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运河谣》对当今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启示

2021-09-18 03:07
黄河之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运河动机歌剧

冯 丹

中国民族歌剧在社会的进步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并得到了发展,它来源于生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它借鉴了西方歌剧的经验,并在早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白毛女》、《红珊瑚》、《江姐》等等。近年来,创作家们更加注重歌剧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用时代的眼光去发掘创新,在保证歌剧时代感、旋律感的同时,要注重和保证歌剧的民族性和戏剧的张力感,使我国民族歌剧得到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一、歌剧《运河谣》的简介

《运河谣》是2012年由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这部歌剧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正义、有坚守的江南书生秦啸生和敢为爱情而牺牲,为正义、为人间大爱而牺牲小儿女情爱的唱曲艺人水红莲以及对爱情失去了信任,最后相信人间大爱的关砚砚之间的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此歌剧一经推出就深受观众欢迎,里面的不少唱段都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并且成为高校声乐教学的热门曲目。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欣赏一部作品的主要诉求就是好听,而这部歌剧的曲作者正是享有“旋律大师”称号的现代高产量军旅作曲家印青。他创作的歌曲风格多样,感情真挚,旋律动听,并且大部分都广为流传,无不成为经典。印青老师小时候是在镇江长大的,镇江就在运河边上,后来他插队去了苏北,所在的地方又是靠着大运河,他和运河有着不一样的情结。因此,由他来作曲,这部歌剧的音乐情感必然是真挚的。

另外,这部作品的编剧,著名剧作家黄维若老师,他为了写好这部剧,曾多次沿着京杭大运河实地考察,对沿岸的风土人情做了深刻的了解,并且收集了许多沿岸的民俗元素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都为他对《运河谣》剧情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导演廖向红老师对演员们每个动作倾尽心血的指导,以及王宏伟、雷佳、王莉等大家熟知并且深受大家喜爱的歌唱家们来倾情演出,取得成功是必然的。

二、《运河谣》的成功之处

(一)从西洋歌剧中的借鉴

歌剧起源于西方,后世的歌剧创作者,不管是哪个国家,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奠定的这一模式来创作的。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独特的审美要求,很显然,完全西洋模式的歌剧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然而,西洋歌剧能被全世界所认可,必然有他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歌剧《运河谣》在创作中就吸收借鉴了其许多优点。

首先这部歌剧并不是使用民族器乐伴奏,而是使用了西洋管弦乐团贯穿始终。通过中国的戏曲可以看出,中国器乐在传统形式中是单纯用于为人声演唱伴奏的,人声为主,器乐附和。但在歌剧《运河谣》中,管弦乐团不仅仅起着伴奏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对剧中人物、自然景物、情节事件、情绪心里等起着揭示、预示或者暗示内容的作用。

如一开始用竖琴三度四度音程描绘出运河里河水荡漾的情景,渐渐地又加入小提琴、中提琴等交织演奏出运河的主题音乐。这样一幅运河水光荡漾、源源不断的画面就自然地浮现在观众脑海,比旁白来说明更加具体形象。再比如第五场序曲中,用定音鼓和大军鼓来演奏、模仿出打雷的声音。用大提琴和贝斯持续演奏低音,营造出压抑的气氛,顿时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场面便形象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如谱例1)

谱例1

其次这部歌剧也采用了西方独唱、重唱、合唱不断交替的演唱形式。其中独唱的咏叹调都有一定的难度,演唱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而且也有西洋歌剧一样的宣叙调。至于这部歌剧借鉴的最大特点,那就是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瓦格纳歌剧的主导动机这一特点。歌剧一开始运河的主题音乐就出现了,而且这一主题音乐贯穿着全剧,听众一听到这个主题就知道这是表现着运河。(如谱例2、谱例3)这两段旋律构成了运河的主题。在歌剧的序曲中就出现了运河的主导动机,并且这个主导动机在整部歌剧中反复出现,这是运河的象征。

谱例2

谱例3

歌剧中的女主人公水红莲,她活泼开朗,性格刚正、爱憎分明,英勇果断,最后牺牲了自己的儿女情长成就了人间的大爱。为了展现出她不同的情绪,她的主导动机也通过各种变化而体现,比如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或者改变织体。在唱《秦生啊,你还好吗?》中,主导动机便发生了改变,加入的休止符让主题旋律层次更加分明,表现了红莲此时的愁苦郁闷,以及想抱怨又不能抱怨的纠结心理。(如谱例4)

谱例4

关砚砚是个受虚假爱情骗的女子,而且因此哭瞎了眼,行动起来缓慢,所以她的主导动机旋律节奏以及时值都比较长。(如谱例5)

谱例5

秦啸生,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书生。他外表柔弱,但骨子里却透露着一份刚强。所以他的主导动机都是以4分或8分音符为主,旋律也是向上的走向。这便体现出他积极向上,不畏黑暗势力的精神。(如谱例6)

谱例6

总之,主导动机的运用为这部歌剧增添了光彩,带来极好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借鉴西洋歌剧所带来的成功之处之一。

(二)民族性的传承

作为一部民族歌剧,民族性元素占主导地位是必然的。这部歌剧无论是故事取材、场景服饰,还是音乐风格、器乐演奏,处处都用到浓厚的民族性元素,对民族性做了很好的传承。

1、场景和服饰

舞台设计运用了民族写意,描绘出一条诗化的运河。采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长卷式的构图、留白。歌剧中出现的大货船是整个歌剧几乎也是所有故事发生的地方,并且整艘船与实景船的大小一样,比如江南百姓的民居马头墙,还有石拱桥等,船内的设计与陈设都是贴切生活的。演员的服饰结合了中国民族水墨画、中国传统戏曲服饰以及头饰贴片,传统而不乏时尚感,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历史还原,把观众带入到剧情当中。

2、故事题材

创作者们进行实地采风,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感。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运河儿女的性格和情感是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写照。《运河谣》的创作采用了大众所熟悉的音乐语言,旋律抒情性、通俗化,突出运用民族唱法演唱,更具民族特色,使观众们能够逐渐地真正融入到音乐当中,语言上的门槛也不会让人感到望而却步。这些故事沿着剧情的推进,将一些民俗风物不断呈现在观众面前。

3、民俗和曲调

剧中出现了很多民俗性活动和地方曲调。比如热烈、及具戏剧性的彩龙船开场,献祭运河龙王的活动中,音乐元素运用了杭州采茶调,描绘出古代时期京杭大运河边的繁荣景象;剧情发展到紧急时刻的时候,通过运用我国船工的劳动号子而创作的一段纤夫合唱,拉纤、绞盘等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阶级性;《运河谣》是一首民谣,音乐旋律简约、抒情。《秦生啊,你还好吗?》唱段,一更唱到五更,它是民歌中“五更调”的变种;歌剧最后的混声合唱《大豆白米花生》采用了京韵大鼓的艺术形式,热闹朴实,京味浓浓,和江南风格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剧继承了中国古代诗词、民谣、戏曲唱词,使其具有民族文学特性,演员将音乐旋律的韵味把握的特别到位,并且歌剧传统而不失时尚感,最重要的是歌剧的深刻性,它反映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社会现实。

4、器乐演奏

过去歌剧的样式大多采用西洋歌剧,老百姓觉得听不懂,难以接受。《运河谣》得创作者们对歌剧的民族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题材,创作出来的音乐具有抒情性、旋律由过去的和声纵向思维向横向的旋律化发展,旋律的抒情性与歌剧戏剧的张力协调统一的特别好,更加亲民,符合中国审美的标准。

歌剧运用了民族题材,并且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占整部歌剧的主导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这部歌剧通过人物塑造宣扬了人间大爱无边,惩恶扬善,坚持社会正义,崇尚真、善、美的民族精神,有一定的深刻性,使得它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民族歌剧作品。

(三)创新与时代性

这部歌剧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秦啸生与水红莲两人都是相同背景的底层人民,都是逃难而相惜相爱,后来又插进了关砚砚。在面对种种危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一己私利,而是选择牺牲自我成全大爱。这对于传统的儿女情长的爱情故事题材显然是一种创新,全剧为观众传递出一种歌颂人间大爱的正能量,具有时代的价值观。

除了在故事内容、故事题材的安排上有着创新,舞美以及表演形式也有着极大的创新。首先在舞台方面,运用了LED屏做背景,把现代科技成果运用在了歌剧中,对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等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运河水的拟人化展示也是这部歌剧一个很大的创新。一支由女声组成的庞大合唱队,她们是运河水的象征,见证着运河水一个个故事。这支合唱队在全剧出现了十多次,每当切换场景,或者叙述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或者表达评论的时候,这支合唱队都会出现。她们不仅是见证故事的运河水,在剧中更是起着一个说书人,或是旁白的角色。但这个旁白用这种拟人化的运河水的形式,将故事的情节传递给观众,在衔接的过程中更加自然,而且不会造成情绪的脱节,艺术效果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在传递时代价值观方面,剧中秦啸生不顾个人生死,执意上书揭发贪官,也符合当今反腐的时代声音,给观众传递了一种同腐败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与正能量。同时,故事特意安排在明万历年间,正是因为这是明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表面上看起来繁荣昌盛,但是内部却是人心浮动、危机四伏的,这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这样巧妙的故事背景安排在展现人间大爱、坚持反腐的同时,也敲响了时代的警钟。

三、该歌剧对当今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启示

前文已经从借鉴西洋歌剧、传承民族性、创新时代性等三个方面简要的分析了这部歌剧的成功之处。而这些成功的经验或多或少可以对当今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有一些启示。

歌剧作为一门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每个环节都特别重要。在歌剧《运河谣》中,管弦乐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用到主导动机这一手法,给特定的人设置了特定的音乐主题贯穿于全剧,而在人物不同的心情下又通过对主导动机调性、节奏、速度、织体等不同的变形来起到烘托氛围、表现情感的作用。主导动机的手法让器乐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使其和声乐互相融合,缺一不可。而且主导动机这一手法,更容易让观众通过音乐来理解一个人物形象。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歌剧中音乐成分的比重,能让来看歌剧的人好好欣赏里面的音乐,记住里面的音乐,而不是来看话剧一样,一场下来只记住了故事情节。所以要重视歌剧中音乐的创作,特别是器乐的创作。器乐能更好的烘托歌剧氛围,表现人物情感。使用主导动机的手法,更能让人对歌剧中的音乐形象记忆深刻,过耳不忘。

至于民族性传承方面,这部歌剧更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不仅仅是运用到了民间曲调的因素,在歌剧的场景中也把许多民俗活动搬上了舞台,比如一开幕的民族歌舞《彩龙船》;除此之外,《船工绞盘歌》这一船工号子元素以及具有京韵大鼓元素的《大豆百米花生》风俗场景也搬上了舞台。民俗活动加以艺术加工,这样一来不仅为该歌剧增添了色彩,更主要的是通过歌剧向观众们展示了民俗活动,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歌剧《运河谣》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这样一来创作的作品接地气,不空洞,又丰富精彩。随着社会的发展,歌剧的创作要贴切时代的主题,传递时代价值观。因此,创新是必然的。只有创新我们的歌剧艺术才能永葆生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结 语

创作者们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继承了中国古代诗词、民谣、戏曲唱词,使其具有民族文学特性,旋律韵味,歌唱语言等传统而不失时尚感,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深刻性,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情怀。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深化民族音乐情感,尊重、保护、继承、发展。相关的音乐工作者应不断地学习,努力投入到民族音乐建设中来,进行不断地尝试与积累,为民族歌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国民族歌剧变得更加瑰丽夺目,更好的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猜你喜欢
运河动机歌剧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动机比能力重要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