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人

2021-09-14 02:10柳宗宣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字迹信件书信

柳宗宣

我有一个习惯,总爱收藏一些信札,甚至便条、火车票、旅行中的一张门票,以及早年上课用过的笔记本。一些信件,连同信封都不曾遗弃。一日,清理图书和书信,发现几十年前的一封旧信,它竟没有因为这些年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迁徙而丢失,替我保存着过去的时间和人事,似乎停驻在那发黄的边角残损的信纸和模糊的字迹之间。

那个写信人的字迹蜷曲,使用的是后湖农场油脂公司的信纸。我在那些字迹间想了好久,才想起写信的是过去的女学生,这是她给我写的唯一的一封信。她是和另一个女同学中途转学到我所任教的班级。我教她的语文。她很少说话,上课低着头听我讲课。她的作文写得不错,我在她的作文后面的批语多是鼓励之类的话语,可能就是这种不加掩饰的赞誉让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她仅仅做了我半年的学生。后来我调离那所农场中学,没想到她会给我写信,对我表示感谢。在信中她还大胆地谈了她的内心活动。这个内秀的女学生把我当成了她青春时期的倾听者。不知我给她回了信没有,反正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几乎淡忘了她。多年后,我在还乡的途中,碰到一个中年妇女喊我老师,但记不起面前的这个学生。她热情的问候和回忆让我的记忆慢慢复活,脑中一下子浮现出那个写信的女学生(她们是同班同学)。那个学生叫张琼,她工作不到两年就自杀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时常会碰到一些写作上有天赋的女学生,她们的命运大都不顺甚至凄惨。如果换一个环境,她们也许会出落得优秀。就这样,她们一个个寂灭了,其才华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就像江汉平原的木槿,早晨开着花,晚上就凋谢了。

有一些考走后的女学生,把她们以前的语文老师当成回忆往事的媒介,或成为她们青春期苦闷时发泄的渠道。她们忽然来一封信,然后不再联系。当她们结婚、生儿育女,就没有了给我写信的时间与心情。她们回忆的一节语文公开课倒让我时常记起。她们说,为了在公开课上积极配合我的双边教学,纷纷举手提问;课讲完,她们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不错,那是我讲得最得意的公开课,讲的是《岳阳楼记》。当结束那堂公开课,下课铃声也随即敲响,这铃声也好像在做假,和她们一起在配合我似的。我的双腿弹跳着离开讲台,心怦怦跳着。她们又帮我再次回味那堂公开课,原来她们协助了我,用她们信中的话说,让那些来听课的人也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师很牛。

有一封旧信让我想起M,我的另一个女学生。现在她偶尔和我联系,基本是为她小孩上大学的事。我回家乡时常会见到她。她混得还好,在当地政府任职,但我不会找她办什么事,我们的师生之谊停留在过去那段时光。她学生时的作文写得好,让我对她另眼相看。当我们时隔多年相见,她变得完全不是读书时的模样,长得越来越像她父亲。当然,她父亲死去多年了。她也不写什么文章,都快要退休了。有一次,她和那个班的学生请我喝酒,我提到她给我写过一封信,这当然是在有些酒意之后,但我尽量不和她们回忆往事,这会让她觉得她在变老。

我会独自回忆一些往事。某年,我还在北方。中秋节,突然收到M的信息,没有落款,后来查出是她发给我的。她倒把我带入了往事,我随手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些有关她的文字,一直保存着,也不给她看,就像我给她写的未曾发出的信。

清理旧信,发现最早的一封信是一个叫何戎的外省男人写的。他是1977年的高考文科状元。从报纸上得知他的情况,我讨教于他,他从陕西给我回了一封信。我高二的語文教师转给了我。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用他那个时代的语言回答了少年一系列的问题。我感激他能回信于我,并给了恰当的鼓励。若不是这封信,我可能早已忘掉还有这么个人。他至今默默无闻地活着。

W生活得很糟,他完全忘记给我写了那么多信,信中往往是谈他的阅读与新写的诗作。在他十五六岁的那年,他用小学生写字本写就的信让我回忆起他那时常到我县城的家中来。后来就往来少了,他娶妻生子。他早年的写作梦想就像他家门口蓖麻叶上的露水,消隐了。他没有想到他过去的书信至今被我保存,我也没有在多年后一次偶然见面时提及。我打量面前这个几近中年、被生活压迫得更加沉默的他,一时无语。当他的同学把他从承包的水田叫到镇上给我敬一杯酒时,他手指甲里有插秧后滞留的黑泥。分别时,我从车的后备厢里拿出我的新书,让他有空看看。我一直想去看他,什么时候把他写给我的信还给他,让它们回到写它们的人的手中。我好像一直在寻找时机。

我这一生,是一个不停写书信的人。早年还有许许多多人,我也接到他们一封封来信。我常常一个人满怀思绪伏案给他们一个个回信。我保持着这个古老的爱好,一个老派的写信的爱好:用笔和墨在白纸上一笔一笔地书写着古老的汉字。现在,我没有了写信的对象,没有交谈的人。那些给我寄来这些信件的人,于时光中淡了往来的音讯。我,一个人在书房里靠过去的信函回忆往事。

早年的一个诗友D,我读着他不同时期写给我的关于诗艺的通信,我想和他将这样的书信不间断地写下去,但他遇到了灾变。四处打听不到他的信息——那些曾给我写信的人,他们就这样从我的生活中渐渐消失了,但那些信件还在,还在我的身边。

我曾给K写过一些信。在北方某个黄昏,从地铁赶回城郊的房子时,想着要回她一封长信,觉得她在等着我的回信,我有许多话要对她说。写信是我们抽象地在一起的方式。在一张宽大的桌上,我给她写着长信,一笔一画地,四下无人。一口气写了好几页,写着写着,写不下去(我爱着她,但无法和她在一起)。天黑下来了,夜色浸染着窗口,我独自坐着,面对那封未写完的长信发呆。在湖南常宁一个叫庙前的小镇,从那里乘车回到衡阳,辗转回到北京。在那收割后的稻田中间的高低弯曲的山路上,我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她看到了我那封没有写完的信。她说她读到那封信,哭了。在异地,听到她的声音,我得知那封写不下去的信她收到了。我记住了那个无名小镇,庙前镇的田野与山岳,那个黄昏的美与伤感。

一日,在通往北方某个小邮局的路上,我拎着两个布袋,布袋里是一些信件。我赶往邮局,害怕在路途中丢失了它们。这是她们写给我的一封封信,保存完好,用一个黑布袋装着。几年前,我把它们从南方带到北方,又准备从北方运回南方。我提着黑色布袋,能感到它们的重量——将包裹托运,先于我到达移居的南方省城。在去邮局的路上,我拎着这些沉默的书信,像是回到了过去的不安、专注或疯狂。写信的人淡了音讯,身处各地,留下这些褪色的书信或沉默的声音。

我们热烈的情爱变成这一摞信函,边角破损,字迹也模糊不清,以它们的凝重衬出我们肉身的轻,仿佛骨头与皮肉。这是我们的遗址,从生命里逼现出来的蓝色火焰,一度燃烧着我们:忘我、献身。现在,它转移到了另一个空间——这依附于信件中的词语同写信的人分离,和我们不再相干。我也快成了一个老人。多年后,重温旧信,死气沉沉的肉体,会被词句中的精灵唤醒,发现自己真正生活过——时光可倒流,回到写信的某个时刻:某个早晨或黄昏,信中句子的节奏糅合了那一年桂花的香气,还有布谷鸟的声声啼鸣。

唉!最终我们将在词语中消失。我们消失而它还在,甚至能使我们复活。唉!这虚幻的生命仅剩下这些纸片,发黄破损,字词也模糊漫漶。但你还记得将它们从时间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还记得为它们建造坚固的安身之所。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插图:珈 铭)

猜你喜欢
字迹信件书信
My Vacation
失窃的书信
月 儿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有奖问答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