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的策略分析

2021-09-26 00:10孙启浩
中华手工 2021年3期
关键词:艺术化动作体育

孙启浩

摘 要: 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教师摒弃了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而采用艺术化的活动新形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指出了当前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总结出了一系列体育活动艺术化的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

关 键 词: 中小学体育;艺术化;活动策略;重要性

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体育学科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科目,在此种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不仅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效地培养了中小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为中小学生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就当前中小学体育活动实践而言,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为了改变体育活动的现状,教师可以采用艺术化活动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学习条件,继而达到成功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的重要性

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灵活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手段,提升体育活动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目的。

(一)有利于提升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活动方式的优劣性直接决定活动的质量,对于中小学体育活动而言,很多学生认为体育学科不是主要学科,所以在心理上就存在一种“可学可不学”的认知,同时体育运动的方式较为枯燥乏味,而在双层因素的影响下,体育活动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1]。然而当教师采用艺术化活动方式时,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语言、表情和动作等元素,合理地融入体育运动中,以此赋予体育活动艺术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最终达到提升体育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效果。由此可见,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对提高活动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兴趣和积极性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动力,所以中小学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体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结合艺术化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将丰富的语言、表情等元素,合理科学地融入体育活动实践中,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习惯。

二、中小学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运动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直接影响了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其中,体育活动方式单一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在运动思想和认知上有所偏离,所以导致体育活动实践常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不仅造成学生无法习得有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第二,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常伴有应付的心理,即使是在进行动活动时,也只是对学生做简单的示范,而不重视学生是否学会、是否感兴趣。以上种种问题突出了中小学体育活动方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学生缺失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就中小学体育活动而言,却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首先,体育活动中教师只重视活动的进程,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体验,促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活动知识。其次,教师仍然坚持采用“一言堂”的活动理念,占据了课堂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出“主宰者”的身份,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体育学习的自由和空间。

三、中小学体育运动艺术化的策略

(一)准备过程艺术化

备课环节是活动的初始阶段,更是影响活动质量的关键步骤,所以要想推行和实施体育活动艺术化,教师必须进行科学性的备课工作[3]。首先,教师需要详细地了解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以探明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并且在体育课件中作出合理的调整。其次,在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后,要在备课中艺术化地运用各种活动资源,同时还要重视活动内容选择的艺术性,一来提升体育活动的艺术化,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体育实践活动较少,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就可以在备课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体育实践比重,以“短跑”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合理地缩短技巧活动的时间,或者将技巧活动融入实践活动中。此外,为了提高体育活动的艺术化,教师在设计活动课件时,可以将活动语言、动作等元素考虑其中,如在短跑活动中,遇到学生始终无法掌握动作技巧时,需要运用何种语言或者动作,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教师在示范“起跑”动作时,可以采用形象的活动语言,“同学们在电视节目中,是否见到过豹子准备发动攻击时的动作,起跑也是一样,眼中要时刻盯住目标,然后奋力出击”,语言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配合标准的“起跑”动作。通过采用艺术性的活动语言,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活动的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艺术化

组织活动对于中小学体育活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更是保证体育课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必须重视组织活动的艺术化,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舒适、和谐、高效的体育学习环境[4]。首先,体育实践课的组织和开展,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操场,所以体育实践课具有活动场所大、场地情况复杂和人际活动频繁等特点。因此,教师必须艺术化地设计活动组织形式,确保每一种活动资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其次,艺术化的组织体育活动,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体验,尽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和意愿。例如,体育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做游戏的心理需求时,就可以结合体育活动的内容,设计出与之相应的游戏活动。以“篮球投篮”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告知学生游戏内容,“每组学生依次进行投篮,进球数量最多的小组即为胜利”。同时,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投篮”动作,并且及时对动作不标准的学生,做好指導和纠正。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实施活动组织,不仅彰显出了体育运动的艺术化,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三)活动评价艺术化

评价和总结是常用的活动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找寻到学习中的不足,从而使学生作出针对性的改进。因此,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可以从评价总结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5]。首先,艺术化的评价,在于教师使用的评价方式是否具有艺术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灵活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的因素,一来提高评价的效用,二来营造和谐的体育活动氛围。例如,教师在开展“篮球投篮”活动时,有些学生总是无法正确掌握“投篮”的动作,像是“五指张开”“中指食指拨动篮球”“小臂带动大臂”等动作要领。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艺术化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如教师单独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可以合理地运用一些“小动作”,如篮球比赛中常用的“击掌”“碰拳”等鼓励动作,以此放松学生的心情,并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判断出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依然紧张无措,教师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运动语言进行引导,像是“有没有见识过倒马桶式的投篮,老师给你演示一遍,注意观看机会只有一次,当然这个招式并不是老师的绝招,所以老师还是希望你能够掌握标准的投篮动作”。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评价和总结,不但可以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敬佩。其次,艺术化的评价和总结,还应该提高对情感的重视,主要是由于情感教育在特殊条件下,效果更加有效,所以艺术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活动艺术化,对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和效率,以及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活动中,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出更加丰富、生动和高效的艺术化活动方式,从而为中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高校健美操教学如何融合美育[J].文教资料,2020(29):230-231.

[2]刘慶昌.关于教学艺术的基本理论判断[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4):85-93.

[3]谭酉群.体育与艺术存在关系的哲学省思[D].江西师范大学,2020.

[4]刘嘉昊.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刘杰婷.成都市中学体育教学的伦理审视[D].成都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艺术化动作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我们的“体育梦”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