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的创造力

2021-09-15 23:17雷杰能
江西教育A 2021年8期
关键词:社团中学学校

雷杰能

历史文化名县吉水在历史上出过556名进士、6名状元,涌现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大文豪。“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就坐落在县城赣江之滨,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全县最高学府吉水中学与“进士园”遥遥相望,其特色办学之光熠熠闪耀。

吉水中学校园内有一座现代化的科技馆,其前身为中国科协创办的“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这是学校的一座文化高地。记者看到,馆内有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字生活、科学实验等几个主题展区。从去年开始,馆内新设了“生涯教育基地”专区,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特色。

吉水中学多元化育人模式的探索已深耕多年并硕果累累,综合创新教育如一枝独秀,分外妖娆。2020年8月12日,江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估结果的通报》,吉水中学凭借创新教育特色夺得全省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的称号。

全校36个学生社团中,创新教育类社团就有14个,其中史学与博物访古社、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人生规划与职业发展协会等社团特色鲜明。学校聘请了100位省内外专家名师义务担任学生社团顾问。综合创新教育如星火燎原

2020年6月,在第35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吉水中学学生考古社团的参赛作品“‘江南第一墓吉水东吴墓探秘”荣获二等奖。

1991年,在吉水县的京九铁路建设工地发现一座东吴时期墓葬,其规模宏大,构造奇特,经考古专家推测,该古墓为三国东吴时期的谭绍之墓,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迄今仍有不少未解之谜,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价值,被考古学界称为“江南第一墓”。

吉水中学校长邓锦善告诉记者:“学校把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东吴墓考古调研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大项目来推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对东吴墓的考古,学校创建一个新的学生社团“史学与博物访古社”,廖远韦同学担任第一任社长。本次考古调研活动涉及史学、物理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所需资料量大。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观看电视纪录片《江西吉水大墓》,专访吉安市博物馆馆长李希朗和吉水县博物馆馆长叶翔。学生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S)、图书馆、实体书店等渠道进行文献资料下载或购买,尤其重视运用《三国志》作为史料。廖远韦同学还通过邮件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贾洪波教授和刘尊志教授请教。

“我指导学生社团‘日新社通过文献史料研究、实地考察访谈、力学模拟实验等现代科技综合应用,验证学生们提出的新颖见解,破解了吉水东吴墓的一些文史、科技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谜题。”学校创新教育处主任、考古活动指导老师邓明波介绍说。

2019年9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第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对“吉水东吴墓”外观进行测量、绘图、拍摄,了解墓的外观特征,还深入墓的内部考察,总体上构建东吴墓结构特征,并对东吴墓进行3D建模。

2019年11月15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实地考察活动,调整了3D建模的模型。

邓锦善校长介绍,整个考古调研活动成为学校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考古,同学们对东吴墓未使用黏合剂之谜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得出了“东吴墓具有作为夫妻合葬墓的可能性”的考古结论。

考古活动运用了新手段:用AR技术对墓进行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的测绘工作,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服务于后期建模;运用3D建模技术将东吴墓模型化,供学生进行构造、建制的研究;综合文科、理科知识,通过史学探究与力学实验相结合,实现对吉水东吴墓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参与考古的学生几易其稿,写出了考古论文《古墓丽影——“江南第一墓”吉水东吴墓探秘》,并获得了由北京大学主办,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三届“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三等奖。

领着学生走出校门,投身到综合实践和调研活动中,已经成为吉水中学的教学新常态。实践活动是历练学生的大课堂,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文献研究、创新思维等能力,培养了他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行胜于言的朴实作风。

为使综合创新教育转型升级,2020年,吉水中学整合現有的11个创新教育类学生社团,增设3个新的社团,组建“日新社团联合会”,配备专职指导教师16人。这些学生社团涵盖面广,其中法律协会、科技调查协会、科技馆讲解团、3D打印社、机器人协会、劳动创造社、模型社(航模、海模、车模及建筑模型),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新平台。学校科学安排社团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第3-4节课,每周日下午以及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每学期每个社团要开展12次以上活动,学校统一进行管理、考核和奖励。”邓明波说。

学校有5个国家级创新教育工作平台,5个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3个县级平台,7个校级平台,横向实践基地26个,开辟了学生创客教育新领地。学生获国家、省、市级电脑制作活动奖项15个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2020年世界机器人总决赛于2020年12月2日至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吉水中学首次组建的两支机器人队伍参加了ENJOY AI奥运非攻项目的总决赛,邓艺荣、黄嘉欢战队打进全国四强,罗诗鹏、王彦镔战队打进全国八强。

世界机器人大赛作为机器人领域内竞赛水平高、参赛国别多、选手年龄跨度大、社会关注广的国际化高端赛事,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近8万名选手参赛,被称为机器人赛事的“奥林匹克”。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列入教育部赛事白名单,获得教育部官方认可。吉水中学学生在这样高规格的赛事中胜出,彰显了学校创客教育的成绩。

在2020年12月6日举办的第一届吉安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大赛中,吉水中学夺得冠军。

荣誉的背后是拼搏。创客教育是吉水中学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2018年6月,吉水中学“3D打印智造空间”正式亮相,这在吉安市范围内尚属首家。“3D打印”教学“元老”杨建中老师介绍,“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称,它能将之前只能停留在纸上的创造发明的设计、构想,变成实物模型等现实作品,这一课程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以学生社团的形式进行,以大赛培训为主,注重体验培养,让学生掌握科技前沿知识。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原则,开发开设了13门校本特色课程,其中《创新学》授课内容包括发明创造、科技调查、科研创新、知识产权教育,《创客教育》授课内容包括3D建模、3D打印实操、机器人编程及对抗赛。

邓锦善多次在教师大会上强调:“创客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教育,在‘3D打印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多鼓励学生。”

为了深耕“创客教育”这片沃土,吉水中学与合作单位共建横向创新教育实践基地26个: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南昌恒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鼎国融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都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拓展了学生成长的新空间。

自2017年以来,该校学生获得全国全省科技类赛事奖项1200多个,获得国家专利及版权22件。在2020年举办的第六届未来科学家创新大赛中,该校师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14个、优秀奖25个。师生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

吉水中学有个特别的机构——创新教育处,记者看到办公室门上挂的牌子是“创新办”,透视这一细节可知创新教育在学校的重要地位。

在吉水中学,学生间比拼的不再是考分;“你今天有啥新创意”成为校园流行语,不少学生都梦想成为发明家。

曾被评为2020年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担任江西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学生所长助理、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秘书长、科技创新协会会长的学生邓韬,是一个善于观察、能在生活中捕捉创造发明灵感的人。

一次,他看到妈妈的手机屏不小心摔成“花屏”后心疼不已,便暗下决心要设计制作一个让手机不怕摔的手机保护套。他从汽车的安全气囊原理受到启发,成功设计了一套手机保护套设计装置。2018年1月,该创意作品获得全国青少年十万个创意梦想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有一次,邓韬在旅游时发现一些共享单车被随意堆放、暴晒或雨淋。突发奇想的他,便发明了一种既能节约空间又能遮阳挡雨的“新型单车位”,该发明获中俄国际青少年十万个创意梦想大赛二等奖。

在吉水中学,学生创新思维结出的果实不胜枚举。自动化分类垃圾箱,拼装式可回收快递箱,改进型分类回收垃圾桶,车载酒驾检测仪…… “生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题材,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多,关键要懂得去发现、善于去发掘……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时刻留心发掘身边的科学,善于把‘问题变成‘课题,把学生埋藏在内心的创新能量激发出来。”邓明波道出了吉水中学学生科技发明多的秘诀。

“怎么把普通的衣架变成一体式折叠衣架?怎么把普通的雨伞设置成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伞?”创新课堂上,老师这样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科普活动日等科技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作品大赛,举办作品展览、观摩、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进行创造发明的兴趣。

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关”一旦打开,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自带涂改液的笔、多功能吸尘器、“亮灯”的伞、新型鞋刷、翻书机、带尺子的笔、荧光式手电筒、带有新型便利挂钩的镜子、带“帽子”的多功能圆规……吉水中学学生的创造发明如山花烂漫,遍地开放。

李瑞豪同学发明的多功能水杯获得了第六届江西省学校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一等奖),2021年4月还收到了国赛入围奖的证书。指导老师黄旺诚介绍,他的发明创意源自于生活。一次,班上一名同学放在课桌上的水杯一不小心被人碰翻了,杯子里面溢出的茶水把桌上的书和作业本都洇湿了,让人懊丧不已。事后他了解到,其他班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决心帮助同学解除这一烦恼。经过反复琢磨,他在水杯上设置一个开关,要喝水时,按一下开关杯中的水就会出来,不喝时水被紧紧“关”在杯子里面。这一小小的发明,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激发了他进一步完善水杯功能的兴趣。后来他在杯子中设计一个凹槽,可以把冷热水分开,增加了水杯的保温功能,他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点赞。

在学校科技馆内,记者看到一面文化荣誉墙,墙上挂满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荣誉证书,而其中的“专利墙”上则挂满了专利证书。因为学生创造发明的成绩突出,吉水中学荣膺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

学生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1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撰写的调研报告25篇均被立为省级课题或被政府机关采用,获得全国性作文赛奖500个,发表新闻作品约200篇,学生在新平台上获得成长

廖远韦同学的调研论文《吉水东吴墓考察》发表在《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2020年第2期上,观点新颖,立论有理有据,论文查重检测结果仅为1.8%。这篇有质量的考古论文,让人不禁提出疑问:真的是一名高中学生写的吗?

优秀源于勤奋,但更得益于学校常年引领学生做课题、搞调研、写调研论文。邓锦善引用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名言,道出了學校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和调研论文写作的初衷: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产和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仔细观察,然后既“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

学生刚开始参与科学研究,不能要求过高,但必须做到能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因此,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大都是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选题是小切口,但注重体现创新性。《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因素的问卷调查报告》《关于江西省吉水县盲道建设与使用状况的调研报告》《塑造高中生网络品德的教化论思路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参加科技调查活动遇到困难》……这些选题,都比较贴近生活。邓韬与李莹、曾佳丽合作完成的《县域中学综合创新教育的社团模式研究》被列入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

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周文俊、刘丹等10名同学,利用寒暑假,通过实地察看、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吉水县生态文明乡镇建设实地调查,撰写了9份调研报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研报告》《居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分析与节水措施的建议》《峡江水电站移民村庄建设状况调查》《关于节水节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篇都是有质量的好文章。

创新教育成为吉水中学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学校不但高考成绩多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而且是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学校、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教育部2018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优秀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教育部基础教育物理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教研员黄晓标,在听过邓锦善校长在全省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典型发言后对记者说:“吉水中学的办学特色为综合创新教育与学生多元发展,创新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校还将综合创新教育、高中生涯教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客教育空间有效构建;积极培育教师有信仰、学生有觉悟、教育有智慧、学校有品位的精神世界,真正落实“五育”并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多才多艺的学生。

为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吉水中学点赞!

猜你喜欢
社团中学学校
缤纷社团
在多解中学创新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K-BOT拼插社团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