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引洮一期工程水资源利用成效初探

2021-09-17 22:46朱晓晓
科技视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安定区定西市供水

朱晓晓

(定西市安定区水务局,甘肃 定西743000)

1 工程概况

安定区引洮一期工程主要为农村供水和田间灌溉两项,自2009年正式动工到2014年年底全面通水,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专项及补助资金、国债转贷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7.44亿元,建成了农村供水干支管、泵站、隧洞等主体工程和10条支渠、田间配套工程,实现了供水管网覆盖到村和田间灌溉水到地头的目标。从2015年开始至目前,区上通过争取省级扶贫专项资金和整合区级财政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3.73亿元,以农村供水工程管网“全覆盖”和灌溉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和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实现了全区19个乡镇306个村9.19万户农户自来水“应入尽入”和14.35万亩农田“应灌尽灌”。

2 定西市安定区引洮一期工程水资源利用的问题

首先,在农村供水中存在一定问题。供水管线的距离较长,给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挑战,难以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在新时期水资源利用中,先进技术的投入力度不足,难以构建完善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对于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估效果不佳,限制了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未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水价,尤其是水价过低的问题会导致难以获得良好的效益,也不利于人们节水意识的增强[1]。其次,在农业灌溉中存在一定问题。供水支渠输水距离长,白天用水量大、夜间用水量小,调蓄设施的缺少造成部分水量浪费和调水量不能有效控制。相关灌溉设施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因此出现了较多的病险问题,难以保障良好的使用效果。随灌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目前建成的田间配套工程无法适应实际灌溉需求。最后,在生态扶贫用水中存在一定问题。河道、沟渠行水回灌区域小,仅有西河(内官)至关川河开展了河道行水回灌,回灌水量小,同时也没有通过已有机井开展注水回灌。

3 定西市安定区引洮一期工程水资源利用的策略

3.1 优化农村供水

加快设施改造。部分老旧供水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应该通过设施改造的方式提高整体供水能力,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用水需求。促进调蓄功能的增强,通过供水干管复线建设,提高供水能力。按照“先建优先”的原则,后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妥善保护供水工程。引导用水户充分发挥原有水窖的调蓄能力,大力发展养殖业及庭院经济。为了促进水质的提升,还应该引入先进的加氯设施,合理设置管线距离,避免长距离输送而造成较大的损失。此外,还应该通过计量设施来改善各个支管和干管,不仅能够保障供水的针对性和精确性,而且为水价调整提供了保障[2]。

3.2 改善农业灌溉

3.2.1 完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起到统一领导和规划的作用,为农业灌溉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保障。为此,应该成立县级专管机构安定区农村供水管理办公室,明确办公室负责人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做好本县的灌溉用水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推进。组建水利工作分站,落实上级政策和要求,严格执行农业灌溉相关文件和指示,以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管控。成立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供水管理人员和公益性岗位水管员的协同作用,从不同角度出发共同完善管理模式,以消除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区[3]。此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的价值,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能够为管理单位提供支持,在两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好农业灌溉用水工作的沟通。

3.2.2 开展计划用水

构建完善的定额管理制度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保在灌溉用水中更具针对性和计划性,防止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增进与用水协会的交流沟通,做好各个年度的用水需求调查与分析,以便确定合理的供水量,由水利管理站进行统筹规划。在灌溉过程中加强监督与管理,保障农民灌溉方式的科学性,通过分轮次灌水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防止用水方式不合理而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跟水作业,针对灌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3.2.3 建设基础设施

完善的灌溉工程基础设施,是保障农业灌溉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热情,吸引社会资本,对当前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4]。运用斗口及以下计量供水的方式,解决传统供水中堵塞和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对当前计量设施的性能予以全面提升,防止计量不准确的问题出现。灌溉调蓄设施建设也是当前的重点内容,能够使本地区的灌水条件得到全面优化,防止灌溉量不足而影响作物的生长。调蓄设施的逐步完善,能够符合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特点,防止造成严重的停水问题。

3.2.4 增强工程效益

首先,应该对当前水利工程产权予以明确。在确权过程中,应该明确末端田间管道设施、计量设施和引水控制设施的基本情况,确保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明确性,避免在灌溉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冲突和矛盾。通过管护责任书的签订,明确不同主体的管护责任,强化对灌溉工程的有效保护,防止在工程运行中出现无人管理和维护的情况[5]。其次,应该对水权予以明确。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一证一卡一账一平台”,实现对灌溉水量的严格把控,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发挥市场机制的带动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水权转让制度,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3.3 规范生态扶贫用水

水库(坑塘)蓄水回灌和河道(沟渠)行水回灌的方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内官营镇永丰河道、内官营镇庆丰(右丰)河道、称钩河、符家川河的行水回灌提供了基础保障。此外,通过引洮二期总干16号隧洞出口7号退水渠(陇西县宏伟乡井儿村孙家湾社处)供水(沿沟道流经马家岔水库,于李家堡雷家门段汇入东河)开展东河的行水回灌[6]。明确引洮干(支)渠、斗(直农)渠的分布情况,在香泉、内官营两个水利工作站已干枯(停用)、关闭(封存)的机电井中选择满足回灌条件的若干眼机电井,开展注水回灌。

4 结语

定西市安定区引洮一期工程的建设,为农村供水和灌溉提供了保障,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农民节水意识的提升和节水工程的建设,农村用水量也在下降。然而,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因素、种植结构调整因素和自然因素等限制,导致在供水和灌溉中遇到较多的困境,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此,应该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和加快设施改造等方式,转变当前农村用水模式。同时,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开展计划用水、建设基础设施、增强工程效益和创新水价机制等途径,逐步改善农村灌溉体系,提高生态扶贫用水利用率,促进农村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安定区定西市供水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亢蕾作品精选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