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策略方法探究

2021-09-27 19:27孙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疫情心理

孙静

内容摘要:在新冠疫情的紧张局势之下,全球陷入了一种恐慌的状态中。高校生命教育课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于生命有更多的困惑。青年一代就是国家和未来各个国家的核心价值取向,如何能够引导广大青年人建立一个健全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们亟待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

关键词:疫情 生命教育 心理

2020年初,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竟然可以快速在我国广泛传播。在整个社会迅速传播扩散发展开来,这将全社会演变成为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让那些原本平淡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改变。感染病患突然出现在全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的生活当中,相对于疫情的传播速度,恐慌与其它负面情绪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蔓延着。所有人都在经历身体与心理的严峻考验,疫情考量着人类的善恶与智慧的能量。在疫情面前,生命的重量被完全的体现出来。那些与疫情殊死搏斗的感染者,让我们见证了坚强的意志与生命的伟大。那些身处一线的医生护士和无私奉献的社会爱心人士,以及扎根在基层的防疫大部队,都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可贵和价值。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只有珍爱生命,才会有更加健全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在疫情的形势下,我们也开始了一场对于人类价值观的反思和教育。

一.疫情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的教育不仅需要充分满足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其发展的根本。促进其潜能挖掘与开发、素质的提升及其人格的完善,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一个最快速、最好地成长。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每个人的心理和生活压力都变得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心理上和身体问题上也变得愈演愈烈。在重大疫情形势之下,重视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各国青少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共同问题,也已经成为了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

首先,生命教育理念落后片面。虽然我国的国内高等生命教育才刚刚开始起步,但是,大学独立自主的获得了发展空间与开阔的思维视野,使得大学生必须不得不正面这个人生的挑战与考验。高校的这个阶段依旧是确定其人生目标以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最为重要的关键。事实上,大学中对生命的教育不是束之高阁,就是被别人异化成了安全教育,结果却导致“唯安全主义”,彼此推卸责任、签署安全合同成风、“只要不死人,一切都好办”等奇怪现象层出不穷。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教育存在很多困惑。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处于高中阶段的身体和精神发展已逐步成熟。但是心理发展却相对停滞,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文化走向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方便条件,也为广大学生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中获得信息、打开视野、训练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平台。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概念和价值观。纷繁复杂、刺激力无穷的网络游戏让他们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变幻莫测、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严重地侵蚀着他们的身心,享乐主义的思想正在诱惑着那些涉世未深的中国大学生们。因此,迫切地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形成一种科学的人生观,进而给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境界打下基础。

再次,疫情之下焦虑情绪显著。焦虑情绪是最经常出现的一种情感性应激反馈,它是指在人们具有明确的预期即将发生风险或者不良后果的同时所产生而会显示出来的紧张、恐慌、担忧等各种情绪性的状态。由于学校无法正常开课,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网课的学习方式,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全新挑战。而长时间的面对手机,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缺少了老师的监督管理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以及网络畅通等问题也让部分学生对网课产生排斥心理。继而行为上会出现懒于学习、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和电视。而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也让大学生的交际空间变窄,缺乏与人交际的欲望,容易与家人发生争吵等问题。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过分地关注到疫情发生后的进展信息及对周边各类人群细菌传播和感染的情况。反复地查看了相关的内容,过度做好防护,也极大地加重了紧张、焦虑的心理。

二.疫情下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施生命知识教育课程就是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实践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一些重大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来临时,就需要注意培养我们的大学生自身应急和避难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以及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疏解自身压力,懂得防控疫情的措施。那么,如何上好生命教育课,就成为高校及教师的首要职责。

首先,建立健全了生命知识教育的课程框架。在疫情下,高校要全面推行生命知识教育课程。可以考虑通过生命教育各种公共基础课、选修班和新生录取入学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构建完善的新型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做到了理论学习和实际经历的整合。让新型生命教育能够通过各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来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让师生养成生命共识。疫时的生命知识和教育课程内容是最真切而鲜活的。教师们还要努力做到在课前第一时间“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学习那些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感人事迹,并且让我们的学生去自己寻找身边的抗疫模范,谈谈他们自己的收获及感受,充分体现生命知识和教育的有效性。高校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开设班会、主题演讲等多种方式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和关心广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与心理变化,及时处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舒缓情绪,做好针对性工作。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较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际特点,要掌握疫情期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态,以灵活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开展生命教育工作。

其次,形成全面的合力共同教育机制。生命起源于家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状况,正是家长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好时机。分享防控知识、相互关心彼此的健康状况、共同面对困难的处境,都是难能可贵的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应为大学生热爱生命、正视自我和他人生命提供良好基础。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突破空间的局限,将传统的常规意识形态教育迁移到线上,及时推进线上的主题意识形态教育、党团活动等,积极探索和开展对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造性新模式。通过在线专题式教育。帮助大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解决个别同学的思想与心理问题,通过开展疫情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明确未来的人生目标提供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联通的新型教育服务机制,用好家园共育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与家园学校的网络互通、了解大家的学情,引导大家增进自我保护,珍惜生活。

再次,正确引导舆论力量。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积极向上的正面教育,弘扬和利用社会的正能量。针对疫情期间的重大社会热点话题给予积极响应,大力发挥和弘扬正能量。以重大流行性疫情问题为素材,增强了大学生的价值分析能力。通过直面疫情期间的一些热点话题,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自己的观念,摒弃自己在思维中的价值迷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思想价值观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參考文献

[1]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黎明.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本论文为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疫情背景下舆情引导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和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JGZY2020183

(作者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疫情心理
战疫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心理感受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