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21-09-26 00:19马宏伟
人民论坛 2021年25期
关键词: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马宏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凝聚力 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命运,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对我们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实现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

“旧中国是一盘散沙”,这句话孙中山先生讲过,毛泽东同志讲过,邓小平同志也讲过。正因为是一盘散沙,所以没有办法抵御外敌入侵。近代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首都三次被外国侵略者攻占,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工业基础、武器装备不如人家,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没有被组织起来。

有了中国共产党,局面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方能取得完全胜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方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何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鲜有胜绩的局面?就是因为旧中国是一盘散沙,而在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解决了挨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从社会结构上解决了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盘散沙问题。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不可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及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国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最直观的检验。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展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社会动员力、组织力、协调力以及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组织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正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党从开创之日起,就是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依据马列主义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因而它在幼年时代就具有高度的纪律性、战斗性以及和中国人民血肉不可分离的联系。”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再经过近30年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团结》文章中郑重宣告:“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这样的号召和部署,全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分布在各种公有制组织当中。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工程,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也应看到,这样的“组织起来”,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人民公社化基础上实现的,它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中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强化,以致经济社会体制逐渐趋于僵化,越来越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活力释放。

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活跃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因而“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人民组织起来、活跃起来、凝聚起来具有了强大内生动力和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废除,不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不论是外资企业的引入,还是个体私营经济,乃至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对内搞活,还是对外开放,都促使新生事物大量涌现。尤其是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务工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有活力。

猜你喜欢
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说“凝聚力”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