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在闽北美丽乡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5 08:45危静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闽北香草芳香

危静美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植物是美丽乡村景观营造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能与乡村中的山、田、水、建筑、道路等元素共同构成乡村形貌,同时在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芳香是植物的重要观赏属性之一,而嗅觉又让人们对园林美感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植物的“芳香美”也理应成为植物景观营造要考虑的重要元素之一[1]。

1 芳香植物介绍

芳香植物是供提取芳香油且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总称[2]。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列有芳香植物56种,芳香篇系统介绍了各种芳香植物的来源、加工和应用情况,可见芳香植物在中国种植也是由来已久[3],一般包含芳香乔木、芳香灌木和芳香草本。芳香植物具不完全统计在世界上有3 600多种,被有效开发利用400多种,我国芳香植物多达600~800多种,分属70个科200多个属[4]。福建省分布芳香植物89余科306余属758种,其中大部分具有观赏功能,颜色丰富,外形不同,气味也很多[5]。

芳香植物主要功能体现在食用、药用、材用、医疗保健、园林观赏、美化环境、驱捕蚊虫等方面,兼具景观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各类绿地中被广泛应用,如福州的花海公园、南平的薰衣草梦花园等。闽北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数量很多,笔者对一些乡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对芳香植物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芳香植物在闽北山区美丽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可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2 闽北山区美丽乡村类型

广义的闽北即今南平市全境,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闽北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20℃,降水量1 650 mm,无霜期250~300 d。上层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75.32%,山地面积的92.2%[6]。受地理条件、耕作模式和生产半径等因素的影响,闽北村落呈现“小聚落、大分布”的格局[7]。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南平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将闽北美丽乡村的类型主要分为旧村改造型、重建新村型、乡村旅游型、产业特色型、文化传承型和生态保护型,其代表村落见表1。

表1 闽北美丽乡村主要类型及代表村落Tab.1 The main typesand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northern Fujian

3 闽北美丽乡村芳香植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选取了6种类型中的代表村落——谢坊村、洋坑村、小鸠村、水井窠村、岭柄洋村、来布村、张墩村、石圳村、下梅村、高坪村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闽北山区多数美丽乡村在选择植物时选用香樟、尖叶杜英、洋紫荆、桂花、福建山樱花、桃树、铁冬青、红千层、紫薇、红枫、紫叶李、法国冬青、非洲茉莉、海桐、大叶黄杨、红花檵木、红叶石楠、毛鹃、鹅掌柴、南天竹、八角金盘、金森女贞、细叶萼距花、小叶栀子、麦冬等植物较多,其中香樟、桂花、福建山樱花、桃树、紫薇属于芳香植物,植物选择以适应当地,后期易管护为主,不同村落之间植物景观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芳香植物种类偏少、应用特色不显著、应用方式单一等问题。

3.1 芳香植物种类偏少

闽北山区各美丽乡村普遍栽植的芳香乔木主要有香樟、桂花、桃、福建山樱花,芳香灌木主要有山茶、紫薇、小叶栀子,地被和草本类除了紫苏、薄荷等较为常见的少数几种,其他香草植物种类则较少见,对具有经济效益植物的应用普遍体现在少数果树的栽植上。总之,芳香植物的种类偏少。

3.2 芳香植物应用特色不显著

在六大类型的美丽乡村中,对芳香植物的应用不能结合乡村类型彰显特色,例如没有在旅游型美丽乡村中形成独特的芳香景观以吸引游客,或者在产业特色型美丽乡村中对芳香产业或产业链开发不够。

3.3 芳香植物应用方式较为单一

对芳香景观的营造不甚重视,且植物配置形式、运用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绿化阶段,没有针对乡村庭院、乡村公园和乡村道路营造芳香景观,很难带给人们对植物植物景观“芳香美”的体验。

4 闽北美丽乡村芳香植物应用建议

4.1 适当增加芳香植物种类

闽北乡土芳香植物以乔木为主,芳香灌木和草本较少,可适当从周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的省市引进各类生长和适应良好的芳香植物,弥补芳香植物种类不足的缺憾。例如,参照杭州地区常见的芳香植物,闽北地区可以引进种植的芳香植物如腊梅、结香、木香、金缕梅、笑靥花、紫罗兰、黄荆、月见草、玉簪等。

4.2 强化不同乡村类型的芳香植物应用特色

4.2.1 改造旧村型芳香植物应用

旧村改造的类型对乡村原有的景观基底条件依赖较大,有些村落建筑密集,道路狭小,绿地面积较少。例如,延平夏道小鸠村、桥头村等,这类乡村在进行芳香植物配置时可以在庭前屋后以及街道角落等地方见缝插绿,选择具有较好观赏效果的可食用、药用的香草植物,如紫苏、薄荷、紫娇花等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有些村落依山傍水,建筑密度不大,绿地面积较多。如延平夏道洋坑村,可在湖畔岸边种植茴香菖蒲、荷花等,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紫娇花、香蜂草等。

4.2.2 重建新村型芳香植物应用

美丽乡村需有完整的规划,绿地空间相对较为充裕,建筑有庭前屋后的空地,例如延平夏道水井窠村、延平夏道岭炳洋村等,可以鼓励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多种植可食用或药用的芳香植物,也可以驱除蚊虫。在公共绿地中可以芳香植物为设计主题进行植物配置,栽植薰衣草、紫娇花、紫苏、芳香万寿菊等花或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芳香植物专类园,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起到科普作用。

4.2.3 乡村旅游型芳香植物应用

闽北山区美丽乡村中主推旅游的村落可结合乡村景点采用“香草园艺+亲子农耕+康养药膳+民宿”的模式,将芳香植物结合到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中,形成乡村游的一大特色。香草园艺区可选择具有保健作用香草植物,融入芳香疗法,打造成让游人身心放松之处,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重视身体的康养和保健。选择香草植物作为亲子农耕区的耕种对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对香草植物和农耕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将香草植物加入膳食,例如紫苏、薄荷等,除了日常食用,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且多数一二年生的香草植物具备自播繁衍的能力,便于后期的管护。笔者根据资料整理,实地走访和考察调研,筛选出可食用或药用并且适于闽北山区种植的香草植物(见表2)。因闽北地区面积较大,各美丽乡村实际的气候会有所差异,植物选择应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为前提。

4.2.4 产业特色型芳香植物应用

延平区百合花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百合花六大产区之一,有“中国百合之乡”称号。闽北的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发展百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外,也可以在不同的美丽乡村选择适合种植的芳香植物作为特色产业发展。例如,地形平坦开阔的村落,可以采用规模化的种植方式打造花田景观;炉下镇的西诺百合花田和柳叶马鞭草花田,块状连片种植,绵延到山脚,气势壮观。盛花期时吸引游客前往游赏,在花田设置相应的观景平台等,可供游客拍照、拍摄视频等,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做宣传。丘陵地貌乡村,可结合具体地形,采用专类园的形式,做不同种类植物的的香草园。例如,种植薰衣草、香蜂草、紫苏等。条件较好有农业园或相应农业设施的乡村,可以开展温室栽培或无土栽培。例如,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耐寒性相对较弱的柠檬草、罗勒、朝雾草、石莲等,可选用香草植物的种类及其特性可参考表2。

4.2.5 文化传承型芳香植物应用

闽北山区文化传承型的美丽乡村以邵武和平、政和石圳村、武夷山下梅村等为代表。和平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石圳村以白茶文化、朱子文化和紫薇文化闻名,下梅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以突显文化传承为主,但是植物景观的营造也不能忽视,优美、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提升景观整体质量和效果。可选择当地适应良好的传统园林芳香植物,如香樟、桂花、枫香、梅花、丁香等烘托传统文化氛围,见表3。

表3 闽北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可选用传统芳香植物种类及其特性Tab.3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romatic plants availablein beautiful villageswith cultural inheritancein northern Fujian

4.2.6 生态保护型芳香植物应用

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要做到保护自然生态,保持原始的青山绿水,结合农村造林,栽植花草树木,美化香化村庄公共环境。例如可以在延平西芹高坪村、浦城富岭双同村等开展生态庭院建设,发展庭院生态种植,建设小型的香花园、香果园、香蔬园等,结合其他芳香植物的种植,实现院落清洁和村容整洁,乡村空气清新、清香,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4.3 丰富芳香植物的绿地应用方式

4.3.1 乡村美院

在村民房屋周边或院落内部,都可栽植各类香木和香草植物。可依据不同区域乡村的本地植物,如闽楠、山杜英、乌柏等,结合本土的香樟、香叶树、枫香、福建山樱花、乐东拟单性木兰、丹桂等芳香乔木,搭配九里香、含笑、茶花、栀子花等芳香灌木,紫苏、薄荷、百里香、迷迭香等香草植物栽植,形成层次和色彩丰富,处处有香味植物的景观效果。也可在房屋周边栽植芳香高灌木或藤本,如含笑、月季等,形成绿色屏障,有效保护私密性,同时也能呈现自然的乡野景观。

4.3.2 乡村公园

乡村公园主要满足居民日常游览娱乐需要,兼具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是展现乡村风貌与文化的场地[8]。选择绿化植物时,要从村落建筑的特色,以游憩场地、村口和其他公共区域为重点,可将芳香植物景观营造与乡村公园的建设相结合。闽北山区美丽乡村公园的植物品种在选择过程中,可选适应当地的银杏、马褂木、枫香、红枫等季相树种,结合当地的香木植物(香樟、香叶树、枫香等),搭配香花植物(福建山樱花、桂花、碧桃、玉兰、山茶花、紫薇、紫玉兰、梅花、栀子花等),再加香草植物(薄荷、九里香、菖蒲、紫苏、柠檬草等),通过乔木+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形成层次丰富、季相交替的芳香景观,通过植物高低大小的形态、丰富的色彩、粗细不一的质地和芳香四溢的香味等方面营造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四维乡村植物景观空间,将乡村绿化建设从绿化、美化、彩化提升到香化的层面,同时也为村民的居住和游览营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4.3.3 芳香花园

不少芳香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驱除虫蚁,还具有解压、提神、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效。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变大,很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尤其需要此类芳香花园缓解精神压力。闽北山区有条件的美丽乡村,尤其是主推乡村旅游的美丽乡村,可选择一块较为完整的场地打造成由芳香植物组成的类似“芳草花园”“芳草花田”一类围合效果较好的专类园,让人们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闻着植物的芳香,使身心得到放松,有效缓解人们紧张焦虑的情绪,消除人体疲劳,还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

4.3.4 芳香步道

闽北乡村道路的行道树种可以选择香樟、天竺桂、竹柏、肉桂、香叶树等,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应用芳香植物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保健效果的芳香步道,可构建桉树、竹柏、桂花、侧柏、玉兰+柠檬、茉莉、米兰+葱兰、留兰香、月季等乔+灌+草的芳香植物配置模式的散步道,通过植物香味对散步的游人起到缓解焦虑、振奋精神、抗抑郁的作用。也可以构建以香樟、侧柏、雪松、桂花、紫薇、丁香+艾草、鼠尾草、薄荷、留兰香、百里香、迷迭香、香蜂草等乔+草的芳香植物配置模式的健身步道,起到抗菌、抗呼吸道疾病的作用。但在配置过程也要注意,如果香味杂乱而浓重,会令人眩晕不适,所以在满足解压、抗菌等需求的前提下,宜选择清香型、淡香型的植物为主,相互搭配成协调的芳香。

5 结语

芳香植物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景观,也标志着植物配置从绿化发展到美化到彩化再到香化的递进。多数芳香植物中的花香、叶香、果香等香味对人体和环境有益,也能丰富观赏者的视觉效果,提升嗅觉享受。众多芳香植物还因其具有食用、药用等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合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能提升闽北美丽乡村的景观效果,也能作为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进步。可见,各类芳香植物在闽北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闽北香草芳香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蘑菇头和小香草
蘑菇头和小香草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蘑菇头和小香草
为自己调香,造一座精油芳香花园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芳香欺骗后的幸福,恰似你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