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未来,打通上海孵化行业服务示范链条

2021-09-23 02:15管浩
华东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断代孵化器开发区

文/管浩

要真正激发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在进一步探索孵化器运行模式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

没有人是天生的企业家,很多创业者在初期都潜心于技术和产品的研究,比较缺少公司的综合管理经验。因此,有专业的科创服务团队来承担管理职责和风险把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孵化器针对不同入驻企业的情况,提供多方面服务,比如组织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课程、推介职业经理人团队、提供专业管理咨询服务等,在培养优秀职业经理人的同时,也在提升入驻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营造出一片“创业的乐土”。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20年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我国孵化器数量已达5206个,其中有117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随着国内创业热度不断攀升,未来这一数字也会继续扩大,尽管现在很多孵化器都提出打造创业服务生态圈,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并没有多少,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资源有限。

从此前的WeWork折戟IPO到优客工场“流血”上市,我们可以看出众创空间甚至孵化行业的下滑现象。那么,当政策资源有限时,我们是否应当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质的“母鸡”身上,加强对“母鸡”的培育。

如今,上海孵化器板块林立,但相互之间交流甚少,而相互各自的生出来的“鸡”却在不断流动。对此,漕河泾开发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提议:“我们还是要加强区域联动,如何增强孵化器之间的交流机制,将有限的资源联动,形成互补,真正打通孵化服务链条,或许这才是我们孵化器人目前该思考的问题。”

但事实上,孵化器之间的合作远不止于资源置换,孵化人才的缺失也是影响孵化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谈及上海孵化行业的领军人物时,漕河泾开发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感慨到:“我们往往想到的还是那些60、70后的前辈们,而在80、90后这一代青年人中似乎还没有出现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孵化器人,这似乎也形成了‘人才断代’,而导致断代的根源之一就是机制问题。”

目前,上海孵化器的种类和运行模式较多,总体可以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两大类。“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在非营利性孵化器之中出现了孵化服务人才的转岗与流失,同时也影响了孵化器的运行机制和效率,这其实也和激励制度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漕河泾开发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补充道。

因此,根据目前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市场化趋势,未来想要真正激发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与动力,政府在进一步探索孵化器的运行模式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相关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使其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断代孵化器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三代铜爵的断代与辨伪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梁冠华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