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向南?向北?

2021-09-23 03:32白羽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德州市德州经济圈

白羽

德州城市风景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因明朝初期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通过运河经德州北上向京师漕粮,德州被誉为“九达天衢”。

如今的德州,在德州市市长杨洪涛眼中是“一个中不溜的城市”,“既不穷也不富,很有代表性”。

虽然身处“多圈下交接处”的城市发展现状,但德州正面临选择性困难:向南,还是向北?

高歌猛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地区机械工业非常薄弱。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德州着手恢复德州电厂,此后,建华铁工厂、益民铁工厂等陆续迁来德州,成为德州后来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

这期间,受益于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政策影响,基于德州的资源优势,各地纷纷开办棉纺织厂、针织厂、铁厂等企业,形成了兴办工业项目的高潮。

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后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德州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198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1984年,全市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10,占山东省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外调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交通设施投入的不断增加,大规模修建的高速公路迅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那时,德州正着力进行招商引资,一批工业园区开始形成。

1992年到2002年,德州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2%,GDP总量1994年突破100亿元,此后几乎每两年就上一个台阶,2002年达到461亿元,比1991年增长5.8倍。人均GDP达到8496元,比1991年增长5.4倍。

2003年,德州提出实施“两个东进、三区联动”战略,河东新城建设正式启动。

2009年初,以京沪高铁建站为契机,德州又审时度势,提出“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完善新城区,规划启动高铁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不断为经济社會发展拓展平台阵地。

2015年-2020年对德州来说无疑是融入国家战略的关键5年。2015年,德州被正式纳入京津冀经济圈,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列入京津冀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并明确了“一区四基地”的战略地位,即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2019年12月,山东提出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随后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动包括德州在内的7市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

这一年德州37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建设项目库优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到了2020年,又有4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建设项目库。

但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不上不下

2020年5月,山东省领导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在2019年度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双招双引指标排名后3位的城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上述两项考核指标,德州市均在垫底之列。在当年7月的《问政山东》节目上,德州市市长检讨:营商环境这么差,有什么脸面招商引资?

今天,历尽千年繁华的德州,留给世人的除了“扒鸡”等屈指可数的几个碎片化印象之外,更多的是平静与寂寞,甚至自嘲为“中不溜之城”。

环顾周边地市,2019年德州GDP总量历史上首次被菏泽超过,低于河北沧州,仅占济南的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沧州、滨州、菏泽,仅占济南的23.6%。

而直接反映地区活力的人口因素亦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18-2020年,德州市常住人口分别为581万、574.85万、561万,呈现净流出态势。

纵观全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德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和黄三角开发带之中,但现实中,北京天津的产业去往德州很难。“我们来北京对接过多次,他们对于到德州投资还是有一定顾虑。不过,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这种努力”。

向北,德州虽然在北京、天津产业辐射范围内,理论上由于产业梯度存在,具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优势,但在位置上德州被河北省沧州、衡水阻隔,使得德州不可避免地面临屏障效应的挑战,在同等资源分配上难以被优先选择,这是德州人必须面对的现实。

向南,随着山东省强省会战略实施,济南省会经济圈逐渐形成,然而济南希望纳入的是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齐河县,很难说会对德州整体形成有效辐射作用。

在资源禀赋方面,除了交通,德州并不具备突出优势,京沪高铁开通拉近了德州与京津的距离,无疑会加快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但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德州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城市的挤压。

此外,向南向北发展战略的摇摆还与德州主官频繁调整有关。

那么,德州的未来在哪里?

向南向北发展战略的摇摆还与德州主官频繁调整有关。

“被低估”

一座城市的战略选择需要综合考量多重因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在此无法简单地描述清楚,用简单的模型分析,无外乎首先要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挖掘未来发展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

那么,德州的优势是什么?

德州市作为山东的“北大门”,向北对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独特的地缘优势,让德州与京津冀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德州市德州经济圈
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织线上教学专项培训会议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鸟屎运
学生写话(4)
【大照片】上帝视角看德州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