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 学中玩

2021-09-26 01:21许晶晶
求知导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

许晶晶

摘 要: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有时这种天性能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必要不断对自己的课堂进行雕琢,充分利用好幼儿爱玩的天性和强烈的好奇心,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大胆探索新知,不断接受知识的润泽和滋养。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上,希望对构建更高质量的、学玩结合的幼儿课堂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思考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4-0008-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中小学教师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但是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教育改革只是中小学的事情,与幼儿教育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显然是非常不恰当的。幼儿是祖国最娇嫩的花朵,如果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其会更加积极地面对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收获更卓越的人生。

一、课程游戏化的含义

课程游戏化的一个突出理念是利用兴趣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幼儿来说,兴趣往往伴随着好奇,伴随着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在兴趣的驱使下,幼儿极有可能对知识产生一种探索倾向,这种探索倾向的作用机理与植物的趋光性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它能够让幼儿不断产生“我要玩”的想法,同时将游戏之舵和学习之舵交到幼儿手中[1]。

在幼儿教育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教学方法萌芽并发展于诸多一线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凝聚了很多优秀幼师的心血,是一种高效的、普遍适用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对于课程游戏化的含义,我们可从字面上来进行理解,通俗地说,就是让幼儿边玩边学,将知识渗透到游戏过程中[2]。在进行课程游戏化设计时,幼儿教师必須注意以下几点:切忌在同一堂课上出现多次游戏,游戏设计应求质而非求量;切忌游戏与知识衔接得太过生硬,尤其切忌强制性灌输知识,那样必然会适得其反;同一类游戏不宜出现多次。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对游戏的高参与度。在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游戏时,教师一般要以该节课程的主题为中心,让游戏服务于这个主题,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其实,每位幼儿心中都埋藏着一颗游戏的种子,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所言: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幼儿教师应努力使这颗游戏的种子茁壮成长,让它最终结出无数的知识硕果。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能够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真正全面健康发展。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进行具体诠释。

第一,从幼儿本身来说。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这也提示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努力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而很多游戏恰恰就是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设计和展开的[3]。例如,“我是小小环卫工”这个角色扮演游戏就有助于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幼儿的文明素养。幼儿还能够在游戏中习得许多有益的、人生必备的实践技能,掌握更多的生活本领,从而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初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在穿衣大赛这样的游戏中,幼儿能提高自己的穿衣技能。另外,游戏还能够激发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幼儿自信心,也就更容易引导幼儿养成活泼开朗、阳光外向的良好性格。

第二,从游戏本身来说,游戏能够赋予幼儿园课堂满满的生机与活力,让幼儿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第三,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充分贴合了当前幼儿园教学实际,符合幼儿园教学规律和幼儿教师的认知水准。从教师角度来说,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技能,还有助于刺激幼儿教师全身心投入幼儿教育事业中,精心设计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课程内容,巧设多样游戏

不容忽视的是,近几年,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教学体制机制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的手段愈来愈趋向灵活多样,相应地,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4]。首先,幼儿教师要对改革后的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究、深入精研,从而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并使游戏与课程完美融合、相互渗透。其次,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伸展拳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游戏。例如,某音乐课上,教师需要向幼儿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片段,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对声音的感知能力。那么在欣赏乐曲前,教师便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这样一个游戏:两人一组,组内一个成员闭上双眼,另一个成员敲击教室内的不同物体,如地板、黑板、桌椅板凳等,让闭着眼的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这个游戏无疑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仔细感受和聆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这种情况下再去欣赏各种乐曲,也会更加轻松、流畅、自然。如果这时向幼儿播放《找朋友》这首儿歌,幼儿就会完全沉浸到儿歌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甚至为“找到一个好朋友”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而开怀大笑。

(二)结合幼儿天性,进行游戏教学

无论设计什么样的游戏,幼儿教师都一定要确保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活泼好动,情绪多变,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观察事物比较分散,对事物的印象比较直观、简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也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结合各种游戏对幼儿进行知识启蒙和教育,以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还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善于对周围事物进行模仿,尤其是善于模仿教师。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并坚持严格约束自己,努力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良师形象。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
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基于对话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民歌童谣渗透幼儿园教学活动研究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