。

三、结语

高中历史具有较大的繁琐性和难度,但又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点,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采用丰富有趣的形式,根据所记忆知识点的特征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记忆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杜绝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是以灵活的形式理解知识点,更好地在试题和历史思维中得以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宇.高中历史课堂中记忆策略的运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0(7):65-66.

[2]张练练.高中历史记忆方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胡锦申.走出高中历史知识的记忆困境[J].考试周刊,2017(A2):134.

[4]李豫.高中历史知识记忆策略的探索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7.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知识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