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大坝渗漏及措施分析

2021-09-27 02:39徐三才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土料坝基土样

徐三才

(富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400)

1 工程概况

某小(2)型水库始建于1990年12月,1994年3月竣工投入运行,总库容为41.54万m3。该水库大坝为均质坝,坝高31.02m,坝轴线长98.60m,坝顶高程1928.7m,坝顶平均宽3.0m,大坝上游坝坡分别为1∶2、1∶3.6,下游坝坡分别为1∶2、1∶2.7、1∶1.85。外坝脚设有简易排水棱体,长17.4m,高4.0m,顶宽1.5m,内边坡1∶1,外边坡 1∶1.85。根据本次水库安全鉴定现场检查,水库大坝坝面不规整,凸凹不平,杂草丛生,大坝上游为块石护坡,经库水掏刷,脱落严重,完整性差,下游坝坡为草皮护坡,护坡基本完整,平整性差,大坝右坝肩上游坝坡和坝肩结合部存在直径30cm和直径16cm的漏洞,2018 年9月,水库所在村委会自筹资金,采用砂对该两处漏洞进行开挖回填封堵,但未能完全填塞漏洞,此后水库蓄水位均未超过此处渗漏点,水流从左坝脚下游18.5m处漏出,渗漏量约3L/s。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分析,坝土为含碎块石粉质黏土,含砾石量较高,筑坝土料质量较好,填筑较密实,但局部存在架空,坝体存在渗漏,坝基地层岩性为粉砂质页岩,受风化和构造影响,浅部岩体透水性较强, 钻孔透水率为14.0-37.0Lu,属中等透水性,大坝坝体、坝基及坝肩结合处存在渗漏。文章主要从大坝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现状大坝进行渗流、渗漏量计算分析,本采取大坝渗漏处理措施,为该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施工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

2 现状大坝渗流分析

2.1 大坝土料物理力学指标

为查清坝体结构、地基地层情况及坝体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坝址区布设5个勘探钻孔,做原位水文地质试验,共完成钻孔进尺149.9m,注水试验18段次,压水试验9段次,在钻孔中取原状土样10组(其中坝土 8组,坝基全强风化层 2组),扰动土样1组。根据大坝设计断面图和坝体取样试验结果,将坝体及坝基分为坝前淤积Ⅰ区、坝体土料Ⅱ区、坝基坝基Ⅲ区、棱体Ⅳ区,各分区物理力学指标:坝体土料Ⅱ区天然容重、干容重、比重采用本次试验平均值;内摩擦角、凝聚力取平均值;渗透系数采用大坝渗流分析成果,其余各区根据地质资料及工程类比进行取值。土料各分区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坝体各分区物理力学指标

2.2 现状大坝的渗流分析

2.2.1 实测资料说明

经勘察,大坝为均质坝,筑坝土料取自库区斜坡上的残坡积和全强风化岩石,坝体填筑采用人工铺土夯压。根据坝土扰动土样的击实试验成果,原状土样的天然干容重平均值与扰动土样的最大干容重相同,表明坝土碾压较密实,坝土室内试验土料黏粒含量 28.2%-47.2%,平均 34.66%,满足规范要求的15%-40%,且各组土样试验指标间离散性较小,表明坝土质量较好,但坝土中含碎块石,局部存在集中现象,含碎块石集中地段形成渗漏通道,由于下游坝面为块石护坡,坝面渗漏痕迹不明显。

棱体设于下游坝脚,高4m,顶宽1.5m,为砂岩、灰岩块石干砌块石,由于下游坝面有大量块石护坡,棱体顶面不清晰,受上部块石保护,坝面水流对坝面破坏微弱,水流夹带的泥沙少,棱体的淤堵情况不严重,目前渗漏水从棱体脚渗出,表明棱体现状较好,运行正常。

2.2.2 渗流计算

渗流计算包括不同水位浸润线和流网计算、渗透比降、渗透稳定分析,按有限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土坝分段计算,计算软件采用北京理正渗流分析软件,所用方法为有限元法[1]。

根据坝坡渗漏溢出点情况反算渗透系数,渗透量按有限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土坝分段计算。大坝分为坝前淤积Ⅰ区、坝体土料Ⅱ区、坝基基岩Ⅲ区、棱体Ⅳ区。根据地质资料及工程类比假定坝前淤积Ⅰ区、坝基冲积层Ⅲ区、坝基石英砂岩Ⅳ区的渗透系数,算出坝体土料Ⅱ区渗透系数,反复推算,直到计算出的浸润线出逸点与下游坝坡渗漏溢出点基本吻合。但反算出的渗透系数值比钻孔探坑注水、压水试验资料偏大, 根据坝土扰动土样的击实试验成果,原状土样的天然干容重平均值与扰动土样的最大干容重相同,表明坝土碾压较密实,但坝土中含碎块石,局部存在集中现象,在碾压过程中难以碾压密实,坝土中存在架空现象,含碎块石集中地段易形成渗漏通道。所有渗透系数坝土取用钻孔探坑注水、压水试验值,其余各区采用工程类比值。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土料颗粒组成判断大坝其可能的渗透变形为流土。流土的临界水力比降计算为:Jcr =(2.671-1)(1-0.429) =0.954。按规范说明,根据本工程特点及重要性,确定相应的安全系数为1.5,求出允许水力坡降[i],结合水力坡降计算值Ⅰ,进行渗透稳定判别,渗透稳定分析见表2。

表2 渗流稳定分析成果表

根据渗透稳定计算结果,大坝坝体在最高水位情况下运行浸润线在坝面逸出水力坡降计算值Ⅰ=0.20-0.60,在正常水位情况下水力坡降计算值Ⅰ=0.13-0.58,在最底水位情况下水力坡降Ⅰ=0.04-0.25,均小于允许水力坡降 0.636,说明大坝不可能发生渗透破坏。

图1 正常蓄水位大坝渗流计算成果图

2.2.3 坝体渗漏量计算

根据大坝渗透剖面进行渗漏量计算,计算结果在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坝体及坝基每昼夜单宽渗漏量合计为1.33m3,大坝坝体、坝基每年渗漏总量为2.36万m3,占设计总库容 48.8万 m3的10.1%[2]。

3 大坝防渗处理设计

根据大坝渗流分析,大坝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但大坝渗漏量较大,若不采取处理措施,将影响大坝安全稳定。处理措施为:先把漏洞进口2.5m深,底宽7.5m范围内的软弱岩体和充填物全部挖除掉,再回填C15混凝土,同时结合坝体充填灌浆、坝基帷幕灌浆对集中渗漏通道进行封堵,灌浆孔沿坝轴线单排孔直线布置,从里程0+070.000-0+108.000m,孔距为 2.0m。

3.1 坝基及坝肩帷幕灌浆设计

1)灌浆型式及深度:

坝基及坝肩采用悬挂式帷幕灌浆,坝体采用充填式灌浆,坝体充填灌浆深度为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至坝基岩体顶界,坝基帷幕灌浆深度为坝基岩体顶界以下至悬挂帷幕底界[3]。

2)灌浆压力:

坝基接触带以下第一段孔口压力0.15MPa、坝基河槽第二段灌浆孔口压力0.2MPa, 岸坡及坝肩段灌浆孔口压力0.15MPa,灌浆段深度每增加 1m 允许增加压力0.01MPa。灌浆过程中可根据试验孔灌浆情况逐步调整修正。

3)灌浆方式及灌浆方法:

坝基、坝肩帷幕灌浆采用循环式灌浆法由上往下分段卡塞灌浆,孔距2m,分三序孔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如下:钻孔→钻孔冲洗→简易压水→灌浆至结束标准→待凝暂定24h(通过试验调整)→钻原灌浆段压水→≤10lu→合格,往下段钻进,不合格复灌→至压水检查合格为止→封孔。

4)防渗标准:

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三级坝防渗标准透水率5-10Lu,该坝防渗标准为 10Lu,即灌后检查透水率<10Lu 为合格。

3.2 坝体充填灌浆设计

坝体充填灌浆与坝基帷幕灌浆同一孔,上下兼容,充填灌浆采用分段卡塞,循环式灌注,下孔口管至正常高水位后,钻孔变小一径往下钻至设计孔深后下灌浆管至段底以上50cm左右,由下至上下套管分段灌注,段长为一般情况为8m,特殊情况5-10m。

坝体充填灌浆配合比采用黏土水泥浆容重控制,容重为 1.2,1.3,1.4,1.5 四级, 水泥用量为黏土用量20%,与坝基接触段为黏土与水泥比为3∶1。坝基帷幕灌浆为纯水泥浆,水灰比为5∶1、3∶1、2∶1、1∶1、0.8∶1、0.5∶1六个等级,平均耗灰量为200kg/m。灌浆材料: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级,按国家现行标准GB6005-85.80μm 孔筛筛余量<5%。

水库工程区附近出露有灰、青灰色灰岩,由灰岩风化而成的残坡积棕红色黏土分布较多,根据取样试验成果,坝址区附近灰岩风化形成的土料室内试验成果为:比重: 2.79,液限61.23,速限40.45,塑性指数20.78,颗粒组成:>2mm 砾石占1.6%,0.075-2mm 砂粒占14.4%,0.005-0.075mm 粉粒占 33.0%,<0.005mm 黏粒占51.0%,压缩系数 0.1MPa-1,渗透系数3.9×10-8cm/s,饱和固结快剪 C:48.44,φ:18.99°,室内定名为含砂的高液限黏土,可作为灌浆土料使用。

4 结论及建议

该水库运行至今多次出现险情,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处理均不彻底。本次除险加固中安全鉴定结论得到大坝渗流不满足要求,渗漏较严重。通过本次除险加固, 从根本上解决大坝渗漏问题,否则,水库一旦溃坝,将对下于游村庄及农田耕地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除险加固于2020年11月完工,现状运行良好。

猜你喜欢
土料坝基土样
柠檬酸对改良紫色土中老化铜的淋洗研究
两河口水电站多源复杂防渗土料勘察研究
土壤样品采集、运送与制备质量控制的实践操作
筑畦泡土法土料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土壤样品采集、运送与制备质量控制的实践操作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
某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探究
膨胀土改良试验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