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素养的引领中走进历史

2021-09-13 08:43欧阳丹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欧阳丹红

【摘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读史、明史,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当前新版教材、新式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上)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以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第17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的内容,教材子目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材内容基本涵括了鸦片战争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中国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上承鸦片战争的回响,下联19世纪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求索。

本课教材知识点众多,要想在一堂课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与整合,依据课标、紧扣课时核心进行知识体系的系统整合与合理建构,让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袁振国教授曾说过:“看来知识的问题关键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不是教多少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据此,笔者在这节课的八大知识点中,选三个子目: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作为授课主干内容,在教学中重点强化,而将余下的五个知识点,在教学中依附于主干,简单带过。

发生于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涉及了近半个中国,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综观其波澜壮阔的过程,可以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在运动中先后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中国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资政新篇》则试图仿效西方,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面对内有农民暴动,外有英法联军侵犯的严酷现实,朝廷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力求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尽管洋务运动最终没有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但它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此期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西方国家,加速了对外殖民扩张,严峻的边疆危机也随之笼罩在清政府的头上。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后的第一次正面军事冲突和激烈对决。战败的惨局将中华民族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分水岭。《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而引发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却又猛烈地撼动了国人的神经,中华民族在觉醒。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19世纪中后期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拯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并能够认识其时代局限性,体验并学习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之生死、民族之独立而搏斗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课教学的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和存在的局限性。根据课标的这些要求及教科书的叙述,本课以李鸿章的暮年自述导入,以其生平事迹为引线设计“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封疆大吏,如何施展洋务抱负?”“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三个设问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通过设问“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展开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学习。在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拓展提供一些典型史料。通过教师陈说、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农民阶级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形成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个环节,通过设问“封疆大吏,如何发挥洋务理想?”展开对洋务运动的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史料,了解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通过对“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的分析与归纳,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既是封建士大夫对国家前途的一种探索,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种尝试;由洋务运动面临的世界大背景,利用地图教学和教材内容,教师引导、陈说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学习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抵挡外敌入侵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而中国的民族危机却日益加重,通过这些教学加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培养。

第三个环节,通过设问“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展开对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的学习。利用典型史料,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体制落后的问题,政治制度改革将成为之后的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新方向,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评价作结尾,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国家前途与时代局势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有助于发展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馀。”——          暮年自述

同学们想一想:这位晚清时期的传奇人物是谁?

设计意图: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传奇人物,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几乎所有大事都与其有关联,对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影响。用李鸿章的“暮年自述”导入,教师创设具体的学习氛围,把学生欲窥知历史之一二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有利于让学生主动走近历史的殿堂,为学习本課内容做好准备。

(二)新课

1.少年中举,何以走上戎马生涯

师:出示太平天国形势图,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填写表格,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情况和活动范围。

师: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代表了当时农民阶级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史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天朝田亩制度》

史料二:“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资政新篇》

问题设计: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新”在哪里?

设计意图:根据时间和空间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解读两则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及历史比较的基本能力与方法,并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时代因素。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的努力和具体的措施,并分析农民阶级未能挽救中国的原因。

师:太平天国运动极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在太平军盘据长江中下游的过程中,病弱的满洲朝廷无法之下允许汉人地主组建地方团练,用以绞杀太平天国运动。湘淮系官僚集团就此兴起,汉人地方权力上升,中央控制力渐弱,李鸿章升任江苏巡抚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镇压太平军时)李鸿章亲眼目睹了西方传入的洋枪洋炮威力无比后,去信曾国藩说:“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列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感慨洋人的“战守工具,天下无敌。”李鸿章所遇的太平军李秀成的部队洋枪洋炮最多,更使其认识到“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器以制之。”

2.封疆大吏,如何发挥洋务理想

师:关于为何办洋务、如何办洋务的问题,李鸿章的老师——湘军首领曾国藩的观点就很具代表性。

材料:“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7月)

问题设计:分析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办洋务的背景、目的和基本设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分析和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与目的,并归纳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办洋务的基本设想:购买——演练——制造,为接下来讲述李鸿章办洋务做好铺垫。

情境呈现:

问题设计:阅读“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概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概述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在了解洋务运动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的基础上,概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了解洋务运动成就的过程中,认识到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由于这些军用企业的建设,清朝军队的装备改变了从前全用刀矛弓箭、土船土炮的落后状态……也多少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设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概述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种尝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抗列强的侵略,并感受洋务运动的历史成就。

材料:自强运动年代恰好与外国帝国主义强化的时代相吻合: ……这些震撼性的事件,不仅分散了政府和现代化分子的注意力,还招致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和赔款,这吸走了大量本来可用于自强的资金。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问题设计:结合19世纪60-90年代的中国地图及教材内容,请从中国边疆“面临危机”与“危机解决”两个角度进行知识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引出洋务运动开展时所身处的世界大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走向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中国自然也成为列强侵略的重点对象。引导学生展开对“边疆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从课本中提取信息并归纳概述的基本能力与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体会到洋务运动在抵抗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積极作用,培养家国情怀,树立为祖国强大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师:19世纪90年代,日本的崛起让苦难的中国遭遇到了更严重的危机。教师可动态演示甲午战争示意图,给学生们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及结果。

材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黄海之战中,北洋舰队官兵在爱国情操促使下奋勇对敌,补救了舰队在吨位、航速和火力上的差距,重创了日舰,最终日舰先撤退出战场。然而,此役后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命令,使北洋舰队很快失去了制海权。随后日军长驱直入,1895年登陆山东半岛,退缩在威海卫军港的北洋舰队无力回天,最终全军覆没。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讲述,让学生体会黄海海战中广大官兵的爱国精神,也意识到李鸿章应为甲午中日战争最后的战败负战略上的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叙说和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由《马关条约》签订所引发的反割台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不屈从的坚强意志。清政府的战败,加上割让了更多利权的不平等条约,更加刺激了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走到了亡国灭种的悬崖边上。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情感。

3.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

师: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自强的梦想破灭,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問题设计:一场战争的失败,何以宣告了李鸿章等人经营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材料: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事和公民,半新半旧是不顶用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从1886-1894年一直营建的颐和园,究竟动用了多少海军经费,虽无法考证其准确数字(海军衙门的各项杂支用款不用造册报户部核销),但据相关史料研究推算,多数研究者认为耗费在二三千万两之多。相反,这六年中日本平均每年购置新舰2艘,日本天皇甚至节俭宫中费用,拨内币以充造船、买船费用。 ……其实,中日海战的胜负在此时已经判定。

——摘编自《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没有近代政治体制来匹配近代化的国防。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却是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视角(从结果来一步步反推)来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要负责,可这个责任也不能全由李鸿章来负,它从根本上取决于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

情境呈现:

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既是李鸿章个人宦途的转折点,他从身处朝堂高位,跌入人生低谷,也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西方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中国彻底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

材料:李鸿章在议和期间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激愤,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幻灭,然后大步进入觉醒阶段。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师: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引发了中华民族群体意义的醒悟,先进的中国人继续着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康梁维新”派试图以改良政治为出路,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借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收尾: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李鸿章传》

时也!命也!李鸿章的个人遭遇荣辱与近代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李鸿章之后,仁人志士将继续前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设计意图:引导中学生从李鸿章的真实人生经历中,体会到个人与祖国、人生目标与中华民族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上海教育, 2016(1):74-76.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学科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