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冰块含服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

2021-09-26 13:47蔡亚红朱玲兰林娟英
护理与康复 2021年9期
关键词:含服鼻咽癌放射性

蔡亚红,朱玲兰,林娟英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由此导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指因放射线电离辐射导致的放射区微血管壁肿胀、血管阻塞或变窄,进而出现血供障碍的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约100%,通常于放疗后2~3周出现,4~6周达到高峰,是影响鼻咽癌放疗的不利因素之一[2]。研究显示累积照射时间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呈正相关,其以口干、干咳、咽痛为临床表现,局部可有咽后壁黏膜充血,重者出现溃疡、出血,甚至进食困难,影响患者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3-4]。目前,临床尚缺乏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措施,常规溶液漱口,效果不显著[4]。本研究使用康复新冰块含服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浙江省中医院放疗科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0例。纳入标准:符合鼻咽癌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无慢性口腔及牙龈疾病史且治疗前口腔黏膜完好,KPS评分≥60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治疗。排除标准:鼻咽癌复发再次行放疗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肺等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耐受放疗的患者,未按规定接受规范化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按照入组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偶数组和奇数组,偶数组为观察组共55例,奇数组为对照组共55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9.00±11.50)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8.50±1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浙江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根治性放疗,根据临床体征和CT扫描结果确定照射范围,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 MV-X线常规分割照射,连续7周,每周5次,每次照射剂量2 Gy,总照射剂量70 Gy。对照组放疗开始至结束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每日三餐后及睡前用淡盐水漱口,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时,每日三餐前用自制漱口液含漱(漱口液配制: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每次含漱3~5 min。观察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每次放疗后及三餐后予康复新冰块含服,干预时间为自放疗开始至结束。操作方法:将康复新液倒入冰格盒内,每个冰格含10 ml康复新液,放冰箱冷冻室制成体积约2 cm×2 cm×2 cm 的康复新冰块。每次放疗后1 h内及三餐后予康复新冰块1块含服3~5 min,30 min内避免进食、进水。

1.3 评价指标

放疗过程中每周评估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及口腔疼痛程度。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判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黏膜无变化为0级;黏膜充血或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为Ⅰ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为Ⅱ级;融合性纤维性黏膜炎或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为Ⅲ级;黏膜出现溃疡出血或坏死为Ⅳ级[5]。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估口腔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多时点重复测量资料,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

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 例

2.2 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

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两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x2=11.236,P=0.001。OR(95%CI)为0.304(0.151~0.610),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

2.3 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比较

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两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分级程度比较,x2=13.968,P<0.001。OR(95%CI)为0.271(0.137~0.536),提示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程度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

2.4 两组口腔疼痛程度分级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重度口腔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2.73%和89.09%,两组疼痛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口腔疼痛程度比较 例(%)

3 讨论

3.1 康复新冰块含服可防治口腔黏膜炎

康复新液含有能增加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的粘氨酸、粘糖氨酸等成分,可增强免疫、新生肌肤、外敷创伤,促进溃疡愈合,以减少口腔内真菌感染的机会,进而减轻和延缓口腔黏膜炎的发生[7-8]。同时,冰块含服可降低口腔及咽部温度,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充血及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的局部损伤[9]。本研究采用康复新冰块含服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结果显示观察组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新冰块含服可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分级。

3.2 康复新冰块含服减轻口腔疼痛程度

康复新液富含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的表皮生长因子,可增强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新的细胞生成及口腔黏膜的愈合,缓解口腔溃疡处的疼痛。同时,冰块在降低口腔内温度的同时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痛觉敏感性的作用,减轻溃疡疼痛,抑制口腔内细菌生长和繁殖,降低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9-10]。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腺体急性反应会导致以口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唾液分泌减少症状[11]。使用冰块含服有助于减轻腮腺水肿、腺体急性反应和口干症状,进而增加放疗患者的口腔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重度口腔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2.73%和89.09%,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新冰块含服可减轻口腔黏膜炎患者的口腔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含服鼻咽癌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太空处置的可行性分析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药物舌下含服有讲究
含服参片看准时机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