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陈羽纶

2021-09-24 13:22林巍
英语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陈先生信件杂志

林巍

【编者按】今年9月第9期是本刊累计出版400期,10月本刊创刊40周年。40年来,幸赖英语教学界和翻译界众多专家、学者鼎力襄助,一代代英语学习者深情厚爱,恰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方有40年出版400期的成果。

为追念一路走来的不易,感谢作译者、读者、相关合作单位对杂志的帮助,我们在9、10两期上辟出专版刊登读者征文和各方贺词,与大家共忆珍贵往昔,憧憬更美未来。

一晃,《英语世界》已经诞生40年了。此时,不禁想起了陈羽纶先生,该刊的创办人。与他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就像在昨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资深编辑、翻译家,这我是知道的,但直到某天他突发异想,决定办一本全国独创的英汉对照杂志,我才和他有了更多的个人接触,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成了忘年交。

据我所知,馆里答应他办杂志的条件,就是没有条件——一无资金,二无人力,三无编制,四无房屋。所以,从策划、选题、编辑、审稿、出版、经营、发行等全靠他自己。他当时已年逾花甲,但人很精神、睿智、干练,全然不像一个饱经磨难的老人。他有很多想法,要干很多事情,正是当时国家刚从十年动乱走出后一代知识精英的典型风貌。

于是,北京站正对面的顶银胡同36号,一座德国式老旧三层小楼,他的家,成了编辑部,一群大都退休了的英语教师、编辑,聚集在了他的麾下。我当时在文化部下属的一个杂志社,后调往外文局,亦从事英语编辑,因工作关系与陈老相识,他也欢迎我来此兼职。我每次骑车来这里,都看到长辈们趴在小屋、楼道、走廊、阳台的简陋书桌甚至是纸箱子上改稿、校稿、定稿,还有从印刷厂拉来的一捆一捆刚出版的杂志……俨然是一家民间出版机构。

该杂志在广大英语爱好者特别是大学生中不断走红,单期发行量一度达到了35万册,可算是中国出版史上同类刊物中的一个奇迹。

陈先生的忙碌程度也可想而知。而且,容易让人忽略的是,他是个残疾人。“文革”当中,他受到种种虐待,重病染身,因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一条大腿被截肢。但他所承受的工作量,在我看来,恐怕一个年轻力壮的健全人都难以胜任。

光是各种信件就堆积如山。我试图从各方面减轻他的压力。除了选题、翻译方面的事务,他让我主要负责信件的回复。具体做法是,他定期从众多来函中挑选出需要回复的,然后逐件向我介绍相关的背景,口述需要回复的内容,由我记录下来,整理成文,他过目一下,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在那个没有电脑、网络、手机的年代,对他来讲,这不失为一种特定有效的对外沟通方式。而此项劳务是有报酬的,到了月底,他都会把一个信封塞到我手里,说:“拿着吧,辛苦了!”陈先生在这方面很大方,记得有时竟超过了我的月工资。

信件回复的内容,从开始的工作往来、读者答复,到后来他的私人信件。这样,我对他的经历、为人、家庭及社会关系等也有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他原就读于西南联大,与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是同学。后在各种战争、运动中从事英语教学、翻译、编辑、出版工作。他是华侨,海外关系“复杂”,为此吃尽了苦头,甚至落下残疾。除英语外,其实他还通晓多种语言和方言。以前,听他的口音,我一直以为他是个“老北京”,后来听他对着电话说出各种让我一头雾水的方言,才知道他原来是个“外地人”。

我们还经常就社会、时事、家庭、个人的问题聊天,有时会到夜里很晚。我们的年龄相差四十岁,但却聊得很投缘,许多观点高度一致。记得他是个相当随和的人,善于听我说,从不倚老卖老,而多用商量口吻。

我的出国留学手续办好后,特意去向陈先生告别。他表情宁静,有点复杂。“你还年轻,当然应该去留学”,但话语中也流露几分不舍。他执意拖着拐杖下楼,把我送到了大门口,使劲握了几下我的手,又拍了下我的肩膀说:“走吧!”

出国行李箱的分量是很吃紧的,但我还是塞进了好几本《英语世界》,一是为了学习,再是看见它就像见到了陈先生。到了澳洲及其他国家后,几经奔波都舍不得丢掉。

出国后我们还保持着书信来往。想来,我在他身边时,是为他代笔与别人联系,现在他却要亲笔给我写回信。有时我们也通电话;那时打个越洋电话是要咬牙的,因为相当昂贵。一些片段印象深刻:我读“自然疗法”后,他说“好!学英语最好围绕一个专业展开,而医学英语和翻译很有的做”。读硕士、博士后,也向先生汇报。记得他的一句话:“小林,到目前为止,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先生的肯定让我非常惬意。

十余年后,第一次回国,虽然知道先生已经搬家,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去寻“顶银胡同36號”,要的是找回当年的感觉。打车在那里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北京站对面已是高楼一片。的哥说:“听你口音是北京人,怎么哪儿都不认识啊?”我说:“变化太大了!”。余下的,便只有不尽的惆怅。

后来在方庄先生的新家见面了。叙旧话新,难免感叹一番。令人惊奇的是,先生的面容并无大变化,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且显出老年痴呆症迹象。他说,已基本不再参与编辑部的日常事务,年轻一代很顶劲。而且,杂志社在朝阳区买了新的办公楼。我去后,大吃一惊:当年一个身有残疾的老学者,靠办英语学习杂志,竟然可以在北京市区买下一层办公楼,今天看来简直天方夜谭!

之后,我们又相约在北大与许渊冲等他当年的西南联大老同学相聚。先生在他们当中竟然是老大哥,他说:“我实在太老了!”

先生的老年痴呆症不断加重,但每次我打电话,小保姆告诉他是我的时候,他还是要接听的,不过越来越语焉不详,前后重复。我知道,这时对他最大的安慰就是耐心听他说,正如他当年耐心听我说。直听得我心里阵阵难过,甚至泪湿眼眶。真是岁月不饶人!

2010年8月的一天,我在澳门,得知了先生去世的消息。我走到窗前,遥望北方,伫立良久。眼前浮现的是北京顶银胡同36号的那座小楼,小楼书桌前坐在我对面的先生,那个定格了的画面,无论过多少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也不会改变。

先生的遗产固然很多,但对于我,最大的就是这本杂志。每次翻开它的时候,先生的音容笑貌,都会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在我眼前闪过……

猜你喜欢
陈先生信件杂志
永远的怀念
先嗑为敬:陈先生的糖“蓄谋已久”
My Vacation
杂志收纳碗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有奖问答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