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行则将至

2021-09-15 02:23
纺织服装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产业链升级时尚

自去年6月陆家嘴金融论坛最早提出“内循环”,已有一年之久。这段时间以来,内循环进程如何?它还将如何影响我国的经济与商业机会?

今天的内循环,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提出的“拉动内需”已有了很大不同,其重点更在于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

这一点,在中国纺织服装业有着无数的例证,比如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UR的逆市上扬。在“快时尚寒冬”,众多欧美巨头品牌相继出现增长下滑和关店潮,而中国对标品牌UR则始终保持了上升曲线。UR创始人李明光表示,UR敏锐地察觉到了行业的变化,主动进行了品牌定位升级,将UR定义为“快奢时尚”,保持快时尚的潮流设计和快速更新外,在产品质量、门店形象、消费者体验等各方面进行同步升级。

这说明在内需层面,随着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翻番增长,新消费结构催生出新的趋势。这其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批新的本土快消品牌崛起;中等收入人群消费将在精神需求领域扩容;而高端消费则会发生规模性的国产替代。

破解消费升级痛点的核心更在于强大的产业链支撑。

从产业升级来看,中国坐拥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以规模效应实现了成本优势,而中国产业链条覆盖完整,从上游原材料到中间制造,再到设计研发、商业零售,门类齐全,协同效应明显。这两个特点让中国的产业链形成了无可比拟的优势,简单来说就是“比我便宜的没我技术好,比我技术好的没我便宜”。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升级更是消费升级的先决条件,它将推动中低收入者迈向中等收入者,从而带动消费升级。这也是为何传统制造业迈向先进制造业越发得到支持的重要因素。

还是UR,与上游供应链企业华孚时尚合作,推出新疆棉系列,打出组合拳。随着新疆棉“出圈”,在新疆拥有18万亩优质棉田、35个轧花厂、年棉花经营能力60万吨的华孚时尚也出圈了。3月以来,已有10余个品牌与华孚确立了有关新疆棉的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以实际行动支持新疆棉。

国内大循环最迫切的任务是扩大内需,稳定优化产业链。而华孚等诸多纺织企业正在优化中國纺织业的供给能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能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同时持续拓展我们的经济发展空间。

我们有最好的疫情治理成绩,有最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还有超大规模的统一市场。内循环在未来的时间里,仍将是中国经济和商业机会的出发点。

猜你喜欢
产业链升级时尚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字词升级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