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1-09-22 08:42李小花周芬芬陈琛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课程思政途径

李小花?周芬芬?陈琛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面向所有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本文构建的“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网络、课堂和实践这三种途径融合思政元素,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课程思政;三位一体;途径

【Abstract】College English,the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the main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is model, the college English course integrate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by the means of interne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by which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skills c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 conducted as well.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rinity; approach

【作者简介】李小花(1981.05-),女,汉族,湖北十堰人,空军预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外语教学;周芬芬(1989.09-),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空军预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陈琛(1983.11-),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空军预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翻译。

“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以及“课堂+实践”相结合,构建起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中“三位”指的是网络、课堂和实践,“一体”指的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模式,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该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语言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结合。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过程。

一、网络与课程思政设计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课程可借助新媒体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打破原有课堂的时空局限,创造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通过名校名师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料库、优质慕课平台等进行资源共享。网络与课程思政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依托精选优质慕课平台,拓展思政教学资源。我们可以依托精选优质慕课平台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如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涉及中西文化、文学鉴赏、专门用途英语等课程。我们可以给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课程,如《风从东方来:今日中国概况》课程比较适合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该课程基于经典中国文化的“底色”聚焦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与全新面貌,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理性看待外部世界,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宽容度。

2.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利用如云班课、钉钉等在线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教学。课前,教师根据单元主题挑选针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并有积极意义的“思政素材”,设计课前任务,通过网络平台以“任务清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课后,一方面布置包含思政要素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翻译、口语展示、小组讨论、二人访谈等形式的语言应用作业,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借助自主学习平臺的评论和反馈功能,积极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婚姻观以及价值取向。

二、课堂与课程思政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政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单元主题、词汇语言以及内容拓展几个途径来融入思政元素。

1.单元主题。目前我院选用《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来组织大学英语教学。《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围绕不同的话题展开。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单元主题进行拓展,融入思政元素。如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学生活”,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中国古代歌颂母爱的经典之作的《游子吟》双语视频,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亲情观与家庭观。还可以让学生诵读朱自清的名篇佳作《背影》中英文对照版本,欣赏汉语魅力,提高文化自信心。

2.词汇语言讲解。词汇学习是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教师在讲解文本时,会对其中的关键词、疑难词等进行举例示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思政元素这无疑能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学习的有机统一。下面笔者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Secrets of Straight-A Students” (优等生的秘诀)中的部分词汇为例,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词汇教学中。

例1:principle(道德原则;行为准则;规范)

思政融入例句:We must remain committed to the principle of 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and carry out the mass line.

中文:我们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

例2:get involved in (参与)

思政融入例句:We will get everyone involved in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nd address environmental issues at the root

中文:坚持全民共治,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例3:advocate(拥护;支持;提倡)

思政融入例句:We also should promo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advocate and  values such as loyalty, honesty, impartiality, pragmatism, and integrity. By virtue of a healthy political culture, we will maintain a wholesome political atmosphere.

中文: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内容拓展。在进行具体内容讲解时也可挖掘思政元素,语言的输出也是文化、价值观、思想理念的输出,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中英文化对比,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并对学生进行适时地引导。如在第四单元《成长》(Growing up)的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成长的标志是什么?学生通常会表示,成长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如曹植书写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所反映的敢于担当、敢于挺身而出的民族气节,陆游提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教师还可回顾2020年初大量医护工作者驰援武汉的事迹,并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中国年轻人所担负的责任的理解。让学生进行观点陈述既可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启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提高其思辨能力。

三、实践与课程思政设计

1.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写作和阅读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新年晚会等第二课堂活动是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如举办以“战友情,迎挑战”为主题的线上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们抒发了对疫情大考中涌现出的无名英雄的赞扬之情,感受抗疫英雄的伟大精神与家国情怀,思考英雄行为背后的感人品质,体现英语课程思政育人价值,进而联系实际讲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应当如何做才能迎接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同时感受到中国人民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在写作比赛中,以“我的强军梦”为主题,学生们踊跃参加,有的回顾了我军浴血奋战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故事,有的讲到了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有的还将个人梦想和强军梦紧密结合,这些无疑都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促使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推动军队、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起来。

2.课前汇报演讲活动。每节大学英语课会抽出约10分钟时间,安排一到两名学生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演讲。演讲主题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元素,每个学生每學期大致轮到一次。绝大多数学生非常喜欢这项活动,课前积极查阅资料,撰写讲稿,排练演讲,做了精心准备。课堂上,有的学生报道和评论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向同学们传递当前我国和国际社会治国理政的大政方略。有的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如茶文化、饮食文化、剪纸、京剧、汉服文化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主人翁精神。除了上述选题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出既定选题,如弘扬中国革命文化方面的主题,包括我心中的长征精神、八一南昌第一枪、井冈山起义、延安岁月等,通过这些活动重温先烈事迹,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国家荣誉感,激发军校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担当意识,坚定他们报效国家的信念,促进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四、结语

“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借助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开展混合式思政教学,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外以及课前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口语展示和写作练习的同时,把大学英语思政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把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提高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智能,陶冶其身心,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现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新世纪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4.

[2]文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课程思政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