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英雄观”

2021-09-22 08:58吴敏文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1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任正非包容性

吴敏文

现在就是英雄辈出的年代

“二八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因此也叫“帕累托法则”,即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约20%的成员,贡献了整体效益的80%;其余80%成员,仅贡献整体效益的20%。由于20%和80%两个数字具有关键意义,因此又称“二八定律”,在解释客观事物时具有普遍意义。但也正因如此,遵循“二八定律”的组织和团队,效益只能达到一般水平。一个组织和团队要超乎群伦、傲视同侪,就必须打破“二八定律”,挣脱它的“魔咒”。华为能够从无到有并快速成长为业界全球大佬,得益于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用他独特的英雄观成功破解了这一“魔咒”。

其一,“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基因”,这是任正非的“群体性英雄观”。

历尽艰辛的任正非,涵养了博大的英雄主義情怀。他向华为青年喊话:“历史呼唤英雄,当代中国迫切地呼唤英雄群体,华为青年当仁不让。”在华为内部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大声疾呼:“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英雄基因。当我们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时,我们是英雄;当我们艰苦奋斗,不断地超越过去时,我们是英雄;当我们克服困难,愈挫愈勇时,我们就是真正的英雄。”“当今世界,群雄逐鹿,天下振荡,是英雄好汉就站出来,华为才大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和通信业才大有希望。”

央视记者董倩问任正非:“面对美国打压,华为逆势成长,大家都觉得您是英雄,您接受吗?”任正非回答:“不接受,我是狗熊。”任正非是否英雄,事实早已证明,社会早已公认。任正非这样回答,是因为在他的心中,19万华为员工才是真正的英雄。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公司,面对全球最杰出对手和业界最残酷竞争,竞争取胜单靠一个任正非成为英雄是不够的,靠少数高层精英成为英雄也不够,必须产生英雄群体,让英雄从溪流变成潮流。这就是任正非“群体性英雄观”的产生机制和本质内涵。

其二,“过了救灾线,尿了裤子也是英雄”,这是任正非的“包容性英雄观”。

“5·12”汶川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灾区通信被大量毁坏。面对灾情险情,华为人毅然逆行,开赴灾区恢复通信,为抢险救灾提供关键支撑。任正非说:“只要过了汶川救灾线,尿了裤子的也是英雄,一共427名员工,都发了金牌。有一点点成绩就是英雄,才会有千军万马上战场。”任正非强调:“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要宽容英雄,我们把英雄和先进的比例保持在60%~7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造就英雄群体,一方面要扩大英雄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宽容英雄的缺点。英雄也是血肉之躯,面对危险,英雄也做不到毫无惧色。“尿了裤子的也是英雄”,非常典型地概括了任正非的“包容性英雄观”。据科学统计,在一个群体中,对20%的人进行奖励,可以调动60%的人积极竞争。华为是高科技公司,进入的门槛就很高,团队人才济济。如果将奖励比例限定在一般团队的20%,难以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任正非将奖励的比例升高到60%~70%,符合团队高科技人才比例高的实际,有效调动了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其三,“奖优”与“罚劣”并举,这是任正非的“竞争性英雄观”。

任正非说:“大家不要做昙花一现的英雄,当谁想躲在成就上睡一觉时,英雄之花就凋谢了。”“在肯定和奖励先进的同时,我们每年对最后面的30%~40%进行末位淘汰,这样来逼着大家前进。通过奖优罚劣激发英雄主义行为,使19万员工始终充满活力。”

“包容性英雄观”如果没有边界,就会蜕变为“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对此,任正非将“奖优”与“罚劣”并举,以竞争激发动力。这是任正非“竞争性英雄观”的体现。任正非强调:“前进的动力既包括核动力、电动力、油动力,也包括煤动力、沼气动力。”这就是竞争机制的多样化,价值体现的多元化,你有一点亮,就有机会闪光,但你如果“睡觉”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综上所述,任正非的 “包容性英雄观”最大限度地呼唤和容纳英雄,“竞争性英雄观”排除泛英雄主义和平庸怠惰,目的是成就“群体性英雄观”,造就英雄群体。任正非的“英雄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让华为公司成功破解了“二八定律”。有人说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任正非却以他独特的“英雄观”,为华为注入了英雄主义情结,塑造了英雄主义品格,激发了英雄主义动力。“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华为面对逆境勇猛前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任正非包容性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焦点任正非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