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2021-09-17 22:46张伟园
科技视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抗震结构设计

张伟园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00)

0 前言

研究指出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抗震结构的设计质量,重视在分析地震灾害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增强抗震能力有效抵御不同地质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危害。基于整体建筑水平的稳定提升,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升抗震设计的科学性,当发生地质灾害时能给居民提供较为安全的建筑防护。所以应该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来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水平,利于在强化抗震设计效果基础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1 对抗震结构设计理念的思考

1.1 设计作用

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整体角度思考制定提升结构设计水平的路径,在投入更多精力基础上满足人们提出的抗震结构设计需求。因为抗震设计包含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在结构设计时应该对地震结构进行多元分析,也要在材料性能基础上提升结构设计的科学性。这样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围绕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设计措施,通过对传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抗震性能[1]。以此在建筑材料科学运用的基础上保障抗震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围绕本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与抗震性能进行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在满足抗震设计技术标准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1.2 基本原则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整体性原则,设计人员需要从建筑整体出发进行抗震设计,让建筑结构可以满足人们提出的安全居住需求。只有保障建筑结构整体性能满足人们提出的居住或者是使用需求才能保障结构设计的质量,在先进理念支持下进行多样化的抗震设计,在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需求基础上推动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同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关注结构刚度原则,立足双向传导提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思考结构刚度,重视通过多种技术与建筑材料运用针对性控制结构变形,也能通过保障结构刚度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水平[2]。这样能在各项因素分析与资源运用基础上推动抗震设计的有序落实,保障结构刚度能与建筑抗震能力相匹配,在科学控制结构抗震压力基础上提升结构设计的有效性。

2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科学运用抗震设计的分析

2.1 对传力路径进行科学设计

研究指出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升抗震设计的科学性,重视在力学知识合理运用基础上提升结构设计水平,围绕地质条件和居民的安全住宅保障需求进行结构设计,通过先进设计理念的运用对地震力进行科学传导,也能通过合理分散地震力的方式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整体能力。基于传力路径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价值,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各项因素的把握,在明确建筑结构地震力基础上思考具体的传导方向,也能在分析地震力分散途径基础上满足具体抗震需求。所以在对传力路径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保障建筑结构的均匀受力,重视在把握抗震等级基础上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抗震设计。这样能通过科学设计保障抗震设计的整体质量,通过力学知识合理运用提升地震力的分散效果,以此满足人们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的要求。

2.2 关注建筑力学模式的运用

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抗震设计的价值,在先进技术运用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抗震设计,在发挥技术优势基础上推动抗震设计的优化发展。本文认为在对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建筑力学模式的运用,通过建筑力学知识的科学运用可以对建筑结构中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在建模分析基础上思考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技术人员可以模拟建筑结构在地震环境中可能遭受的地震力,立足技术模拟分析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具体的技术整改地方,提升抗震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能通过建筑力学知识的合理运用,分析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水平,在模拟分析基础上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技术人员能在模型分析基础上对原本的抗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在后续施工中进行结构整改所消耗的各项资源,在科学控制成本消耗基础上提升抗震设计质量。这样能通过建筑力学模型的合理运用提升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和科学程度,在先进技术运用基础上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质量,给居住者提供更高水准的抗震安全保障。

2.3 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布局

在对建筑工程抗震能力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布局对最终抗震能力产生影响,设计人员应该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升抗震设计水平的策略。如果抗震设计达不到预计的技术标准则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效果,更加会对后续居住安全造成直接影响,需要在不同因素整合基础上制订科学的抗震设计方案。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布局,重点是对布局平面、刚度需求和竖直面等因素进行分析,要想达到预计的抗震设计效果则应该做好多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该关注各项构件的规则程度,在保持对称排列方式的基础上保证刚度中心能和建筑中心重合。这样能避免在抗震设计中出现结构设计不规则的问题,也能避免排列方式不对称导致的抗震效果较弱现象的发生,以此提升抗震设计的科学性。二是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布局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降低重心,尤其是思考竖直方向重心的合理降低,不能在抗震设计中出现错落问题。三是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墙体或者是结构层面的刚度,应该在保障结构强度基础上达到预计的技术标准与安全生产要求。这样能在细节把握基础上推动抗震设计的优化发展,在提升抗震能力时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2.4 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本文认为设计人员应该在分析地震灾害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基础上进行抗震性能的科学设计,重视通过增强抗震能力有效抵御不同地质灾害对建筑结构造成的破坏。因为建筑施工会影响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所以在进行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在要素把握基础上提升抗震设计的水平。尤其是在抗震强度进行思考过程中应该关注建筑材料造成的影响,材料质量会影响抗震结构设计的实际质量,通过保障建筑材料质量的方式来提升抗震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需要思考不同建筑材料对抗震性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全面考量方式制订科学的抗震设计方案,确保通过建筑材料合理运用提高结构强度的水平。重点分析不同类型建筑材料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建筑材料强度和刚度基础上进行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避免因为材料采购不科学导致的抗震设计效果较差的问题。这样利于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提升结构设计的强度,在明确抗震性能基础上科学选择施工材料,以此保障抗震设计能达到合理传导和分散地震力的设计目标。

3 结论

设计人员在对传力路径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保障建筑结构的均匀受力,重视在把握抗震等级基础上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抗震设计,通过力学知识合理运用提升地震力的分散效果。同时需要关注建筑力学模式的运用,对建筑结构进行科学布局以在保障结构强度基础上达到预计的技术标准与安全生产要求。此外也要思考不同建筑材料对抗震性能造成的影响,确保通过建筑材料合理运用提高结构强度的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抗震结构设计
古建抗震有绝招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