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2021-09-19 02:52全松樊章仁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应用

全松 樊章仁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阶段,各式新型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而对于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将先进的机电技术应用到各类智能设备的制造中去,所带来的改变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意味着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汽车的智能制造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度的同时,也为我国的公共交通安全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智能制造;具体应用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科技应用技术,从学科角度出发,涉及到多领域技术,涵盖了电子电力、信息技术、机械工程、接口技术等多种科技化内容。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到生产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子产品的基础品质,完成科技内容的实践升级。

从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上,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了自主化、智能化、功能化、选择多样性、信息集成化等技术特征,并可以在自身系统中的成长性特征条件中,拓展补充人工辨识系统等程序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客观技术需要,保证自身技术条件的成长状态。而在工业制造中,此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工业的发展创新水平,也可以在形成技术突破的同时,缩短技术更新换代的成长周期,并形成更加健康的技术环境。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汽车制造的适应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带有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系统化特征。在这五点特征条件的影响作用下,可以使其技术条件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在模块化作用的指导下,可与汽车技术结构形成完美的嫁接,并对汽车整体机械结构与功能组成,形成一种统一性的模块区分,在保证整体性的同时,使其各个模块的独立性得到重塑,更好地完成具体结构的技术管理。在网络化的技术条件中,通过车载网络体系的升级,可以更好地将汽车引入网络化环境内。而这一条件也势必会在5G技术逐渐成熟的技术空间中,呈现出更加典型的应用价值。受微型化特征的影响,可以尽可能地节省系统空间,并在有限的车辆空间中,尽可能地提高驾驶与乘坐的舒适度,增加汽车制造的价值属性。在绿色化特征中,基于机电工程技术的科技化条件,可以补充车辆系统中的智能化条件,并通过自身的绿色设计,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融为一体。在系统化的内容中,可以将车辆作为一种独立的设备系统,并在融入智能化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多技术因素的控制,通过通信网络的优化,提高汽车智能服务能力,并在模仿生物机理的前提下,为车辆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与帮助。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3.1 自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是汽車智能制造中的一个重要装置,它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运行中的损耗,可以有效地增强汽车变速装置挡数,保障汽车动力系统能够进行无接缝的切换,进而保障汽车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将机械一体化技术应用到自动变速器装置当中,有效地改进自动变速器的性能。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来不断地监测汽车运行的相关状态参数,然后将这些信息技术通过相关算法进行有效地计算分析,合理制定开关自动跳合、安装换挡任务等。同时,自动变速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也使得汽车自检技术应用变为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排除汽车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3.2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也就是ABS系统,它的发展也是体现了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发展水平。汽车对于制动系统的要求很高,要求制动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因为汽车制动系统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汽车安全系数显著增强。因此,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汽车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ABS系统有机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汽车技术地发展。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能够检测到每一个车轮的运转状态参数,包括了速度、动量、减速度以及姿态等状态参数,通过这些状态参数的反馈来对于制动力矩进行有效地调节,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抱死问题的产生,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制动地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激光测距雷达系统

激光测距雷达系统也是汽车系统当中一个重要的装置,它通常被放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可以更好地帮助司机掌握汽车周围的障碍问题,尤其是一些视觉盲区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帮助司机进行决策,从而做出更加安全的驾驶选择。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激光雷达系统当中,可以提高激光雷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激光测距雷达系统需要将传感器系统以及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更好地对于汽车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感知和数据采集,从而更好地判断出汽车和障碍物的间距。如果雷达反馈回来的数据距离和安全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汽车里面的报警装置就会报警,驾驶者在接受到报警提醒之后对于汽车的方向进行有效地调账,从而保障汽车始终处在一个安全环境当中。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激光测距雷达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会取得深入的融合。

四、机电一体化未来使用的方向

4.1 小型化

就当前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而言,未来的优化方向之一就是微型化发展,而这也代表着相关科技人员对高新科技微型化的研究与追求。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微型机电一体化在产品生产中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那些体积小、耗能少且灵敏度高的设备来说,其能轻松的完成常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4.2 智能化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数控智能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在各行各业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人工智能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体现,因为其能模拟人类智能的方式进行工作,尽管数控机床无法向人类行为或者思维一样智能化的运行,但就是拥有一部分人类智能的性能,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性能提升而言,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3 人性化更强

纵观机电一体化的多个发展方向,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服务对象都是人,所以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朝着人性化的方向设计和发展,主要注意造型、色彩以及环境这三者的一致性,满足使用需求是制造成品的首要条件,除此以外还要尽可能的提升产品的艺术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对时代发展潮流下要求变化的反映,是大势所趋。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迅猛,对汽车生产制造要求越来越高,寻求技术上的进步无疑是正确的途径。要想在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中更好地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就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丰富汽车操作自动化、智能化功能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从而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善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驱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18(2):40-41.

[2]左昌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6):80.

[3]王佺庆,秦挽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电子世界,2016(20):134-135.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