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催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业

2021-09-15 05:05敬奕步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宏志咨询师志愿

敬奕步

2021年6月8日,高考落下帷幕。据新华社消息,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再创历史新高。

很快,高考志愿填报将成为学生和家长的第二战场。近十年,高考志愿付费填报行业逐渐兴起。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1500家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的企业,约90%企业成立于近五年内,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了一半。

这是一门赚信息差价的生意,准入门槛低,人力是主要成本。每年的高考月是生意旺季,在志愿填报软件的技术支持下,最快30分钟就能出具一份填报方案。

一纸方案,价值不菲。市面上的付费志愿填报服务,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在一家名为赢鼎教育的机构网站上,“高考报考一对一”有四个价位,最高一档98000元。

填好了高考志愿,就真的能选对人生方向吗?

01

两代人的暗战

张锐是山东济南的高考志愿咨询师,此前从事高中生艺考培训和单招综评培训。2020年山东实行新高考改革,张锐将付费填报高考志愿作为主要业务,第一年就指导了两百余名考生报考。其中约一成学生是农村学生,家庭贫困,张锐没有收费。

他表示,在择校上,人们的偏好依次是:985、2l1、行业顶尖院校、公办、民办。此外,人们更喜欢名字里带“大学”的高校。

公办学校比民办学校受欢迎得多。如果考生的分数能上公办学校里最冷门的专业以及民办学校的热门专业,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男生和女生选专业的倾向性相对固定。男生想选计算机、土木工程、建筑、机械、机电等。女生喜欢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之类。不论男女,都重点关注师范类、医学类专业。

张锐表示,这几年,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热度涨了上来,录取分数也随之增高。

要不要出省上大学?咨询师们看到了不同的答案。

张锐建议考生们去南方看一看。“南方的学术氛围、学生风气是另一个模样。”他举了个例子,在山东读大学,如果不考研、不考教师资格证、不考公务员就会显得另类。但大多数山东家长不希望孩子出省,“稳定”是最常见的诉求。

内蒙古咨询师解宏志告诉记者,内蒙古考生大都想出省,选择北方、华东地区发达城市者居多。

填志愿时,两代人少不了产生摩擦。2020年夏天,一对父子来到张锐的工作室。父亲希望儿子选择师范或医学。男孩不愿意,他喜欢轮船和机电。

不过,大多数前来咨询的人没有自己的意愿。一些家长直接问,“孩子这个分数上什么学校最好?上什么专业最适合?”

“有想法的人很少,觉得干什么都行。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不热爱自己学的东西。我建议,要在高中给孩子进行兴趣方面的引导,不要让孩子变成考试机器。”张锐说。

他发现,很多家长和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志愿填报。“有想法的人不用付费咨询,他目标明确,会主动去打听信息。只有孩子最了解自己。”

02

新高考改革引爆市场

数据显示,2011年一2020年,志愿填报相关企业的数量持续上升。2010年- 2014年发展较缓,2015年开始大量增长,当年增速达71%。近两年,仍在急剧上涨,2019年、2020年分别新增330余家、550余家相关企业。

转折点在于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

新高考打破了传统的文理分科模式,让考生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纳入高考成绩。

目前已有三轮14个省份试点新高考。2017年,上海、浙江是第一批落地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随后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2021年是第三批,包括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和广东。

张锐回忆,“山东省实行新高考后,很多家长对政策不了解,所以行业一下就起来了。”

此外,2015年起,多个省份陆续进行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也对志愿填报产生了一定影响。解宏志回忆,2015年之前,内蒙古的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分开填报,2015年之后,两个批次在同一天报考。“时间更紧张了,加大了报考难度,院校也更多了,学生和家长选择起来更费劲。”

从地域分布看,河北的志愿填报相关企业有944家,占全国市场的62%。其次是內蒙古(166家)、山东(53家)。企业数量前十的省份还有陕西、吉林、新疆、黑龙江、四川、安徽、辽宁。

2021年,河北省开始推行新高考。2019年和2020年,河北省新增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分别多达194家和404家。

河北成为报考企业最多的省份,有两个原因。据报道,河北省高考高分段考生较多,高分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样的分数在录取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催生了更多的市场需求。此外,河北的报考机构不光做本地市场,业务范围还涵盖全国。

内蒙古的付费填报火爆,与当地独特的报考模式有关。内蒙古实施的是“动态排名、精确定位”报考模式。“可以理解为,我们最多只能填报1所学校里的6个专业,等于只有6个志愿。”

这种模式的先进性在于,报考时,考生就能看见自己在报考院校和第一专业中的排名。难点在于,在填报结束前,考生可以反复修改志愿,来确保自己处于合理的范围。“不到最后一刻,排名随时可能变化,所以非常紧张。”

在提交志愿的那几天,当地一些机构会包下网吧,组织家长填志愿。“一是因为网吧网速快,二是家长和孩子在家填,掌握不了突发情况,比如排名突然靠后了,是留守当前院校还是换院校?没有经验就很难判断。”

近三年来,解宏志发现从事志愿填报服务的人越来越多。“听考生或家长提到某机构、某老师的频率越来越高,竞争压力非常大。”

有趣的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相关企业数量奇少,共计3家。一家广州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告诉记者,高考志愿填报大部分是补习机构的额外赠送服务,往往顺带推销补习课程与出国留学产品。

“真正成立公司做志愿填报的少,大部分都是捎带的一个业务。”张锐说,“因为这行的经济周期太短了,每年忙活个月左右,大部分人都是兼职。”

03

行业乱象频生

高考前后,一些地方会举办公益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它告诉你报考形势有多严峻,录取率、本科率是多少,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

事实上,大部分家长不需要考虑孩子上哪个985、2l1名校,因为分数压根够不着。

不论独立咨询师还是报考机构,给出的填报方案都只是建议,不能保证最终录取结果。

吉林省咨询师张琦说,每年都有客户自行修改志愿后,对录取结果不满意。“家长修改方案,与咨询师无关,一般不会退费。”

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填报志愿是许多机构的附赠项目,机构不会同考生签订合同、保证录取某院校。“正因为是免费服务,所以无法追责。”

随着志愿填报机构数量飙升,行业乱象频生。

夸大宣传是一大问题。“很多孩子分数刚压线,家长非让上985、211学校。”张锐指出,有些咨询师和机构抓住家长心理,夸大“不浪费一分”的报考技术,建议孩子报考偏远地区的高校,或是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了“压线”进高校,学生通常选不上优势学科。解宏志说,“不浪费一分不是评判志愿的唯一标准,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目前,付费填报志愿行业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咨询师各自报价。“行业还处于卖方定价。”

此外,目前行业缺乏资质考核,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有高中老师、培训机构老师,还有心理咨询师,甚至有给孩子填过志愿后、转型做咨询师的家长。“这行没有国家标准,但有很多非官方组织的行业协会,几個咨询师或机构凑一起申请一个行业协会,出一个行业协会的认证。”张琦说。

据新华社报道,一些从事志愿填报辅导的机构同时开办“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班。为期4天的培训收费6980元,几乎零门槛招收学员,培训后发放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一名人员称,可以用400元一张的价格,买到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出具的证书。

由于入行门槛低,许多咨询师并不具备足够的信息量,做不到针对性的服务。张锐表示,很多咨询师出报考方案,全凭软件推荐。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宏志咨询师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叹世艰
争当排雷兵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同感的技术
Special Classes in Chenghe Middle School
心理咨询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