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研究

2021-09-16 01:19张国忠
新农民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造林技术

张国忠

摘要:乡镇林业发展是利国利民之举。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各地区政府应当正确认识林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且合理地展开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应用工作。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林业规划、造林技术在乡镇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对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予以研究。

关键词: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造林技术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多地政府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工厂、生产产品,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但所付出的代价是当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近些年党中央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促进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林业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通过扩大林木面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带动当地绿色经济。所以,乡镇政府应高度贯彻落实乡镇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工作,逐步扩大林业种植面积。

1  林业规划、造林技术在乡镇发展中的作用

1.1  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

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大力鼓励工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工厂出现在乡镇之中。伴随着工厂运作,乡镇经济水平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要。在近些年党中央大力提倡并贯彻环保政策的情况下,加大乡镇林业规划,有效实施造林技术,逐步扩大林业面积,势必能够逐步改变当地自然环境,让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林业规划、造林技术实施有利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

1.2  带动当地绿色经济

林业规划、造林技术实施还能发挥的作用是带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下乡镇林业规划设计,并不是单纯地扩大林业面积,还考虑绿色经济问题,比如构建果树种植区域,带动当地人民致富;种植抗旱功能强的植被,改善干旱地区土壤结构,扩大耕种面积等。当然,这需要当地政府能够正确认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规划设计林業,平衡造林与经济项目,避免退耕还林的局面被打破,才能促使当地更好地发展[1]。

2  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

林业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基于此,当地政府应当做好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工作,以便合理地开展造林作业,促使当地林业面积不断扩大,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及参考相关资料,作为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即:

2.1  造林位置的选择

为了促进乡镇林业持续地、良好地发展,在具体进行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做好造林位置选择。也就是规划设计人员需要了解乡镇建设实际情况,了解周边居民生活,进而选择尽可能远离周边居民,对其生活影响极小的区域,以便林业建设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规划设计人员要基于减少资金投入、优化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选择能够便于管理的区域,使林业发展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管控与监督之下建站;规划设计人员还应当对当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方面予以了解,选择肥沃土地且适宜植物生长的区域,以便植被栽种后能够健康生长,逐渐形成绿色生态系统[2]。

2.2  造林树种的选择

促进乡镇林业发展是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最好的回报就是树木能够健康生长。基于此,在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之际还应做好造林树种的选择。也就是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一系列的调研工作,比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进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树种成活率,同时考虑林业结构及各方面的利弊,选择最为适合的树种,之后规范、合理、标准地展开树种种植工作,为良好地建设与发展林业创造条件。

3  乡镇林业造林技术应用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造林技术应用都对林业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乡镇林业良好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当地经济现状,有效应用造林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3.1  综合考虑环境因素

可以说,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乡镇林业发展好坏。所以,慎重的运用造林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而慎重应用的第一步就是综合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因为植树建林会受到环境因素、地质因素、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乡镇林业能够完成改善环境、带动经济的任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造林位置予以考察,包括气候变化情况、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等;从市场经济对林业建设的需求而综合性分析适合的树种及种植数量等方面[3]。

3.2  坚持因地适宜的原则

在确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备选树种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慎重选择可栽种的树种。这一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了解不同种类树木的生长习性及需要的生长条件,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土壤条件,选择能够适合本地栽种的树种。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了解树种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以便后续良好展开树种种植工作,尽可能的提高树苗成活率,节约林业建设资金。

3.3  运用多样化品种

乡镇林业建设中造林技术的有效应用还体现在多样化种植。这是因为进行不同类型树木的种植一方面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能够创造绿色经济。当然,多样化种植并不是随意地选择几种树木种植即可,而是要工作人员对不同类型树木的生长习性予以了解,选择能够可以共同生存,最好相互促进生长的树木,将其种植在所选取的区域内。另外,如若为了尽可能地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分析果树种植的可能性,比如在北方地区可以种植枣树,如此不仅能够维持林业生态结构,还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4  设置复层化树种结构

这里所说的复层化结构是指造林过程中除了做好多元化树木种类的选择之外,还应注意不同层次之间的混合种植方法的运用,尽可能的打造不同树种自然生存与生长的状态,形成生态系统,能够让树木良好地生长。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分析研究不同的种植方法,选用适合的几种种植方法,之后指导种植人员良好地展开树苗种植。另外,为了避免树苗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菌的侵害而枯萎的情况发生,还要根据树苗生长情况而落实防治病虫害工作[4]。

3.5  做好造林监管工作

为了保障乡镇造林工作能够顺利地、有效地、规范地展开,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管理与监管职能,根据当地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及造林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造林工作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严格监督各项造林工作实施情况,以此来保证树木选种、树木种植及树木维护到位。

4  结语

我国大力提倡退耕还林的今天,各地区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与发展,禁止通过滥砍滥伐来换取经济效益。当然,乡镇林业建设与发展工作良好展开,需要做好林业规划设计,即做好造林位置的选择、造林树种的选择;做好造林技术的应用,即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坚持因地适宜的原则、运用多样化品种、设置复层化树种结构以及做好造林监管工作等。

参考文献

[1] 柴守安.浅析乡镇林业发展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1):117,119.

[2] 杨绍永,杨绍琼,杨绍军.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花卉,2017,11(8):176-177.

[3] 孙瑞华.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中旬刊,2019(5):147.

[4] 周奉生,余荣华.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6):65-66.

猜你喜欢
造林技术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中的侧柏造林技术有效运用分析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