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绿岛

2021-09-27 08:48马行西
民主与法制 2021年30期
关键词:佛寺绿洲大漠

马行西

人人都知道新疆地方大。16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占祖国版图1/6。但未必人人都知道,在这16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才5%左右。

这“5%”就是绿洲,其他95%的地方要么是沙漠戈壁,要么是雪山荒丘。这些绿洲就像瀚海之中的小岛,分散在大漠周边。几千年来,新疆的人口就在这一块块绿洲上繁衍生息。历史上所谓“西域36 国”,就是36 块绿洲上形成的小小城邦。如今新疆的城市,基本上也是依托这些绿洲发展起来的。

在新疆旅行,你会发现多数时间消耗在途中。车子总是奔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走多半天才到达另外一个城市。我们生活在现代,有汽车可乘,情况毕竟好多了。古人旅行大多只靠两条腿,经常是走四五天甚至十来天才能从一块绿洲走到另一块绿洲。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最常见的开篇句式是:出某某地,又行500 里,到某某地,除了路程之外,途中无甚可记。而一旦到了“某某地”,他的笔墨就多了。土地几多?人口几何?出产何物?民风何俗?寺院几座?佛法何信?至今仍是如此。

>>尼雅遗址 资料图

绿洲与绿洲之间,十分荒凉,乏善可陈。而一旦到了绿洲地带,人烟稠密,城市密布,村庄连绵。两座县城之间也就半小时车程,有如华北平原。很多村庄首尾相连,几乎看不到耕地。在天高地阔的新疆,莎车、墨玉一带人均耕地只有三四分地,听起来也许让人惊讶。“千里大漠断炊烟”与“十里绿洲挤人山”,这种奇特鲜明的对比,几千年来就在新疆见怪不怪地存在着。

观察这些绿洲的位置,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处在高大山脉的山前地带。新疆的大山高而且长,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几十座,常年积雪。夏日消融,雪水下山,成为河流。山前的戈壁沙漠得雪水滋养,成为水草丰美的绿洲。每一块绿洲至少有一条河流供给水源,如莎车绿洲有叶尔羌河,焉耆绿洲有开都河,和田绿洲有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这些河流是生命之源——河水足生命旺,河水减生命弱,河水断生命绝。楼兰古国的灭绝就是因为孔雀河的断流,精绝古国的灭绝就是因为尼亚河的断流。

绿洲随水源而增减,也随水源而进退。比对塔里木盆地那些千年遗址,你会发现沙进绿退的明显轨迹。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安迪尔古城、圆沙古城、丹丹乌里克遗址、热瓦克佛寺、麻扎塔格戍堡等等,如今看来,都在大漠深处二百公里乃至五百公里位置。把这些遗址连起来所形成的椭圆绿洲环儿,比现在的椭圆绿洲环儿要小得多。沙漠在膨胀蔓延,绿洲在萎缩后退。

我曾去尼雅遗址考察,自民丰县城北进200 多公里,一路沙丘连绵黄沙接天,古河道两侧,千姿百态的枯死胡杨令人触目惊心。但在《大唐西域记》中,此处还是一片水乡泽国,仅有一条高堤之路通向城内,气候湿热,草木丛生。我也曾去和田北面一百多公里的热瓦克佛寺遗址考察,流沙已经埋到了佛塔的腰部,周围沙丘如凝固的波浪,一片死寂。可在1000 多年前,这里烟火旺盛,人流如织,碧树苍苍,绿水泱泱,佛寺周边还有排水沟,防止“水漫金山”!

绿洲是新疆人的“诺亚方舟”,让他们在浩瀚沙海中得以寄蜉蝣于天地。但是绿洲在减少,人口在增加,如何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个大问题。绿洲维系于河流,河流维系于雪山。绿洲是生命之舟,雪山是生命之源。近年来,新疆检察机关开展“雪山冰川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敦促相关部门清理雪山脚下的小矿小厂,减少热量排放和烟尘污染,就是想把这些千米之上的固体水库保护好,好让清水长流,大漠长绿。

猜你喜欢
佛寺绿洲大漠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大漠千年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大漠落日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留一片绿洲 此处肾好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