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职教理念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2021-09-17 22:46钱学东郑玉花邱妮娜
科技视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钱学东 郑玉花 邱妮娜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362700)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标志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正式开启,推动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具有显著的意义作用,有助于培育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然而,“1+X”证书制度实施会受到产教融合水平、校企合作深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认可支持、双师素质整体水平、课程体系设置等的制约影响。其中,课程体系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要加强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以落实“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以将最好的制度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课程教学,支撑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工作,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输送更高素质的人才。

1 科学建构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课程体系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构起来由各个课程要素组成的系统。课程体系集中反映了高校为达到人才培养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课程及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直接规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培养目标的实现。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主要依靠建构课程体系并组织实施来实现。建构并实施什么样的课程体系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课程体系在院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

由于“1+X”证书制度是2019年年初刚提出的最新政策,在进行“1+X”证书制度改革之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1”的教学,而对“X”重视不够、研究不多、没有实质推行。进行“1+X”证书制度改革,就是要把“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并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开发的,是企业(行业)所需人才的具体体现,而专业教学标准是根据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而体现出的教学所需,将二者融合,制订出既具有针对性、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又具有一般性、适合广义上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起全新的课程体系。

2 “1+X”证书课程体系建构

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指导下,高职教育应突出岗位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构建“1+X”证书课程体系就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前提出发,着眼考虑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学历教育相关课程考试统筹安排,以课证融合理念为指导、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构全新的课程体系,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群来支持“1+X”证书,使学生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以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个职业专项能力的目的。可以有效地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好的专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提升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持续就业。这种以学生职业能力和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但要使“1+X”证书制度改革落到实处,构建“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定考核相一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建构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人才教学培养更具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实现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改革的目的。要在以前一般高等职业院校采用的“通俗教育课程、通俗教育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架构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X”的需要,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相关教学内容,充分地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当中,实行充分的“课证融合”,构建成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建构课程体系时,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要求,在课程设置必要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色,在充分论证的情况下,首先建立起“1”学历证书课程群。在“1”学历证书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起后,根据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对该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实际,合理确定“X”证书类别和个数,在对相关“X”证书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X”证书的内容、标准及要求设置课程,组成“X”证书课程群。由于“X”证书课程直接对接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就需要一定的基础课程予以支撑,为此构建起专业基础课程群。在这三类课程群建立起来后,还要兼顾学生面向职业的多方向发展、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要求,建构起一定数量的专业拓展课程群和专业方向课程群。最后,根据这些课程群,依据各课程之间的逻辑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适当优化、整合和完善,建立起适合“1+X”证书制度改革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将“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体系建构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要正确处理好“1”与“X”的关系。“1”主要是指学历证书,“X”主要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学历证书为反映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学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并形成综合能力的条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社会化程度,在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反映毕业生和其他社会成员职业技能的等级水平,为个人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进行的是学历教育,两类证书代表的两类能力和素质同等重要,在建构课程体系时要同时兼顾,不可偏颇。

要保证“1证书”教育的完整性。高职院校推行“1+X”证书制度要注意区别我们是院校学历教育,不是培训机构的证书培训。要保证“1证书”支撑课程的科学合理和有效充分性,不可为了追求“X”证书,而压缩和减少“1证书”课程数量和课时。

合理地确定“X”证书种类和数量。高职教育以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主,不同的专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要根据专业对应行业和岗位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层次,科学论证,合理地确定“X”种类和数量,不可盲目追求证书等级高和证书种类多。部分专业可能并没有适合的证书可以考取,也不要为了追求“1”证书的实现,而设置专业相关性不大或相差较大的证书,来要求学生学习和考取。

“X”证书要区别对待。同一专业若对应有多个证书,不能一刀切做同一要求。专业第一任职岗位对应的证书,其相应课程要纳入必修课程,其考证要求可列入必考项目,并作为能否毕业的必要条件。其他证书对应课程和考证要求,可根据总的学时和学分情况,既可以列入必修课程、必考项目要求也可以列入选修课程、选考项目要求。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