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

2021-09-26 01:27吴虹蓁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德育教学小学语文

吴虹蓁

【摘要】家校共育成为现代小学教学的重点课题,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发掘其互补性、协调性、共融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是家校共育的主要阵地,伴随素质教育要求、内涵的不断延展与深化,对于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同样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和要求。因此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度把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德育发展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德育教学成为现代小学语文课程的常态化内容,构建家校共育的高效教学体系。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家校共育的是发展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优质教学手段,利用家庭的情感化教学以及学校教育的科学规划,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提高自身的语文德育知识内容,让德育教学渗透与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基于现代教学的基本导向目标,结合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要求,以及自身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发挥家校共育的绝对优势,构建小学语文德育教学高效体系。

一、浅析小学语文德育家校共育的问题与不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高效教学的关键措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家校共育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因此要构建高质量的家校一体化教学,就应当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首先,传统的家校共育教学存在信息的滞后性,即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或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精准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也无法及时进行反馈,从而导致教学的整体效率降低;其次,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的方式辅助德育教学的渗透,家校共育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渗透语文德育知识的重要方式,而相关教师经常忽视实践内容与课本知识的相互融合,进而造成课堂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局限,不利于整体教学的进行;最后,是教师在语文德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层面缺乏创新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导致语文德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元化程度有所降低,从而影响学生整体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不利于课程的整体发展和进行。

二、探究小学语文德育家校共育的策略与方法

1、情景融合,提高语文德育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语文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增设实践化教学的模式,通过校园知识和家庭实践的相互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课程知识进行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同时巧妙利用家庭情景作为主要依托,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语文德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父爱如山》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家庭情景教学的模式辅助课堂知识的传输,即教师在完成课题教学目标的同时,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课后家庭学习中,学会如何与父亲相处,如何理解父爱以及如何感恩父爱,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可以帮助父亲做家务、为父亲捶背洗脚等,并完成一篇活动感受的文章,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分析上述案例可得,在家校共育中落实语文德育知识的有效渗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情景式教学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环节深化德育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并利用正确的知识理论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知识水平。

2、信息互通,落实家校共育一体发展

语文德育教学应当逐步发展为常态化教学模式,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结合,并落实好家庭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匹配程度,构建高效化的家校一体教学模式,强化德育知识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德育知识能力。

比如,教师在日常的语文德育教学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现代化的通讯软件进行家校信息的及时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在信息平台中转发、分享相关的德育文章或资料,提供于学生或家长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应当将课时进度和每日知识点、课后作业等进行发布,并鼓励家长在信息平台中于教师交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分析上述案例可得,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家校一体化课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高质量家校共育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教师要注重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学目标、方法、理念的传达与落实,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家校共育对德育课堂的积极作用。

3、多元授课,增强德育教学生动构建

生动的教学往往是开启高效授课的基石,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为德育课堂增添趣味性和多样性,因而教师需要把握语文德育课堂策略的有效构建,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趣味性的知识导向,采用多元化的课堂表现形式,从而为高效化的语文课堂添柴加火。

比如,在教学《黄继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诗歌的情景构建,通过信息技术将音乐、图片、视频、文字等具体信息进行整合,并选取故事产生时期的相关影音资料作为情景构建的主要内容,从而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代入故事本身的特地时代,体会在面对敌人时英雄黄继光的先锋事迹,感受其中蕴含的勇敢、无私、奉献的品质。而后通过音乐搭配的方式,邀请学生进行朗诵,在朗诵过程中培育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和体会。

分析上述案例可得,以科学、多元、趣味为一体化角度出发所构建的小学语文德育课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潜力,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相关的德育知识内容和技能,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家校共育一体化小学语文德育课堂响应现代素质化教育号召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落实好家校共育在语文德育化教學课堂中的积极应用。相关教师应当依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以生活化、实践化的角度作为出发点,通过课本知识内容和社会实践生活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定位德育知识的学习,同时利用家校共育的方式,构建以高效化、常态化、科学化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冰心.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点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15.

[2]李丽杰. 简析家校共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途径[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德育教学小学语文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