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口菌袋栽培秀珍菇品种筛选试验

2021-09-22 22:16兰凉英
福建农业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筛选

兰凉英

摘 要:为筛选适宜福建省罗源县窝口菌袋栽培的秀珍菇配套优良菌种,引进6个秀珍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性状指标、优质菇比例、产出投入比等。结果表明:在生物学效率上,秀57菌株最高,为62.53%;其次是台秀P86,为61.8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优质菇比例上,秀57和台秀P86两菌株的A菇比例高,均超过70%,明显高于其他菌株。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秀57、台秀P86两个菌株的单袋利润较高,分别为1.13元和1.08元,其产出投入比均大于1.30。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秀57和台秀P86两个菌株在供试菌株中表现优良,在产量、性状和优质菇比例指标上均较优,是适宜在罗源地区采用窝口菌袋栽培模式的两个应用型菌株。

关键词:秀珍菇;罗源县;窝口菌袋栽培;筛选

中图分类号:Q 6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1)07-0054-05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1.07.010

Selection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Varieties Cultivated by Wokou Fungus Sack

LAN Liangying1,2

(1. Luoyuan County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Fuzhou, Fujian 350600, China;2. Luoyuan County Economic Crop Technology Station, Fuzhou, Fujian 3506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the good strains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Wokou fungus sack in Luoyuan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six strains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were introduced for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so as to analyze the growth rate of mycelia, biological efficiency, characters of fruiting body,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mushrooms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each str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of Xiu 57 had the highest biological efficiency (62.53%), followed by Taixiu P86 (61.82%),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mushrooms, the proportion of mushroom A of Xiu 57 and Taixiu P86 strains was both higher than 70%,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strains.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the profit per bag of Xiu 57 and Taixiu P86 strains was 1.13 yuan and 1.08 yuan, respectively, and their inputoutput ratio was both greater than 1.30 yua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strains of Xiu 57 and Taixiu P86 performed well among the tested strains, it was superior in the indexes such as the yield, characters and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mushroom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Wokou fungus sack in Luoyuan area.

Key words:  Pleurotus geesteranus ; Luoyuan; Cultivation of Wokou fungus sack; Screening

秀珍菇 Pleurotus pulmonarius 又名肺形側耳、环柄斗菇,别名袖珍菇、味精菇、珍珠菇。在分类上隶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 、侧耳属 Pleurotus ,属于一种木腐生菌类[1-5]。秀珍菇口感脆嫩、爽滑,风味鲜美、独特,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市场接纳度很高的食用菌品种。据报道,秀珍菇子实体中的蛋白质含量为3.65%~3.88%、粗脂肪含量1.13%~1.18%、还原糖0.87%~1.80%、粗多糖含量23.94%~34.87%、木质素2.64%、纤维素12.85%、果胶0.14%,还含有其他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6]。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秀珍菇产量达到了近几年最高峰34.37万t(2018年为26.59万t、2019年为32.09万t)。作为秀珍菇栽培的主产区,福建省秀珍菇年产量始终位居全国第1,此外山东、广西、浙江等省份年产量也都超过1万t。

罗源县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长,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年平均日照时数1 700~1 980 h;年降水量为900~2 100 mm;年平均气温为15.8~19℃,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符合秀珍菇的栽培生理條件。罗源县自20世纪90年代从台湾地区引种秀珍菇试栽培以来,栽培面积逐年迅速递增,年产量不断增加,全县秀珍菇于2014年达到最高峰的1.2亿袋,2019年约7 000多万袋,高峰期时全县约有40%的农业人口从事与秀珍菇相关的行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罗源县始终是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县之一。秀珍菇栽培一直是罗源县重点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7]。罗源县传统秀珍菇菌包制作主要是采用“套环+棉塞+袋口接种”的模式。2018年产季,罗源县技术人员从北方引进了窝口菌袋制作模式,并进行了一个产季的出菇比较试验。虽然窝口菌袋制作模式在产量、质量方面与传统模式基本相当,但是窝口菌袋在制包工艺上具有设备投入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自2020年以来罗源县大约有75%菌包采用窝口菌袋生产工艺。为了配套提升窝口菌袋出菇工艺的产、质量水平,有必要筛选配套的高产优质生产型菌株。为此,引进 6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宜罗源地区窝口菌袋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供试6株菌株均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并提供。分别是秀57(CK,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秀58(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秀迪1号(福建省食用菌研究所选育)、台秀P86(台引2017种)、台秀P8917(台引2018种)、台秀P8813(台引2019种)。

1.1.2 供试培养基 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5%,另加占培养基总重量1%比例的生石灰粉、1%的轻质碳酸钙、1%红糖,含水量63%左右。木屑均为颗粒直径1.0 cm左右、厚度0.2~0.4 cm的粗木屑颗粒。木屑要经过3~6个月的喷淋堆制处理,以去除单宁酸和改善木屑物理结构;棉籽壳及麸皮要选用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掺杂的产品。计算含水量时,要事先测量出经喷淋堆制处理的木屑含水量,扣减自然晒干木屑的含水量,多出的含水量应计入添加的水分总量中。

1.2 试验方法

1.2.1 栽培包制作 每个菌株制作400个菌包,菌袋规格为17 cm×35 cm,采用窝口菌棒制作方式,每个菌包投料量以650 g干料计算,含水量控制在63%左右。菌包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法,当完成排空空气操作的灭菌锅内温度上升到100℃后维持15~16 h,冷却后采用接种箱进行接种,并做好鉴别标记。

1.2.2 养菌与出菇 菌包采用麦粒栽培种接种,要求接种深度10 cm,预防因接种太浅导致菌种无法与孔内的培养基接触而无法定植。接种后,至温度25℃空调房进行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的发菌情况,以随机抽取100包菌包所有菌丝封底率达到95%为依据,判定为满袋时间。菌包后熟培养后,进行开袋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按照文献[8]进行,每个菌号设置3组处理,每组处理100个菌包,统计6潮出菇产量。

菌包后熟标准:同一菌号有90%数量的菌包表面出现清亮浅色水滴。

1.2.3 调查测定项目及数据分析 观察并记录各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满菌天数,后熟时间。以采摘后的商品菇为计量标准,统计各菌株的产量,计算其生物学效率。记录各个品种的子实体性状,每批次随机抓取60朵子实体分别测量子实体的菌盖厚度(菌盖中心点)、菌盖直径(菌柄垂直方向)、菌柄直径(菌柄中间段测量),比较各菌株的A级菇和B级菇比例。采用DPS v 7.05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A级菇标准:菌盖色泽浅灰至灰黑色,菌盖直径3.0~6.0 cm,色泽均匀,菇盖较平整,盖、柄连接处微内凹,外缘不向上翻转,不开裂;盖柄连接处无白斑或白斑直径不大于1.5 cm,菌柄直径1.0~1.5 cm,长度3.0~6.0 cm,前后端均匀。

B级菇标准:菌盖色泽浅灰至灰黑色,菌盖直径2.0~3.0 cm或6.0~8.0 cm,色泽相对均匀,盖、柄连接处内凹较深,外缘不向上翻转,不开裂;盖柄连接处白斑直径不大于1.5~3.0 cm,菌柄直径>1.5 cm或<1.0 cm,长度>6.0 cm或<3.0 cm,前后端相对均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分析

由表1可知,6个供试菌株在25℃室温条件下菌丝长势均呈现浓白有力的生长势,在生长速度上具有细微差异。台秀P86 生长速度最快,30 d满袋,但后熟天数比台秀P8813迟3 d。秀迪1号生长速度最慢,33 d满袋,但后熟时间比台秀P86缩短了2 d,培养周期延长1 d。秀58的后熟时间最长,为34 d;其整个培养周期为66 d,比台秀P8813延长6 d。本试验接种采用菌包中心打孔接种,菌丝由内萌发并逐渐向外生长,无法分段测量具体的菌丝生长速度。

2.2 不同菌株生物学效率分析

从表2可知,生物学效率秀57(CK)最高,为62.53%;其次是台秀P86,为61.82%,之后依次分别为台秀P8813、台秀P8917、秀58、秀迪1号。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生物学效率秀57(CK)、台秀P86、台秀P8813、台秀P8917等4个菌株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与秀58、秀迪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秀58、秀迪1号两个菌株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表明明秀58、秀迪1号两个菌株不适合窝口菌袋栽培模式的栽培。

2.3 不同菌株子实体性状表现

从表3可知,秀58、秀迪1号两个菌株的平均菌盖厚度均1.0 cm,菌盖偏薄;台秀P86、秀57(CK)的菌盖平均厚度1.1 cm,在供试品种中厚度较优。依据采摘标准采摘的6个供试菌株的菌盖直径均处于3.0~6.0 cm A级菇标准范围内,其中秀57(CK)、台秀P86的平均直径最大,均5.0 cm。秀58菌株的盖柄连接处白斑较大,有明显内凹等不良性状;台秀P86盖柄连接处有少量内凹,其他菌株的盖柄连接处内凹不明显。在菌柄平均直径指标中,台秀P8813最粗,之后依次是秀57(CK)、台秀P86、台秀P8917、秀58、秀迪1号;台秀P8813、秀57(CK)、台秀P86、台秀P8917、秀58的菌柄平均直径均符合A级菇标准,秀迪1号的菌柄平均直径符合B级菇标准。根据采菇分拣员的分拣,A级菇比例最高的为台秀P86(73.10%),其次为秀57(72.52%),二者的A级菇比例均超过70%;其他4个菌株的A级菇比例均<70%,秀58最低,

仅为63.25%。

2.4 不同菌株经济效益

由表4可知,秀珍菇单袋利润从高到低依次是秀57(CK)、台秀P86、台秀P8813、台秀P8917、秀58、秀迪1号,其中秀57(CK)、台秀P86的单袋利润均超过1.0元,投入产出比为1.33和1.34,秀迪1号的单袋利润最低,仅为0.43元。秀57(CK)的单袋利润是秀58的1.8倍,是秀迪1号的2.6倍。

3 结论与讨论

秀珍菇自引种栽培以来,其菌包制作方式最初基本都采用“套环+棉塞+袋口表面接种”的模式。随着配套设施提升和工艺改进,逐渐发展成为“套环+一体式透气塞+袋内中心打孔接种”方式,也有少数生产者采用香菇菌包的打孔接种模式,但该模式因其未封口,受虫害的影响比较严重而逐渐被放弃。窝口菌袋制作技术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设施研制技术开发于2010年之后,最初主要应用于东北地区的黑木耳菌棒的生产制作,经过近10年的创新升级研究,菌包窝口设备的生產效率和制包质量已经得到显著提升,我国东北地区也有应用该方式进行平菇、猴头菇的菌棒生产[9-15]。近几年来陆续有食用菌企业将该制包工艺引进应用于秀珍菇、杏鲍菇的栽培试验中。该工艺的自动化设备与现有的菌环套袋自动化制包系统相比具有生产效率高、设施投入少、菌袋成本更低的优点。

本试验通过对6个供试菌株,秀57(CK)、台秀P86、台秀P8813、台秀P8917、秀迪1号、秀58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子实体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秀57、台秀P86两个菌株的培养周期分别为63、62 d,属于中等生长速度;在生物学转化率方面,秀57最高,达到62.53%,其次为台秀P86(61.82%),二者与台秀P8813、台秀P8917这2个菌株的平均生物学效率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水平上无差异,但与秀58、秀迪1号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子实体性状指标方面,台秀P86、秀57(CK)的菌盖平均厚度>1.1 cm,厚度较优,菌盖平均直径最大,均>5.0 cm,二者的菌柄平均直径指标中均符合A级菇标准; A级菇比例最高的是台秀P86(73.10%),其次为秀57(72.52%),二者的A级菇比例均超过70%;在单袋利润水平上,秀57(CK)、台秀P86两个菌株利润较高均超过1.0元,产出投入比均大于1.30。

综合分析表明,秀57(CK)、台秀P86两个菌株明显优于其他菌株,适宜在福建省罗源地区采用窝口菌袋栽培模式上使用,二者可以进行不同菇场、不同栽培产季的互补菌株使用。其中秀迪1号在产、质量水平上均较差水平,这主要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该品种是以秀57为母本进行单孢子自交(La5×Ld2)选育而成,其栽培特性适宜福建省秋冬季偏低温季节栽培,与本试验中的栽培季节具有一定的气候差异,导致在本试验中评价不良。

参考文献:

[1]黄龙花,吴清平,杨小兵,等.基于ITS序列分析探讨我国栽培凤尾菇的分类地位[J].食用菌学报,2009,16(2):30-35.

[2]邵立平.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272-280.

[3]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等.秀珍菇退化菌株生物学特征比较及dsRNA病毒检测[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98-103.

[4]冯志勇,王志强,郭力刚,等.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3,10(3):11-16.

[5]卢政辉. 巨菌草代料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8(4):19-22.

[6]罗信昌,陈士瑜.中国菇业大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王增术.福建罗源秀珍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食用菌,2010(6):5-6.

[8]卢政辉,饶益强.秀珍菇高产栽培轻简设施的应用[J].食药用菌,2012,20(1):17-19.

[9]周忠宝,黄瑞海,李家全,等.我国黑木耳代料窝口机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食用菌,2015,34(2):85-86.

[10]韩宝利.菌袋窝口机:中国CN201120025102.0.[P].2011-08-17.

[11]车斌.一种菌袋窝口机:中国CN201220179104.X.[P].2012-10-31.

[12]石志龙.全自动菌袋的递袋、窝口、理棒、插棒、装框系统:中国CN201320040671.1.[P].2013-07-03.

[13]哈尔滨理工大学.食用菌自动取袋、套袋、装袋、窝口、插棒一体机:中国CN201420166438.2.[P].2014-10-08.

[14]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菌袋窝口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国CN201410690893.7.[P].2015-03-25.

[15]马晓龙,吴仁锋,杨绍丽,等.平菇栽培窝口制袋技术[J].食用菌,2015(3):32-33.

(责任编辑:林玲娜)

猜你喜欢
筛选
环境中产铁载体真菌的筛选
拮抗黄芪根腐病菌的根际促生菌的室内筛选与鉴定
也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农药筛选试验报告
水稻中后期病害药剂筛选试验初探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爱马仕“筛选”顾客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老化评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