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稳定

2021-09-14 06:06赵微微王毛毛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公民

赵微微 王毛毛

摘 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家大事、热点新闻等,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开辟了新的渠道,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有利于政治建设和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针对这些消极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社会稳定

当代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网络的发展为政治参与也提供了新型的渠道,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政府保持与公民的密切联系、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要使用好网络参与这个重要渠道,促进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

1 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

郭小安认为,“所谓网络政治参与,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普通公民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合法途径影响政府决策或公共管理的活动。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诸如网络选举、网络信访、网络听证、网络舆论、网络监督等”,陈苏民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人们以网络作为媒介试图影响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一种政治参与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借助网络为载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的一种行为,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主要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去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以及自己的政治诉求,期望可以影响或改变公共事务的一种行为。

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社会稳定的影响

日本政治学者蒲岛郁夫认为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政治参与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经济平等、政治稳定的函数。同时,政治参与为政治的稳定发挥作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制对国民意愿的反应越敏感,随之,也可以提高公民同政治体制的一体感和正统性,直接关系到政治体制的稳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网络政治参与这种新型方式的出现使公民参与政治更加便捷、快速。在网络时代,政府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通过网络与公民进行良性互动,及时解决公民在网络上反馈的问题,可以使矛盾及时化解;网络也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平台,推动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对话,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但是如果对公民合理的政治诉求不管不顾容易导致矛盾的激化,则会对政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网络政治参与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政府要发挥指挥棒的作用,积极的引导公民通过使用网络来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社会稳定的积极影响

2.1.1 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新渠道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个载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公民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或政府领导人直接进行对话交流,这一做法充分地发挥了网络政治信息传输和反馈的功能,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渠道。网络的使用便捷以及低成本都使人们积极地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人们能够更加平等的对政府的决策享有知情权,使人们可以亲自体验参与政治的乐趣,从而增强自己作为公民应该要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网络还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政治见解的平台,有利于政府更加了解人民的需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

2.1.2 有利于激发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提高政治参与度

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其便捷性也不断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政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大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以前的漠不关心到现在的积极参与,网络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活力。人们可以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畅所欲言,没有社会地位的约束,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平等的待遇,使得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自由度有了很大提升。政府通过网络与公民进行沟通交流,这些都提高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2.1.3 有利于为政府提供一个调节舆论的平台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公民参与到网络政治生活中。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来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更深层次的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来合理地解决矛盾,对热点问题进行舆论引导,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和调控舆情。在2020年11月23日,湖北宜昌,有网友拍下这样的一幕:独自冒雨来交医保的老人因为拒收现金满脸无助。此视频迅速在网络传播,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应当何去何从?针对此次事件,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的核心,简单用一句归纳就是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传统的方式还是要保留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公民通过网络舆论来反应公民的根本需求,政府及时作出回应也得到了广大公民的赞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2.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

2.2.1 网络政治参与的公民道德问题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并且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治参与方式,然而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出现了一些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不分场合发表不当的言论,甚至造谣信息,诋毁政府的各项决策,违背了道德修养以及违反了法律制度。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有许多公民人云亦云,导致政治参与的混乱和不真实,容易造成人们思想混乱,不利于网络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

2.2.2 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

网络虽然具有平等性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使用,但是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通过网络平等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一方面网络参与政治需要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达到真正地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但是有一部分人不会通过网络来收集信息,网络的技术没有达到专业水平,这就导致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网络非常普及,但是在偏远地区以及部分的农村网络并不发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0%,规模为2.09亿,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增幅为4.0%;城镇网民占比73.0%,规模为5.63亿。通过报告可以看出,农村人口在网络使用方面与城镇人口使用数量相差较大,在我国部分农村甚至没有通网,尤其是在中西部農村,网络的使用意识比较落后,有一些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甚至不会使用网络,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农民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受到限制,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也会使得政治参与的机会不平等。

猜你喜欢
公民
《公民凯恩》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论公民美育
欢迎订阅《公民与法治》
培养世界小公民从旅游开始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延迟退休政策下我国公民退休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