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投入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效应研究

2021-09-23 05:12潘文富杨品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科技创新

潘文富 杨品瑞

【关键词】R&D投入;科技创新;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8-0007-03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新时代中生存,需不断更新自身的生产技术,使企业时刻处于行业的技术前沿,保持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保证企业能够健康长远发展。

2018年,贵州省R&D投入经费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1亿元,较2017年增长26.8%,R&D投入强度为0.82%,但不容忽视的是贵州省R&D投入强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贵州省企业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R&D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一步。企业是R&D投入的主体,高质量的R&D投入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保证,然而R&D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若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却不能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改进,在这种情况下R&D投入既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又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R&D投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亦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负担。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针对贵州省企业R&D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效应进行研究,评价其R&D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终为贵州省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文献回顾

1.1 影响R&D投入因素的研究

R&D投入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外Raith(2003)发现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会愈发重视R&D投入[1]。国内顾元媛等学者(2012)论述了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企业决策会导致企业R&D投入不足[2]。此外,制度环境、董事会规模和慈善捐助都是影响R&D投入的重要因素(朱丽娜等学者,2017;沈弋等学者,2018)[3-4]。田鑫等学者(2021)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外资持股降低了企业R&D投入,但是提高了企业研发效率[5]。

1.2 R&D投入对企业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学术领域对R&D投入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外的主流观点认为R&D投入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例如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R&D投入越多的企业,其运营绩效表现更好(Eberhart等学者,2004;Hsu,2006)[6-7]。国内学者韩先锋等学者(2018)认为只有企业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时,R&D投入才对企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8];王莉莉等学者(2021)通过分析中小板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R&D投入对企业发展有着正面影响[9]。

1.3 R&D投入对科技创新的相关性研究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R&D投入对科技创新有着积极影响(Chang-Yang Lee,2009;唐勇等学者,2013;李爽,2016)[10-12],也有学者认为R&D投入对科技创新有着负面影响(胡义东等学者,2011;袁小宇,2019)[13-14],更有部分学者认为R&D投入与科技创新呈现倒“U”形关系(Lin,2014)[15]。喻贞等学者(202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若政府有适当的R&D补贴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过高的补贴会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负面影响[16]。

由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发现,产权保护力度、市场环境、董事会规模等皆会影响R&D投入;关于R&D投入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R&D投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R&D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结论不一致,尽管多数学者认为R&D投入对科技创新有着正面影响,然而有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更有部分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两者是倒“U”形关系。基于此,本文拟选取贵州省2009—201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丰富相关学术研究,并为贵州省企业R&D投入决策提供参考。

2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取

2.1 研究设计

本文以2009—2019年贵州省上市公司的各项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为了确保数据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剔除了研究期间内被PT、ST的企业;剔除了研究期间内未披露R&D投入与专利申请数量等数据的企业;剔除有异常值指标的企业。最终获得22家公司共计242组年度面板数据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以往学者的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R&D投入对专利申请数量之间呈现正相关。

假设2:R&D投入强度对专利申请数量之间呈现正相关。

2.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企业研发活动统计报表制度》中,其衡量科技创新的指标有当年专利申请数量、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由于我国对企业的新产品与新市场等并未有规范性要求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最终选取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此外,专利申请数量能够较好地体现企业的科研成果,还具有可比性、通用性等优点。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专利申请数量作为科技创新的衡量指标。

(2)解释变量。本文以R&D投入、R&D投入强度为解释变量。其中,R&D投入为绝对指标,是指R&D投入金额的数目;相对指标是指R&D投入强度,其优点在于可横向比较各企业R&D经费的投入程度,目前R&D投入强度有两种算法,其一为研发支出与总资产的比值,其二为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本文選取的是第二种算法。

(3)控制变量。在任何行业中,企业规模都有大有小,而企业规模的不同会对企业的科技创新产生不同影响。一般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大,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科技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企业规模作为R&D投入对科技创新效应影响的第一个控制变量,用公司本年总资产取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指标。

资产负债率是用以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而言,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会造成R&D投入的压力,因此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R&D投入对科技创新效应影响的第二个控制变量,用企业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最终本文根据样本数据及假设1、假设2做出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P=β0+β1RD+β2SIZE+β3LEV+ε0

模型2:P=β0+β1RDI+β2SIZE+β3LEV+ε0

3 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贵州省2009—2019年上市公司各项数据发现:贵州省内R&D投入强度最大值为0.276,最小值为0,平均值仅为0.029,这表明在贵州省内除少数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较大外其余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偏低;贵州省内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最大值为89.4%,最小值为3.1%,平均值为46.1%,标准差为21.5%,这表明贵州省内各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差异较大。企业规模平均值为22.388,说明贵州省内中等规模企业占比较大(见表2)。

3.2 相关性分析

从Pearson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R&D投入和R&D投入强度与企业专利申请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分别为0.304和0.389,并且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R&D投入和R&D投入强度与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112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并非一定对科技创新有着积极影响,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55,但是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相关系数见表3。

3.3 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可知,贵州省2009—2019年上市公司模型的Adj.R2为0.198 6,说明在企业申请专利所有的变动中,模型可以解释其中的19.86%;F统计量为16.174,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的设定是有效的。R&D投入与R&D投入强度的系数估计值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R&D投入及R&D投入强度与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R&D及R&D投入强度的提升,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也会增加,假设1和假设2得到证实。此外,本次回归分析中各个变量的VIF值均为1~3,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结果见表4。

4 对策建议

(1)保持R&D投入的可持续性。从R&D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数量的关系来看,两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如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单次的R&D投入资金并不足以让企业获得长远且稳定的收益,因此保持R&D投入经费的可持续性显得格外重要,企业要避免过度投资,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最优的R&D投入强度。

(2)加强对贵州省内企业的政策引导。相较于其他省份,贵州省内企业R&D投入强度普遍不高,R&D投入经费差异较大,政府应意识到科技创新对贵州省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引导对部分企业加以激励和补贴,创建体现效率、促进创新的良好市场氛围及政策机制,引导企业加大自主资金投入,科学地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3)重视R&D投入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开展研发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企业若得不到发展必然会被市场快速淘汰。因此,R&D投入应该被每一位管理者、决策者所重视,也应该要明白研发效率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重视R&D投入并提高专利数量,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上的创新。

参 考 文 献

[1]Raith M.Competition,Risk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4):1425-1436.

[2]顾元媛,沈坤荣.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R&D投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0):77-88.

[3]朱丽娜,贺小刚,贾植涵.“穷困”促进了企业的R&D投入?——环境不确定性与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效应[J].经济管理,2017,39(11):67-84.

[4]沈弋,徐光华,钱明.慈善捐赠、R&D投入与财务资源的调节作用——基于战略间互动视角[J].管理评论,2018,30(2):159-171.

[5]田鑫,張晨.外资持股对企业研发的影响——考虑外资自主选择因素的实证检验[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0(5):33-43.

[6]Eberhart A C,Maxwell W F,Siddique A R.An examination of long-term abnormal stock returns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following R&D increases[J].Journal of Finance,2004,59(2):623-650.

[7]Hsu P.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aggregate risk premiu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

94(2):264-279.

[8]韩先锋,董明放.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95-101,116.

[9]王莉莉,韩道琴,张宸恺.中小板公司股权集中度、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J].会计之友,2021(3):117-123.

[10]Chang-Yang Lee.Competition favors the prepared firm:Firms R&D responses to competitivemarket pressure[J].Research Policy,2009,38(5):861-

870.

[11]唐勇,蒲佐毅.新疆R&D经费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1):10-15.

[12]李爽.R&D强度、政府支持度与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软科学,2016,30(3):11-14.

[13]胡义东,仲伟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4):80-85.

[14]袁小宇.研发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15]Jun-You Lin.Effects on diversity of R&D sources and human capital onindustrial performa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5):168-184.

[16]喻贞,胡婷,沈红波.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激励创新抑或政策性负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62(6):145-153.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科技创新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