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

2021-09-18 17:57彭举
科技资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彭举

摘  要:从目前高职院校三门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差及能动性不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及教学手段不够创新、现实社会环境对学校的影响及功利性趋向等共性问题。该文通过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以及社会层面这3个维度对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课堂教学  影响因素  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b)-0147-03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re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are still some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students' poor learning transfer ability and initiati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not solid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not innovative, the impact of the real social environment on the school and utilitarian trend.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tudent level, teacher level and social level,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nri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ighlighting studen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optimiz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 teaching; Influencing factors; Effect improvement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导驱动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地位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實现教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下,深入分析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寻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影响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职学生普遍学习迁移能力差,能动性不强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彰,有来自于学生自身因素的深刻影响。学生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水平不同,会让学生们对于这一个课程的知识内化、吸收的水平存在差异[1]。同时,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学习的兴趣本就不大,对思政课的兴趣更小。进入高职后,这种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没兴趣,学习动机懈怠,普遍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能动性,这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1.2 思政课老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手段创新不够

高职的思政课都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承担思政课教学的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功底,这种功底是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因素[2]。当前,尽管高职院校在招聘思政课老师时都要求是硕士研究生,要求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背景,但整体而言思政课老师的专业素养还不高,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扎实,融会贯通能力差,把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的功夫还不深厚,把专业理论与具体实际的结合还做得不好。在课堂教学上,很多老师照本宣科,“满堂灌”,教学方法僵化刻板,没有自己独特语言环境的构造,不能脱离教材做课堂“渲染”。

1.3 社会现实反照高职院校导致教学环境不优,功利性趋向严重

改革开放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对我国社会的冲击影响都很大,整个社会的功利意识普遍增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影响巨大。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不断转型对大学生也产生了较大的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心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与政治态度,等等,都会受到来自社会的直接影响。无任是社会,还是家长、学校,都认为在高职学校读书就是学技能、学技术的,学好了技术、技能,就能够找到好工作,这就使得高职学生都普遍具有功利性[3]。

2  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是最为关键的。

2.1 学生层面

目前,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彰,来自学生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知识缺乏等因素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理解、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他们会在知识的理解上出现偏差,进而在思政课课程的学习中产生一种挫败感。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导致学生们对于思政课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积累相对更弱一些,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2 教师层面

教师因素也是导致高职院校3门思政课课堂效果不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教师理论功底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理念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同。有些教师知识积累不够,他们更加倾向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过于关注课本教材中理论知识的勾画[4];有些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在课堂上就会安排更多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们分析。相比较前者而言,后者更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与课堂的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2.3 社会层面

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社会的关注。因此,社会因素也是造成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一方面,从网络媒體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对于思政课课堂教学具有有利的一面,网络的开放性会让学生们好奇心增强,但有些不正确的内容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认知产生一些负面的的影响。因此,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另一方面,从社会风气、社会认识的层面上来看,对外开放深入、多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都产生了一些反向影响。

3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

综上所述,当前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来自于学生层面的因素、教师层面的因素以及社会层面的因素都会对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为此,要想真正地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就要从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多个方面出发,在“各个击破”的方式下,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基于以上分析,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3.1 以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采撷为手段,以此丰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内容

思政课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际上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思想与生活。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该理念实际上也需要大量的生活素材作为支撑。在思政课的教学和治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各个方面多多“采撷”一些生活当中的资源,积极引入生活当中的案例作为讨论的主题和分析的对象[5]。生活当中资源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进而愿意参与到思政课程的学习活动当中来。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群理解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学对象而言,多元化的思政课教学资源的采撷和利用,能够让他们更快地实现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上,可以积极引入一些热点时事进行呈现,要将“学”和“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使其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以及在实践发展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3.2 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手段,有效提高高职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兴趣

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对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方法应该在实现变革和创新[6]。将“多重元素”引入到课堂当中去,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引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际教学当中,要实现理论、实践与生活高度地融合,而实践方法的选择就尤其重要了。因此,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局限这个影响因素,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上着手推进。

3.3 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手段,让高职学生成为思政课课堂的“主人”

在高职院校3门思政课的教学教改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做”的合一,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翻转课堂学习平台,让学生们自己去把握学习的内容、去收集学习资源、去分享学习的成果,将“自评”“互评”相互结合,去进行学习的评价[7],从而实现更好地学习效果。“主体学习”不仅仅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更是让高职学生在思政课学习的过程当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借助于学生的力量来让思政课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线。

3.4 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形成为手段,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的教学环境

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也要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的形成为手段,让思政课课堂的教学环境更加优化。通过学校的推进、家庭的配合,来提升思政课课程的影响力。鉴于此,学校的教育(包括思政课教学),应当积极尝试与有关各方共建一个有效的教育平台,在教育过程中互通信息并产生联动,打造教育的真正合力,家庭和社会要及时有效地协助学校先行解决好学生在校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等,夯实思政课教学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对于高职大学生寒暑假期间在家庭当中的思想动态表现,家长也要及时地与教师进行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相关任课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把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这三者联结起来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出这3个维度的力量和作用,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为思政课教学和学校的教育营造出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和向善。

参考文献

[1] 毛加明,郑先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统一的价值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6):38-42.

[2] 党斐,郑艳.四位一体共创共建思政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8(28):139-140.

[3] 何丽丽.目标贯通与融合: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改革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39-43.

[4] 邵路才,才晓茹.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9(24):85-88.

[5] 鲁继平.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四·四·二·三”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8(8):103-107.

[6] 周桂荣.思政课“工匠精神”培养的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20(3):143-144.

[7] 张立海.“微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科技资讯,2019(10):191-19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