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初中语文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2021-09-13 08:58郭玉宝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1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初中语文

郭玉宝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让每一名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有所发展是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需要努力去完成。那么,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去做呢?他们需要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因为,相比较于优等生和中等生,学困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进而影响到自身在语文方面的发展。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解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和检验学生成果三种转化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对其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有效转化;初中语文

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班级里容易形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层次。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是不如前两者的,但是他们也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教师要明白,对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耐心和毅力。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困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效的转化策略,并将之实践于到自己的教学中。

一、了解学生情况

就如同医生在治疗病人之前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因一样,初中语文教师在转化学困生之前也需要对学困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清楚每一名学困生的“困”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不同的学困生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原因也会有所不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不弄混学困生,他们可以建立起学困生的个人电子档案,进而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在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找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找其他学生进行了解,还可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在进行《太空一日》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如果没有了解學困生的情况,就无法在该节课中做到分层指导,进而帮助学困生完成转化。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之前,笔者会为学生布置自主预习的任务,并且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重点检查学困生的预习情况。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询问学困生,询问学困生的家长。这样,笔者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如,笔者发现有的学困生没有梳理出宇航员的飞行历程,说明其并没有明白小标题的作用。此时,笔者就会制作体现小标题作用的微课,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呈现给学困生,由此对其进行转化。

二、进行合理分组

学困生转化的过程是艰辛的,部分学困生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够随时随地跟在学生身边为他们加油打气,但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促使处于同一小组内的学困生相互督促和帮助,让他们在彼此产生放弃心理的时候为对方互相加油打气,在彼此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双方进行解决。这样的话,学困生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初中语文教师的转化活动中去。例如,在进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笔者会根据学困生的表现找出他们的问题,有的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的学困生学习方法不正确、有的学困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就会将学困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并且为每一组学困生都安排一名优等生和两名中等生。这样,学困生在转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向教师或者组内成绩较好的同学寻求帮助。笔者会让各个小组都派出一名成员进行抽签,进而决定竞争小组进行比赛。笔者会根据学困生的转化情况来判断两个小组的输赢。这样的话,学困生就会积极地去进行转化,进而促使学困生转化效率有所提高。

三、检验学生成果

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检验学困生的转化成果。初中语文教师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能够促使学困生的转化态度变得端正起来;二是能够及时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进而为其制订下一阶段的转化计划。为了检验学困生的转化成果,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给学困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促使他们积极地表现自我。当学困生的转化成果达到了初中语文教师心目中的预期时,教师可对学困生进行奖励。如此,在下一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学困生就会有更加积极的表现。例如,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时,笔者就对学困生的转化成果进行了检验。有些学困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进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跟不上笔者讲课的节奏,也因此使得自己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该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邀请没有课前预习习惯的学困生去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如果学困生顺利过关的话,笔者就会语言上对他们进行表扬,也会用奖励来对他们进行激励,如果没有过关,笔者会提醒他们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针对朗读上缺乏感情的学困生、不积极思考的学困生等,笔者也会依次对他们进行成果检验。受到笔者表扬和奖励的学生,大部分会更积极地表现自我,笔者也因此更了解他们的转化情况。

总而言之,为了顺利地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其次,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样能让学困生之间彼此帮助和督促。再次,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检验学生的转化成果,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有着积极的转化态度,并且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转化情况。当初中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对以上三种转化策略进行有效的运用时,他们可能会有较高的转化效率,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获益匪浅。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能力形成四步法在培养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323)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忠.浅谈语文“学困生”教育与对策[J].文理导航(上旬),2017(2):24.

[2]林娟.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3.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谈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问题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