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协同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2021-09-14 13:18关宇清罗冬梅
关键词:思政育人机制构建师德建设

关宇清 罗冬梅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协同创新育人工作模式。遵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阐述了“三全育人”的育人要求,文化自信对思政育人的影响,师德建设和辅导员育人水平提升,数字信息和网络媒体对思政育人的作用,思想政治育人机制构建,并提出了思想政治育人具体工作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思政育人;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师德建设;机制构建

前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培养人才,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思考自身的使命与责任。面对新的任务和工作内容,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出思想政治协同创新育人的途径与机制。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实施协同思政育人的理论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为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内涵丰富,涉及广泛,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舆论引导,又涉及教学与科研及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群团活动等等。让思想政治育人无处不在,无处不发挥作用,使“三全育人”各个环节浑然一体,互为助力,相得益彰,需要所有教职员工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尤其是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将“三全育人”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尽心竭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服务者、助力者和思想政治育人的主力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立德树人的牢固目标,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在将各个育人环节连成一体的重要地位,及时获得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信息,进行直接地判断、引导,准确传达学校指示,落实思政育人工作,能更有效地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效果,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达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育人模式、工作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三全育人”适应社会发展对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达到了新的高点,同时对于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高素质、好品德人才的阵地。因此高校需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将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其道德素质的高低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三全育人”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三全育人”进行革新的思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新要求。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好有坏,而大学生处于探索世界的懵懂期,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各种陷阱,接受不好的价值观。而“三全育人”契合当今社会发展对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思政教学团队,“三全育人”对于丰富思政课内容,提高思政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所传递的思想更加契合大学生,且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三全育人”也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人才起到了全方位的保障作用。

二、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协同思政育人的现状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育人提出高要求

五千年文明积淀,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文化精髓与文明瑰宝代代传承。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支撑。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应当融入文化育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在的思想政治育人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有异曲同工之妙。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相融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方面,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意义非凡,尤其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讓学生学会取舍,判断多元文化冲击和影响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力量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内涵因而更加丰富,有章可循、充满生机、富有情怀。

当今时代国际形势较为复杂,在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要融合、保护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坚守精神和担当意识。而做好这一点,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率先拥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以便在思政育人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做出卓越的贡献,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持续的创新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使其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二)师德建设与辅导员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师德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师德建设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和社会主义教育任务的要求下,更加富有内涵,要求也更加严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也很深远,甚至是终身的。教师品德对学生的影响包括教学、辅导、实习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群团活动等方方面面,甚至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品德,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责任和品德都必须围绕立德树人,以高水平的学识、良好的品德、仁慈的心境、高尚的情操,教育和引导学生,结合课程教育学生。因此师德建设在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育人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教师,也是思政育人的主力军,辅导员的素质、责任心、能力、思政道德水平都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校门,深受高中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成长还在起步阶段,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这时候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融入高校生活的启迪。从高中过渡到大学,适应大学的教学和育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和班主任。所谓入学第一课,就来自辅导员和班主任。根据以往的经验,从高中向大学过渡顺利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顺利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精力,顺利完成学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完成基本职业生涯规划等等,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相关的人文素养,真正让大学成为人生的加速器。所以班主任和辅导员言行举止都有示范作用,都会对学生成长有影响,应当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且在工作中坚持不懈。

(三)青年教师缺乏经验急需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刚刚走向新的角色,如何使他们尽快成长和成熟,成为独当一面的良师益友,这是每个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都要做的工作。青年教师一方面由于心理和年龄与学生比较接近,比较容易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较少,面对一些事情容易手足无措。因此除了入职后必要的培训、引导,更多的是老教师的传帮带,同时通过自身的努力,融入学校的工作和文化氛围。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理念,对新教师的影响巨大,因此良好的育人环境、高尚的师德师风、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决策得当又平易近人的领导都是新教师成长的良田沃土。良好的师德应该代代传承,热爱与责任融通,使命与情感共鸣,做良心之师,品德之师,育人之师。良师楷模,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有许多往圣先贤值得效仿和学习,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各个时代的伟人、英雄和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伟大革命家。也有太多当今的楷模之师,为国家强盛和发展勇于担当的科学巨匠、为人民健康而耄耋不退的医学泰斗、为国家建设而奋斗终生的大国工匠等等。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太多的精神财富,将其运用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让榜样的力量化作实际行动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的典范材料和真实范例。

(四)网络媒体对思政教育提出新挑战

网络时代来临,数字信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信息的海量来临和光速传播,如何利用好信息传播的便捷性、高效性、实时性,防止信息的欺诈性、歪曲性、攻击性,是我们必须深思的课题。尤其在高校学生人生观和判断力尚未成熟的人生成长阶段,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使其理性认识世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使广泛的有益信息成为思想政治育人的助力,以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每个高校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提高重视,努力学习。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速度快,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筛选、取舍,学会判断,要让学生相信国家和学校发布的信息,并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国家和学校保持一致。在学生心中深植爱国理念,让其主动摒弃那些具有谣传性质、文化诋毁性质、攻击性、片面性、断章取义甚至蓄意歪曲事实的信息。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者要确保信息传播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深刻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思想理念的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助力社会主义人才培养。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实施协同思政育人的具体途径

(一)构建协同思政育人的新机制新格局

首先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学校相关制度、完善育人方案、搭建育人平台。做好思想政治育人的领导工作,并且常抓不懈,建设师资队伍,做好相关的引导和培训,让专业教师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培养专职思想政治育人队伍,尤其是辅导员队伍。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原则和方向,注重关爱教育,办有温度的教育。课堂不仅仅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政的启迪,也有情感的关怀,进行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上下一心,同行同向,当有温度的领导、教师、辅导员,做严谨而有情有义的学问。

(二)从实际出发建立人性化教师团队

在教学和专职思政工作中,在解决涉及学生的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正确引导学生的理念下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比如,2020年为抗击疫情,几乎所有的高校和中小学都采用线上授课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在网络授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掌握和了解实际情况,对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来自网络的信息显示,有的学生家里网络不好或者没有网络,也会出现网络链接不及时、不能及时听课、不能每次都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对此,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和奉献精神,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逐一解决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家里停电,学生提前请假后,应允许其回看授课内容,应当选择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并且跟进辅导。有的学生由于网络问题,错过交作业的期限,教师应当适时修改作业期限,保证所有学生能及时上交作业,并且在所有作业批阅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评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包容,以更积极的心态学习。

教师的理解、关注、鼓励和及时的正确引导,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思政工作既要有一整套的政策和方法,又要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性引领学生自我思政素质的提升。

(三)依托思政教育,培育专业素养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与学风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国家意识,让专业的严谨性与德育无缝链接,既要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又要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和爱与关怀的实时性和长效性。

专职思政育人教师,也应当尽快融入专业及人才培养当中,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实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引导学生要理性认识、正确应对舆情,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學会担当,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

(四)健全网络教育,确保信息安全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保证信息的思想性、积极性、健康性,才能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在教学与思想政治育人的各个环节确保信息的社会主义特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严谨、认真,实时通晓学生思想动向和信息影响,及时正确引导和明辨对错。尤其要留心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剪辑的音频和修改的图片加上断章取义的文字和别有用心的鼓动和攻击。这类信息有目的地夸大部分事实、歪曲事实、煽动舆情,往往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煽动性,会误导年轻人的判断。面对这些情况,教育工作者要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甄别,认真严肃地引导学生。

QQ群和微信群以及朋友圈等自媒体既是信息传播的便捷通道,又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渠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让这些媒体在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育人中发挥正能量,宣传树立典型与模范,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并在成长的路上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

参考文献:

〔1〕陶辉.“三全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审视及实现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3):75-77.

〔2〕廖永贤.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51):263-264.

〔3〕袁野.网络多元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9(12):46-48.

〔4〕王建明.师德建设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3):114-116.

〔5〕宁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9(06):15-17.

〔6〕李金泰.新时代工科大学班级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2):187-188.

(责任编辑 曹彩霞)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机制构建师德建设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