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中化学注入“催化剂”

2021-09-13 08:43黄李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催化剂初中化学学习兴趣

黄李田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在愉悦的体验之下获得化学知识。并且将学生的情绪体验与兴趣作为化学学习的“催化剂”,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它不但能使学生愉悦地学习,也能有效、快捷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开课;实验;多媒体

化学是学生进入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虽然学生在进入化学课堂以前,已经在生活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但知道的只是零散、浅显的化学常识。而课本的一些内容比较枯燥、繁琐,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往往会全神贯注地学习,想方设法去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学中,如果化学的每个知识点都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把乐趣转化成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我想学化学”的意识形态,学生自然会学好化学。下面就笔者在几年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用心开课,妙趣横生

新颖精彩的新课引入就是一节好课堂的开始。如果教师能使新课的引入、九年级的第一节化学课精彩又有趣,学生的兴趣就会瞬间被激发。因此,我们应该精心挑选、设计第一节课的实验。我们可以安排有趣的化学“魔棒灯”和“烧不坏的手帕”,将动手实验体验、实践所带来的乐趣、化学的魅力完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带着美妙的感受走进有趣而精彩的化学世界。

九年级的第一节化学课就让学生接触元素符号。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等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基础,但部分学生基本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性,学习精力的投入不足,到了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课时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点,成绩也因此出现“分水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记下这些元素符号,同时又可以避免学生单纯记忆的枯燥乏味,教师可以教学生用一些形象、诙谐有趣的方式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如钠元素(Na),利用汉语拼音记下它;中英结合记下钡元素(Ba);硫元素(S),就让学生想象家乡小河流水的形状,这个过程教师还可以用手比划出这个形状;氧元素(O),就让学生做张大嘴巴深呼吸;钾元素(K),让学生谐音联想新买了一件衣服夹克;谐音法记金元素(Au),教师可深情演绎“‘哎哟我的金戒指掉地上了”,发音的同时配合在地上找戒指的动作。往往这个过程学生都会哄堂大笑,也能在这欢乐的时刻给学生引导“哎哟”的发音记住金元素“Au”的符号,让学生得到深刻的记忆。这种学习方法既幽默有趣,又渗透了化学符号的知识,为第三单元的微粒突破埋下了伏笔。新颖精彩的新课引入紧扣学生好奇的心弦,用化学的魅力带着学生走入化学的世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新知识,让学生在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情境中有效地去了解、学习、探究相关的化学知识。

二、重视实验,魔术激趣

化学实验主要分为演示、学生和家庭实验三个部分,往往大部分是教师的示范实验。但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且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过程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键。实验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充分重视实验的作用,尽可能多做实验,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也可以改进一些演示实验,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分子和原子》中关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改进:

实验应让学生动作操作,虽然会多花一些教学课时,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基本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动手中形成积极主动意识,体验到实验结果带来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精心设计和改进的实验,加上创设的轻松愉悦的心境,既使得化学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又能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而且实验过程中还能展现化学的特殊美,增强学生探索化学的好奇与欲望,培养起化学学习的兴趣。兴趣便是不断探索、求知的根源。

三、多媒体助教,直观形象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应用多媒体,例如,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画面:如嫦娥、天宫一号等国家航天器点火起飞升空的场景、火灾现场、战争战火纷飞的场景,同时在画面上打上这样一句醒目的话: 火,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但有时却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以引导学生了解火,把握它的正确用途,让它真正有益于人类。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具有冲击性的图片视频、使用通俗易懂的句子,来激发、引领学生走向化学的求知探索的新天地 。再次,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我国航天事业与火相关的动画或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强大,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为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而奋发进取的精神。

用排气法讲解集气时,由于空气没有颜色,学生很难理解集气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瓶口向下的集气瓶,向集气瓶输入的气体是彩色粒子,提示其密度小于空气。然后,彩色粒子在集气瓶底部扩散聚集,蓝色空气逐渐被挤出。因此,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延伸至集气瓶底部。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气体的密度放置收集到的气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煤气收集的原理,掌握煤气收集的操作要领。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如何做好引入新课设计、重视化学实验的使用与再开发,适时地使用代表性的图片与视频等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从而使课堂实践达到一个最佳的效率。

參考文献:

[1]黄燕平.应试背景下初中化学的启蒙与兴趣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6(12):188.

[2]欧良英.初中生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化学用语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9.

[3]徐秀萍.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初中沪教版化学“探究微粒运动”实验改进[J].华夏教师,2020(8):57.

[4]黄锦文.绿色化学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J].数码设计(下),2020(12).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催化剂初中化学学习兴趣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